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仁義?

時間 2021-06-04 14:04:00

1樓:閱史明心

為了追求最大利益而去推行仁義,這算不算是假仁假義呢?

孟子和司馬光都會說:算。

孟子會說:能。司馬光會說:不能。

孟子有段名言:「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歸,惡(wū)知其非有也。」

孟子的意思是,雖然五霸境界不高,假仁假義,所有的仁義都是借來的,但只要久借不還,借的和自家的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就是孟子身上特別有靈活性的一面——雖然追求絕對意義上的真善美,但既然生逢亂世,也不妨降低標準,假善美也是好的。只要把假善美假到底,不就等於假戲真做了嗎?

在孟子的原話裡,「性之」、「身之」和「假之」成為儒學裡的一組重要概念。

成語「假仁假義」,它的直接出處是朱熹的一句話,但朱熹那句話的出處就是《孟子》這裡了,所以「假仁假義」的「假」不是「虛假」的意思,而是「假借」的意思。

而在孟子的小心思裡,「性之」和「身之」其實都是大帽子,必須要有,還必須冠冕堂皇,但真正要講的重點其實是「假之」,因為只有「假之」才多少有那麼一丁點的可行性。

對於孟子的這種靈活性,司馬光相當不以為然。

司馬光寫過一部專給孟子挑刺的書,叫作《疑孟》。這部書裡,司馬光狠狠批駁了「假之」的態度,說如果只是把仁義當幌子,名不副實的話,那麼連國家都保不住,更別提稱霸了。

司馬光這種意見,也算是一種循名責實了。

司馬光和孟子誰說的對呢 ?

南宋學者餘允文對《疑孟》寫了一部《尊孟辯》,逐段反駁司馬光,他從其他儒家經典找證據,證明孟子的話和經典合拍,司馬光的話和經典不合拍。

雖然正心誠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可以達到好的結果,但髒心爛肺、弄虛作假一樣可以達到好的結果。

那麼問題來了:正心誠意還重要嗎?

司馬光覺得這當然重要,因為,如果只看外在表現的話,那不就淪為小人了嘛?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就在於君子很重視動機,重視別人都看不到的內心世界。

中國文化其實很推崇「迂」,很鄙視「智」,「愚公移山」的寓言就是乙個典型,相信傻力氣勝過小聰明。

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有兩種反智主義,一是莊子式的真的反智主義,二是司馬光式的假的反智主義。

2樓:nina

仁,乃相信人性本善,真誠待人,真心對人好,案例可參考何炅

義,乃堅守內心的底線,遇事靠譜,不背叛,守住內心的準則以及對他人的承諾

3樓:

《孟子》《告子章句上》: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4樓:看山

不邀自來。

仁:直觀意思即兩人同行,引申為人不可離開社會而存在,再引申為做事要考慮別人,不可自私自利,也即考慮別人的感受。所謂殘暴不仁,也即對別人殘暴,沒有考慮別人的感受。

義:見繁體漢語,表意即殺羊來祭祀神明。引申為神明所鑑,自己沒做半點虧心之事。再引申為自己敬畏神明的權威和美好品德,自己在神明面前保證做到公平公正,仁,鋤強扶弱等等美好品德。

仁義合用,即做人坦坦蕩蕩,公正嚴明,俠義心腸,神所共鑑。

舉個大家都知道的仁義例子,令狐沖~

解釋如有不當敬請斧正。

5樓:請你叫我白白吧

仁義,這是儒家的重要倫理範疇,基本大意就是仁愛與正義。

但是我感覺我真的不咋回答得出這個問題啊。我還是去請別人來答一下。

@張佳瑋

@吳清緣

@簡淺@跳舞

為什麼說儒家是一種仁義道德的學說?

世外仁波切豆腐 這個要從儒家的創始人孔子說起。仁 義等概念並不是孔子創造的,他們在孔子之前就已經存在了。仁,甲骨文寫作,說文 說 仁,親也。從人,從二。它的本義指以人道待人。即,對人親善 友好,富有同情心等,如果能對其他人都這樣,則就是一種美德了,即仁德,仁愛。義,甲骨文寫作,金文寫作,本義是屠宰牛...

男生是願意等著女友改變嗎?所以男生很仁義?

子衿 我的話,願意。但是得有條件。誰都不是完美的,每個人肯定都有自己的問題,只要願意改變都是好的。俗話說得好 浪子回頭金不換 但是改變的前提是 她得知道這是自己的問題 如果她自己都覺得這理所應該,不去改變那一切都是徒勞。所以兩個人在一起是相互磨合的,要不你去適應他要不就是他包容你適應你,但包容多了以...

道 德 仁 義 禮 智 信與術的關係是什麼?

尚書序有雲,三皇之書言大道也,五帝之書言常道也。三皇為天地人三皇,可見天地人三才之道為大道。五帝配五行,五行即五常,五常即常道也。德者,天德 陰德 歲德 乾德 枝德 月德 日德 恩德 卦德等皆是恩惠及人物。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可見太極是道。無極也是道。方向 道路 規律皆是道。天道,地德,木仁,金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