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古代漢語中有幾種詞性?

時間 2021-08-12 13:45:51

1樓:孫博

在古代漢語中,「是」字的使用頻率比較高,它的含義和功能、用法和範圍是逐漸變得複雜起來的。王力《古代漢語》裡講常用詞「是」,列出了「對的,合理的」「代詞。這,這個,這些」和「繫詞。

是」三個意思,實際上,「是」的意思和用法要比這豐富多了。我們如果把不同的功能、用法都籠統地看成是詞性的特點,那「是」字至少有六到七種詞性,在某些句式中其詞性的判定還有些爭議

1.形容詞

《周易·未濟》有「濡其首,有孚失是」之句,這是「是」字非常早的用例。許慎《說文解字》裡解釋說「是,直也,從日、正」(段注「以日為正則曰是……天下之物莫正於日也」),可見「是」具有形容詞詞性。

古漢語裡「是」做形容詞較為常見,除了「正、直」之外,我們熟悉的還有「正確、對的、合理的」之義,與「非」相對。在這個意義上,還有意動的用法,就是「認為正確」。

例: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論語·陽貨》)

2.指示代詞

「是」做指示代詞是古代漢語裡十分普遍的用法。意為「這、這個、這樣」等,翻譯沒那麼死綱死口,有時也可做「這樣看來、由此看來」。這種用法在古代漢語裡非常多,在現代漢語裡較少用了。

例:若是則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繩矣。(《荀子·王霸》)

3.判斷動詞(繫詞)

在先秦古籍中真正做繫詞的「是」比較少,但不是完全沒有,在漢代以後逐漸增多。它的發展過程可能是源於形容詞用如意動,後來逐漸變成判斷動詞。「是」作為繫詞大量使用是在西漢以後,這種用法一直延續到現在。

例:蔡人不知其是陳君也 , 而殺之。(《榖梁傳·桓公六年》)

4.副詞

表示範圍,意為「凡是、所有」,如「呂尚之兒,如不為上,趙壹之子,倘不作一,便是下筆即妨,是書皆觸也。」(《顏氏家訓集解》)

「是」還有放在句首起強調語氣的作用,在古漢語中不常見,但在元明清的一些通俗文學裡有。如「昨夜晚,是有這般乙個人挑著個紅皮匣子過去了。」(《水滸傳·第五十五回》)

此外,還有一些做程度副詞的例子可見於元明清的文學作品中,如「姐姐為人是稔色,張生做事忒通疏 。」(《古本董解元西廂記》)

5.連詞

可用於表示因果關係、讓步關係、承接關係等;常與「於」、「故」、「以」結合,成為複音連詞。

例: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是則形稱其質,神言其用。(《神滅論》,「是」表示「因此,所以」)

6.助詞(或代詞、副詞、介詞?)

這裡的爭議主要針對「唯(惟)……是 ……」句式中的「是」的詞性而言。王力《古代漢語》認為在這個句式裡,「是」復指提前的賓語,是代詞;丁貞蕖(1983)認為這裡的「是(之)」是前置賓語的一種標誌,只起語法作用而無實際意義的助詞——這是最常見的兩種說法;此外,張幗英(1990)認為它是動詞謂語的修飾,做狀語,是副詞;趙鮮秋(1989)則認為「是」在這裡起介詞作用。

例:惟餘馬首是瞻。(《左傳·襄公十四年》)

7.名詞

。古代「是」與「氏」音同 , 通假而產生。

例:三國有是儀,本姓氏,後改為「是」。(《三國志·吳·是儀傳》)

主要參考文獻

[1]王力.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M].北京:中華書局,1999:1080

[2]《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古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1438

[3]任民.「是」字的古今用法[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3):30-33

[5]趙鮮秋.「是」字的沿革[J].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1):67-71

兮 在古代漢語中發什麼音?

陳政至 一。無論在現代中文還是外語裡,絕大多數的語氣助詞都是以韻母為主的開口音發音 啊 哎 哦 誒 喲 尤其是感嘆詞。吧,嗎,乎,呢,了,嘻,喏,啦。語氣助詞沒有子音開頭?你逗我?二。兮 的中古漢語和上古漢語擬音 Wiktionary截圖 雨靈 我今日亦有此問,於是 我查了古韻 然後又讀了讀 覺得讀...

在古代漢語及外語中,有哪些類似 翔 增加了表示 屎 的義項 這樣的語言學現象

這個不是因為典故,但也很有意思。鳥 字。鳥 古音聲母應該是 d 一類,讀作 diao 說文解字 作 都了切 但不幸的是,古人也用 鳥 字形容男性的命根子,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覺得把 鳥 字讀成 diao 太直白了,於是慢慢地把 鳥 讀成了 niao。d 與 n 發音很相似 到現代,為了延續 diao 這...

我是雙非一本,漢語言文學專業,想考古代漢語(文字學方面),有什麼學校可以推薦的嗎?

已登出 我本科跟你一樣,你看看你想研究什麼方向,是文字 音韻 訓詁 語法還是出土文獻,然後去中國研究生招生資訊網上搜一下院校對這個專業的開設情況,考研幫有這個專業排名前20的學校。 曉暮 研究生方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包含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兩大方向。根據你的題目,預設你的問題是古代漢語的文字學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