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尺牘和手札中遇到什麼情況下才採取另起一行的寫法?在現代書法手札創作中如何運用?

時間 2021-06-09 19:56:58

1樓:蕭晦之

為了表示對收信人的敬意,古時規定一般要在表示對方的詞彙前面留出空白。有時還要把表示對方的詞彙高出幾個字來書寫(稱之為抬頭)。以前甚至連用幾個字的抬頭都有詳細的規定,如今一般只用空乙個字的格,或完全不空格也沒關係。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表示對方的詞語不要出現在行末。無論如何要出現在後半行的話,多數情況下要換行。換行後,該詞語位於行頭(稱之為平抬)。

另外,請安的話(順頌崇安等)通常由四個字構成。前面兩個字(順頌)在文章的最後一行連續書寫,後面兩個字(崇安)要換行。換行後的位置因人的習慣而不同,一般是位於行頭或者是空兩個字,本書採用位於行頭這種方法。

相反,表示己方的詞語,例如弟(我)等如果出現在行頭的話,會顯得不禮貌,所以應盡量避免。此外,在書寫開頭的提稱語時,一般加上冒號之後就換行,但縱向書寫時,也可以不換行直接寫謹啟者等內容。除此之外,根據信件內容分段即可。

2樓:雲去雲來

古代尺牘作品,完整形式包括開始部分(日期、寫信人、收信人)、內容、結束部分(日期、寫信人、收信人),一般情況,為表尊重,收信人一般另起一行頂頭寫,第一部分寫完後,正文開始要換行寫,遇到一些特殊稱謂,如皇上的稱號之類的也要換行頂頭。正文換行,多是分條換行敘述,避免雜亂無章,具體情況具體處理。

3樓:Szzz

一般現代創作中,比如投展的手札,寫好多多內容,一般都是寫一段空一下。

但是古人,像王羲之,一般是寫完之前什麼羲之頓首的客套話空出來。蘇軾最喜歡用這種章法,他好像隨心所欲一點,上圖公尺芾那一張字有點學蘇軾章法的意思。

戰爭中什麼情況下需要分兵?

已登出 首先,戰場上雙方是無法絕對正確得知對方資訊的。哪怕臥底內奸破解密碼之類,他們提供的資訊只是給指揮官乙個大致參考價值,而不是絕對判斷價值。也就是情況刺探雙方對彼此只是了解乙個大概,而一旦斷兵相接戰場就是瞬息萬變,此時,需要指揮官面對隨時出現的情況做出正確判斷,而此時才是考驗乙個指揮官最關鍵時刻...

什麼情況下1 1 1?

理性思考的有趣表達 太多了,人類感知中的世界裡 1 1 1的現象比比皆是,因為概念或感知常常是人類對現實的一種 四捨五入 式的概括。如 0.6 0.7 1.3 被四捨五入地認識後就是1 1 1 數學中的 分球悖論 你搜一下,會發現它也是1 1 1的翻版,1顆球可由兩顆與之半徑相同的球經過分割重組的方...

「了」和「著」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互相替換,什麼情況下不可以?

poem 著 了是動詞的體 aspect 而非時 tense 著是持續體 進行體 了是完成體。而在看起來像是著 了可替換的句例裡,都涉及到了存在體。比如古代漢語裡有 設有 這樣的表示式 現代漢語裡仍可這樣說 其中的 有 就是存在體。於是,在這些句例裡,著兼為 持續體,存在體 了兼為 完成體,存在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