如何在不讓自己在哲學思考中越陷越深

時間 2021-05-30 22:25:42

1樓:華潤寧

是否還記得當年的赤壁賦,蘇子與客泛舟,客感慨宇宙無窮,盈虛有數,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是不是和題主問題描述中的思考宇宙這樣的情況很接近呢?

那麼蘇軾是怎麼勸客的呢?逝者如水未嘗往也,盈虛者如月卒莫消長也。江上清風,山間明月,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我和你一起享用。

這篇文章人們都很佩服蘇軾的豁達,那麼我們也是一樣,要學會豁達的看待生命。

我認為很多時候,人們不是為什麼而活著,而是你已經活著了。(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乙個人活過200歲(嚴謹一點)。既然活著就想好怎麼活,很多人規劃1年後,10年後自己想幹什麼,卻很少有人規劃今天怎麼安排。

我猜有很多人是因為覺得一切都是注定的,好似「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所以感覺自己很難改變什麼。不過我更喜歡自由意志論,不管怎麼樣自己還是有改變生活的能力的,所以就還有奮鬥的目標,不會失去生活與拼搏的動力。

畢竟兩個都沒有人能證明是真的,那我選擇命由人定。

倘若題主不是因為上述原因受困擾,而是真的不知道宇宙、生命等等的哲學問題並且很感興趣,建議題主多看看哲學書,不同的哲學家有不同的觀點,選乙個你喜歡的形上學,會更有幫助吧。

我只知道我一無所知——蘇格拉底

2樓:

你讀過多少書?

你有怎樣的生活經歷?

如果不知道這兩點,別人無法給你建議。

也許你真的讀過萬卷書、行過萬里路,卻仍然迷惑;也許你一年讀的書不過是一本說明書,至今為止都只做過乙個工作,連自己的城市都沒出過,生活沒有任何波瀾——這兩種人的迷惑是不一樣的。別人又怎能給你建議?

我猜(猜錯了別介意),你可能讀的書並不多(不是指你的學歷),經歷也並不深,卻陷入了「自己思考太多」的結論中去。曾經我也這麼認為,後來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和閱歷的增長,發現很多問題,先賢有過解答,他人有過經歷,自己不過是在重複而已。所以,多讀書,多經歷,這些問題自然會有答案,只是可能需要花你3年、5年、1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這類問題一旦開始思考,就會感覺無力,所以多數人是放棄的,拿乙個「現實不得不怎麼怎麼樣」來敷衍。這與現實並不衝突,只是他們太無力而已。

努力生活,努力讀書,努力思考。但牢記,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先賢給我們上過一課的,記得否?

另一課:《理想國》中如何教育孩子的?學校中讀書學習,直到35歲,出來自己掙麵包養活自己,到50歲你還沒餓死,讓你當大官。怎樣,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乙個意思吧?

3樓:馬克思主義佛教徒

讀書太少,想的太多,最後都會變成瞎幾把想。

佛教有句話講的很對,很適合你。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易空,空不易色」。

就是說,大千世界本質是「空」,你可以理解為虛無,但它虛無的本質不會改變它繁華表象的實在性,而它繁華的表象也不會改變它本質虛無的本質性。

所以你要麼看書,要麼修禪,憑自己瞎幾把想是緣木求魚。

4樓:羅治平

這是個很大很難的問題,以我的知識體系判斷,這個問題是還沒有確切答案的。

一切都還要依賴於「意識」的理論,「意識」是個什麼東東沒搞清楚之前,這個問題無法解答。

來乙個無限「深」又特別「淺」的例子。

在意識範圍內「我知道」這個是什麼意思?

阿花狗「知道」怎麼下圍棋嗎?應該是「知道」的,它下得很好,比所有的人類都下得好。但是,它「知道」自己會下圍棋嗎?

我不確定,大概應該是「不知道」吧,它只是乙個機器,根據固定的規律來行為。

我也「知道」怎麼下圍棋,並且我確定「我知道」「我知道」怎麼下圍棋,並且「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並且「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這是乙個無限

的」知道「圈圈。

題目本身有個詞,」思考「。我覺得應該要歸屬於」意識"的範圍。我覺得,我們在很多的時候能夠避免在哲學思考中陷入無限迷思的怪圈這個事實才是「奇蹟」,而偶爾陷入迷思出不來才是特別「自然」的。

5樓:上阪堇

題主是因為思考產生的困惑而感覺到不安嗎?

不必擔憂,歷史上太多的人都發出這樣的感慨,人類文明起源的第一天裡,當我們的祖先抬頭試圖仰望星空、去審視自我的時候,又何嘗不是在思考生命的意義、慨嘆自身的渺小、產生困惑和不安呢?

人類的文明就是從思考中誕生,那麼多思考一點又有何不可?

不要有太多的緊張感,當我們感到困惑不安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迷茫;人生失敗時,會感覺無助,失戀時,會感覺生命的空虛;獨處時,會感覺孤單和寂寞。

這就是哲學要解決的問題,嚴格來說是倫理學(道德哲學)的目的和價值~

這個問題下很多回答都彷彿在告訴答主乙個錯誤的資訊,那就是:停止你的思考!做一些事情!

但是,人類怎麼可能不去思考?當我們面對未來,面對恐懼,面對壓力的時候,我們唯一能求助的除了自己還有什麼呢?

不,我們還有哲學!

這是無數哲學家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不學習哲學雖然對我們日常生活沒有什麼影響。但是一旦人放鬆、獨處的時候,道德哲學或哲學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比如:好的生活該如何定義?

男人應該做什麼?女人不應該做什麼?為什麼?這些由誰來決定?

死是什麼?

請讓我引用克爾凱郭爾的話:

我們決定要去信仰且放棄追求審美享受或倫理是非(由聖經或其他宗教教義確定的)的生活之時,這一躍才可能發生,但是那最終不能令人滿意。

只有在我們開始懷疑並開始思考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意識到跌進深淵的可能性。這就是焦慮的經驗,使我們充分地意識到我們的存在和我們自身。然後,我們才能擁抱這種無限和有限、可能性和必然性之間的張力。

而且正是此使我們感受到自由的眩暈。

不安是自由的眩暈。我們感受到了不安正是因為我們是自由的,因為我們有無限的可能性。

我們一定要思考,但是我們不能放棄學習。一切的思考都應該是嚴謹的。歷史上哲學家們已經把這些整理地非常好了。

如果覺得困惑和迷茫、感覺不安和焦慮,那麼就去學習,從前人的書裡、從哲學家的書裡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當然,我們在思考的同時也要學會生活,哲學的本意是讓人類生活得更好,從書中獲得的理念不妨在生活中去自己經歷。畢竟:「經驗是最棒的證明!」——培根

6樓:白龍

思考是對的,哲學思考卻不是,因為哲學沒有對錯。

乙個從雙向思考的方式,首先你要做的不是問如何防止越陷越深,而是問自己為何越陷越深?

有什麼吸引你?

人類越渺小,就會對廣闊的事物越嚮往。

所以在問自己如何防止越陷越深的時候,不如先看看自己,你真的陷得很深嗎?

還是自己以為自己陷得很深?

為什麼宇宙的事情會讓你失去動力?

覺得自己不該生存在這個世界上?

可我只能借用一句話。

這個世界沒有智者,因為智者根本不會選在在這個世界上。

你會在這裡,只是因為你是愚者。

那麼既然這樣,不如以愚者的身份生活下去也沒什麼。

世界沒你想的那麼大,卻也沒有那麼小。

你的問題,只有你自己能回答。

而回答自己的問題,也是在為自己問的問題負責。

7樓:林彧棽

三省吾身:能吃飽飯了?充實自身了嗎?想要的都得到了嗎?

如果以上哪一條還沒有達到的話,就說明你的努力還不夠,別太過於沉迷在哲學的思考中了。

就如之前一位答主說的,哲學是在一群吃飽了沒事幹的學者弄出來的。

8樓:鳶鳶尾尾

沒學過哲學,但也是經常要糾結問題看文獻的苦逼學生,我覺得在不嚴重妨礙到你生活的情況下,如果你對問題感到不解,就去看專業的人對這個問題的發問和解釋,你會發現,你的苦惱亦有人苦惱過,其答案亦有人回答過,其他的還有更多有趣的問題和有趣的反應回答 。

嗯,說起來有點變扭。總之就是不要害怕,也不要感到寂寞,去接觸歷史中偉大的同類人,你應該會從裡面找到答案的。

在進行哲學思考中容易犯哪些錯誤?

已登出 進行哲學思考得了解主要的哲學流派,也就是得學習西方哲學史和中國哲學史,有乙個大致的認識,要認真學好其中的哲學思維,比如什麼本體論,經驗論,唯理論等等角度分析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能片面單純的看哪個觀念是對是錯必須要聯絡當時的時代和人物背景,才能有乙個整體正確的全面的思考哲學問題。 cao2...

如何讓自己在藝考中脫穎而出?

sunny璐 作為乙個經歷過藝考的人來說要有條不紊,無論外界如何變化,都要保持內心平靜。把自己平常學的發揮出來就OK了!進入考場一定要淡定,像平常一樣發揮!祝你藝考順利! 莎樂美在偷看你哦 首先我覺得要脫穎而出你要有乙個閃閃發光的靈魂。你可以很有人文魅力,比如說你很會聊天,讓老師從你的聊天中感覺到你...

如何在戀愛中不讓自己的情緒被左右?

陳雲新 一 多讀書。知識面寬了,視野也就開闊了,不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考慮問題也會有大局觀,那些不良的小情緒是很難影響到你的,因為你的眼光一直看的很遠,遠到對眼前的雞毛蒜皮視而不見。這樣的人生,堪稱智慧型人生。二 多自醒。很多人都是看別人看的很透徹,卻從來沒有認清自己。自己有哪些長處?自己有哪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