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文獻之後,想法是怎麼出來的?怎麼擁有自己的研究想法?

時間 2021-05-30 19:12:52

1樓:pyrefire

沒想法別怕,去工業圈,幹的還是那些事,但是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了,只需要把交代的事情盡量幹好,也有智力參與但是難度小多了。

2樓:學術趙編輯

看文獻主要是了解該領域的一些發展過程和前沿觀點,目前存在什麼缺陷及研究空白,如何解決和完善現有的體系,讀文獻的時候要認真地閱讀背景介紹,對文章的亮點以及實驗部分進行對照分析,結論要與資料進行對照,理解結論是如何得出來的,對文章中有不明白的實驗過程或資料要做好記錄,好的文獻甚至可以反覆閱讀,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收穫的

3樓:獵魔助手慫圈圈

不知道你從事的是什麼學科,泛泛而談的話,最重要的不是你想什麼,而是趨勢是什麼。

比如航天領域,火星是美中國人的理想,登月是中國的近期目標。所以,你的研究應該在地球和月球之間。

科創領域,你必須想清楚未來的場景,倒推回來,選擇乙個比較適合你的點。

基礎研究,太寬泛了,有無限可能,不敢亂說話。

4樓:

我提乙個建議就是說呢,當你閱讀一定量啊,這個一定量因人而異啊,20 30 50或者100怎麼樣到時候再說,總之呢,看過一定量的文獻之後,我們要以審稿人的角度去看文章。不僅僅對這篇文章有乙個基本上的內容複述,更多的是要去點評甚至批評。

那麼在這些點評當中,你就會發現你對他這麼做,或者對他沒做這個東西,你覺得很不滿,好那你來做,靈感出來了吧!

科研還真是乙個你行你上啊,那來吧,讓我上就上,的過程。

5樓:秦皇

用哲學方法去思考,不要侷限於眼前,也不要侷限於區域性,時間和空間兩個角度去探索,前後左右上下去關聯,跳出學科去分析,把所有線索融為一體,恭喜你,你成功了^_^

怎麼改善,自己想法很多,做法很少的態度?

王玲玉 我也突然發現自己有這樣的問題,以後以為是因為做的事不感興趣,不想做。現在看來,感興趣的也是做的比較慢,做的比較少。一般情況下,做一點,然後就有其他事,耽擱了,擱置了,然後推到第二天。這件感興趣的事不是正事,但是心裡老想著,最後還是往後推,最後發現自己啥也沒做。不管是正事還是雜事,想法多,做的...

你們是怎麼有自己的想法的呢?

是李哈哈啊 靜下心來吧,好好感受下你對你現在的生活是否滿意,不是那種錢多錢少的滿意,就是用心感受下你目前所處的狀態。或許沒有什麼大的目標,但是短時間內的小目標總歸是有的,你仔細問問你自己。我也沒有大的目標,但是我有小目標,哪怕工作不出錯,一月吃一次喜歡的食物,小小的攢一筆錢買個取悅自己的東西等等。完...

擁有很多玩具是種怎麼樣的體驗?

塵愚Circus 體驗就是吃土啊!不解釋!不懂的都是金鏟鏟。表示玩具收藏深似海,隨著爆櫃的等級成階梯狀提公升,自己的腰包也是直線乾癟 但是很快樂。窮並快樂著。 安邊蕩寇谷大用 玩得比較雜,東西也比較亂,懶得拍照了。比較多點的是12寸 已半退坑 和3.75寸可動人形及載具 變形金剛 樂高及中國產小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