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是怎麼解釋人和人相處之後有的親近有的疏遠?

時間 2021-05-05 20:22:27

1樓:苦行僧

我覺得是利益使然的最終結果。人與人相處的本質最大程度是共生的理性關係,但也有小部分的情感因素。當人與人之間的共生關係沒有實現,或者與另乙個人的共生關係更加吻合,都會發生疏遠和親近關係,這是人性使然的必然結果。

另外,如果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純粹投脾氣,換句話說,就是認知吻合度和性情吻合度比較高,感覺遇到了另乙個自己,心心相印,如果有心事或者不如意的地方,會向另外乙個自己訴求,這也是一種解壓方式,估計每個人都有些體會。

2樓:暮秋

關於人際交往的三維理論有六點:

主動包容式

主動與他人交往,積極參與社會生活

被動包容式

期待他人交往,往往會變得孤獨,退縮。

主動支配式

喜歡控制他人,運用權力

被動支配式

期待他人帶領自己,自己也願意去追隨對方

主動情感式

表現對他人情感的表達,以及正確的親密關係

被動情感式

對他人冷淡,期待他人與自己親密,保持距離。

親近與疏遠也就是這個道理:冷淡與熱情的形容詞跟原生家庭有著很密切的關係,如果父母與子女關係適當溝通,孩子長大之後就會進行理想社會行為,子女與父母溝通較少,則會出現與他人保持距離的現象,子女過分依賴父母,則會尋求接觸,表現慌亂,吸引他人注意等等這樣的超社會行為。

3樓:不知所

我的理解:

這和品牌公司把客戶分為不同等級是相通的原理。

每個人資源是有限的(例如感情),所以會潛意識裡將周邊的人排序分成不同圈層,合理分配自己有限的資源(例如愛心)。

4樓:木蘭

這個問題有些寬泛,如果說要乙個系統的解釋,我想到兩個理論1、依戀型別

依戀型別分為安全型,迴避型,焦慮矛盾型。

兩個人是靠近還是疏遠,除了看志趣相投還要看依戀型別是否匹配。

2、客體關係模式

我們把小時候和父母相處的關係模式,複製到現在的關係裡,對一些人容易產生好感,對另一些人則很反感,源於我們的客體關係模式,裡面有移情,投射,投射認同等心理機制起作用。

是靠近是疏遠,影響的因素很多,需要具體分析。以上兩個理論是很好的理解工具,題主有興趣可以詳細了解。

心理學如何解釋人的惰性?

花寫手 惰性的解釋很寬泛,如果只是人生理的普遍惰性那麼沒有什麼好解釋的,煩了累了厭倦了受挫了追求享樂等等。但是如果把 惰性 解釋為一種企圖心的脆弱,那麼可以有一種解釋來自科胡特的自體心理學,即 一種防禦性的結構用於掩蓋自體的源發缺陷 這種缺陷導致不良的心理功能 這種結構不僅掩蓋了缺陷還代償了這種缺陷...

心理學真的能解釋人的所有行為嗎?

曾SIR 剛學心理學的都愛瞎分析身邊的人,半罐水響叮噹。即使是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做了幾年原本他以為他很了解的來訪者,也會突然讓他有新的發現和認識。人的潛意識哪有那麼簡單,基本對心理學研究越久,和來訪者工作越久,就會越有敬畏之心。不用介意你室友,她什麼也分析不出來。幾年後如果你們還能坐一起喝茶,她多半...

心理學上都是怎麼解釋「上癮」這種心理狀態的?

梁渺渺 最近看到一本書 根本停不下來 或許可以解答這個問題。這本書還有乙個副標題,叫 用心理學戒癮,做乙個自律的人 顧名思義,就是用心理學原理,解釋成癮機制,更有效地戒斷上癮行為和心理。根本停不下來 用心理學戒癮,做乙個自律的人 書籍 在這本書中,作者沈家巨集指出,所有成癮行為的背後,其實都有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