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之謂與謂之的區別何在?

時間 2021-06-03 13:04:23

1樓:迷途書僮

恰好讀中庸遇到了這個問題:天命之謂性 vs 自誠明謂之性。

之謂和謂之有什麼區別?這兩個性字又有什麼區別?

先說結論:

「謂」是形容什麼怎麼樣,「之謂」是一種規範性形容,「謂之」是一種描述性形容。

關於之謂與謂之的區別,不妨比較以下兩個例子:

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意思是說:不看人家臉色就一味地說,這叫做瞽。

「未見顏色而言」可以稱得上是「瞽」,但瞽不一定就是這樣。

可見,「謂之」是對外在的一種描述(descriptive accidents)。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意思是說:這樣這樣,叫做大丈夫。

此字指代前面三個小句,這樣這樣的,方可稱得上是大丈夫。

大丈夫必定如此,不如此,必然不是大丈夫。

可見,「之謂」是對本質的一種規範(attributive essentials)。

不妨再比較繫辭中的兩個例子:

利用出入,民鹹用之,謂之神。

這是對神的描述性predicate。

陰陽不測之謂神。

這是對神的規範性predicate。

形而上者謂之道。

這是對道的描述性predicate。

一陰一陽之謂道。

這是對道的規範性predicate。

一陰一陽這樣方可稱得上是道。

道必定是一陰一陽往復無窮的。

謂,一般簡單理解為「叫」。

古人把「叫"分得很細,有稱謂名字號呼等等,謂是其中一種。

謂,好比胃,胃是消化食物的器官,而謂則是消化「言」的器官。

謂這個器官有一進一出,進出間所轉化的是:言的名(signifier)和言的實(signified)。

謂字作動詞,有三個配價:施事者(A)+謂+受事者(P)+工具(I)。

實際使用中,施事者(A)往往都被省略掉。

謂字有兩種用法:

其一:描述性,「A,謂之B"句式,表示,A這樣子叫做B。

孰+謂 + 何(A)如+ 何(B)

其二:規範性,「A之,謂B"句式,表示,B是A這樣子的。

孰+謂 + 何 (B)+ 如何(A)

古漢語,之字與如字意義相通,都有去往的含義。

兩個句式中,之字相當於英語的to。

兩種用法中,如字相當於英語的as。

謂之,一般可翻譯為「叫做」,很多時候,根據上下文及其語境,可以理解為「可稱得上是」。

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

士要怎樣才可以叫做達呢?謂之=稱得上是。

何如斯可謂之士矣?

怎樣才可以叫做士呢?

謂之=稱得上是。

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話還不該說就說,叫做躁;話該說了又不說,叫做隱;不看人家臉色就說,叫做瞽。

謂之=稱得上是。

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甲稱得上是乙,是說甲是乙的充分但不必要特徵。比如,不教而殺謂之虐,意思是說,不教而殺可以稱得上是虐,但不教而殺與虐之間不能直接畫上等號,不教而殺是虐的一種表現,但虐不一定就是不教而殺,因為虐還可以體現在其他情況。

故輟朝而顧,君子謂之固。

這個例子中,施事者沒有省略。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這個例子中,施事者也沒有省略。

「之謂」有兩種用法。一種是後面「及物」,如:天命之謂性;另一種是後面「不及物」,也就是將受事者前置,如:

此之謂,斯之謂,我之謂,夫子之謂等等。「之謂」的不及物用法,其實是「A謂之B」句式的變體:「A。

B,此(A)之謂也」。或:「A,B,其(B)此(A)之謂也」。

其中,A是近處直語,一般教長;而B遠處引言,一般較短。如: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其:一般解釋為表示大概的語氣詞,但也可以理解為代詞「彼」,指代遠指的引言B,即詩經所云的切磋琢磨。

斯:此。指代孔子所說的「貧而無陷富而無驕,可矣,但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

其斯之謂與:A稱得上是B。A具體,B籠統。

A描述的就是B這種境界,即A是B的一種體現。「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比不上貧而樂富而好禮」這樣子,可以稱得上是詩經中所說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了吧。換個說法理解,B形容的就是A這種情況,即B包括A。

《詩經》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所形容的大概就是,「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比不上貧而樂富而好禮「這個道理吧?

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

詩經這句話表達的是仁者能感受到別人的感受。詩經中這句話形容的就是您這樣的人吧。

這是齊宣王表揚孟子所說的一句話,出自《孟子》,前面有一大段文字省略了,大概說的是孟子借齊宣王不忍傷害將以釁鐘的牛而換以羊,指出齊宣王其實有仁心,可以行王道。齊宣王若有領悟,說孟子善於揣度別人心思。前面的那段文字就是近指的A。

引詩就是遠指的B。

換個說法就是:夫子這麼明白我的心思,您可以稱得上是詩經中說的「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了呀。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此,指代前面的三小句。如此者方可稱為大丈夫。大丈夫必然如此,不如此必定不是大丈夫。

謂就是說「什麼怎麼樣」,好比謂語(predicate)。

謂,就是形容。

「甲之謂乙」和「甲謂之乙」是兩種不同的形容:規範性形容和描述性形容。

甲之謂乙,則甲是乙的本質屬性。這種形容是對本質的規範(attributive)。

甲謂之乙,則甲是乙的外在屬性。這種形容是對現象的描述(descriptive)。

中庸兩處說性,天命之謂性的性和自誠明謂之性的性。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人令之謂情,領情之謂德,繕德之謂學。

天命之謂性的性,指的是人的先天本性(nature),與後天教化(nurture)對立。

自誠明謂之性的性,指的是人的理性思維(idea),與情緒感覺(impression)對立。

乙個是「什麼」乙個是「怎麼樣」。

兩者之間的差別好比redness 和 red 之間的差別。

天命是性的規範性形容,性必然是上天使然的。

自誠明是性的描述性形容,自誠而明,可以稱得上是性,但不一定非得如此。

《說文解字》(東漢·許慎)

謂,報也。從言胃聲。於貴切。

2.《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據說文:報,當罪人也。

蓋刑與罪相當謂之報。引伸凡論人論事得其實謂之報。謂者、論人論事得其實也。

亦有借為曰字者。如左傳王謂叔父。

亦有訓為勤者。亦以合音冣近也。

3.《康熙字典》

【廣雅】說也。【廣韻】告也,言也。【增韻】與之言也。

【韻會】事有可稱曰有謂,失於事宜不可名言曰無謂。【莊子·齊物論】今我則有謂矣,而未知吾所謂之,其果有謂乎,其果無謂乎。

【正韻】非與之言而稱其人亦曰謂,《論語》子謂子賤,子謂子產,是也。指事而言亦曰謂。《詩·召南》謂行多露,《小雅》謂天蓋高之類,是也。

稱其言,亦曰謂。《論語》此之謂也,其斯之謂與,是也。

【正字通】援古釋義而言亦曰謂。《易·臨卦》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禮·樂記》明聖者述作之謂也。

【爾雅·釋詁】勤也。【詩·小雅】心乎愛矣,遐不謂矣。【箋】謂,勤也。勤思君子也。

4. 綜合分析

關於謂字,許慎說了三點,我們逐條看一下。

a)謂,報也。

許慎常用另乙個字來註解乙個字,但並非說兩字意義相同,而是相近或相關。

謂不等於報,但相近。許慎說得過於籠統,加上段玉裁的注,則清晰很多。

所謂報,好比結案上報,更確切地說,是公報。

上報或公報之前,必須先得其實,也就是真實的案情。

我們可以進一步關聯到判斷這個詞,它的源頭是判刑以斷案。

b)從言胃聲。

許慎意思是說:

這是個形聲字;

這個字由兩個文組成,言和胃;

其中,言是形旁,胃是聲旁。

一般認為,形旁與字義相關,聲旁與字音相關。

個人以為:

形聲字中,聲旁才是意義的核心,不妨叫做字幹。

謂,蝟,煟喟,緭,。

這些以胃為聲旁的字,有乙個共同的含義:收縮密實。

胃字本身由兩個文組成:月,「外囗內公尺」。說文解字曰:胃,谷府也。

胃字上面的這個字幹「外囗內公尺」,好比放糧食的倉庫,即谷之密聚處。

胃字本身的構造也取寓於這個收縮密實的集中意義。

雖然「外囗內公尺」有望文生義之嫌,但不失為一條好的思路。

古人有注釋謂為勤,看似牛馬不相及,其實共同點也在這個收縮密實的集中意義上。

刺蝟的乙個特點是遇到危險身體收縮。

煟是火勢集中,所以有快速燃燒,光明興盛等含義。

喟是大口嘆氣,呼氣需要肺部以及口腔收縮以擠壓空氣。

緭是絲線收緊,說文解釋為繒,有捆紮的含義。

是快速地看,速讀時眼睛有收緊的感覺。

用英語單詞來模擬,contract,extract,retract,abtract,subtract等等都有乙個共同的詞幹tract,而這個詞幹源於拉丁語trahere,意思是to draw。contract就是draw together,有收縮的意義。extract就是draw out,有提取吸收的意義。

胃字上面的那個「田」在小篆體中的構形,也有收縮提取的象徵。

c)於貴切。

大概意思是說,謂字讀音的聲母和「於」字一樣,韻母和「貴」字一樣。

上古無w,j,這兩個聲母,二者分別由u和i演化而成。

閩南語保留上古聲母特點,謂不讀wei,讀ui。

個人推斷,胃字讀音經歷了這樣的演變:uat,uai,ui。

粵語有個字讀作wat,表示密封使不透氣,不知本字。

有閩南方言對應字讀作ut,比如:ut豆芽,這裡很ut。

這個字也許就是胃字上面的這個字幹「外囗內公尺」。

許慎切音選字是有講究的,這也是古人慣例,即優先用近音字作解釋,如:仁者,人也;義者,宜也。因為古人認為字在音義上是有一定關聯的。

我們不妨大膽推測:貴者,饋也。胃一進一出,好比控制,用貴字做切音,就是有反饋的含義。

另外,貴字本身隱含了提取的含義,食物吃進來,把賤的部分排掉(粑粑),把貴的部分提取(營養)。

以上是分析,現在來嘗試綜合一下。

謂字作動詞,在語義上有兩個配價。

配價數量和之前的想法一樣,但配價對應的語義與之前回答的不同。

可以說,我推翻了自己之前的看法。

個人感覺,這個修正更接近「原貌」。

不論如何,都得感性知友@知否知否的反覆切之磋之琢之磨之。

孰謂熟何。

說話者謂聽話者斷言。

這個想法來自對史記中乙個例句的思考:

張良對劉邦說: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

言好比proposition,就是什麼怎麼樣。

所謂斷言,就是把「什麼怎麼樣」斷開,分出「什麼」「怎麼樣」。

言是未斷之言,是prososition,是可真可假的,沒有主觀意見的,而「斷言」是附加了斷言者的意見或態度的。

謂字的意義就是將言斷開,附加個人意見。

現代漢語中,「謂語」這個詞是predication的翻譯,to predicate就是對subject進行表態描述。

現代漢語中,「有所謂」,「無所謂」,就可以表示說話者有沒有意見。

古漢語中,莊子說有謂無謂,也在於是否進行斷言有所表態,一定程度上,相當於英語的make sense和make no sense。

許慎用報字來解釋謂,要點在於聽話者往往是眾人,所以說公報。

段玉裁引用許慎關於報字的詞條,引出刑罪相當的含義。

我個人建議,可以關聯到「判斷」這個詞,判是一分為二,斷是分離斷開。

現代漢語詞彙「斷言」,也取寓於此。

謂,就是乙個人告訴其他人他的乙個意見,以斷言的形式,即把他個人的意見加在「什麼」和「怎麼樣」之間。

這個言斷開後,便多了乙個配價。如下:

孰謂孰何如何。

或熟謂孰何如何。

古文的眾多例句中,說話者(主語)和聽話者(間接賓語)有時被省略掉。

需要注意的是,在句法層面看,主語和間接賓語可以省略,但語義上,必須包含實施者和受事者。

一言斷開為二之後,二者往往一長一短,長進短出往往是歸納,短進長出往往是演繹。

古文例句中,有用之字和不用之字。用之字又分,謂之和之謂。之前答題我分為描述和規範,現在想來,兩者的不同之處,不妨從演繹和歸納的區別上去比對。

怎麼看日語語法主賓謂與中文主謂賓的區別 ??

夏樹 我覺得教材沒有任何問題,日語專業的貌似大部分都用的圖上這本新編日語,我手上這本跟題主的只有排版的區別,信任自己的教材是蠻重要的一點。這種是簡單的主謂結構,這裡不存在賓語。10月30日更新分割線 日語的謂語 述語 文 成分 一。文中 何 何 何 何何 語 文節 花 散 頬 赤 駅 散 赤 駅 類...

高階醫療險與重大疾病險的區別何在?

李朝霞 高階醫療險相比其他醫療保險的區別是它保障的地域範圍更廣 可以擴充套件到全球 額度更高 高達幾千萬人民幣 保險責任更寬 比如牙科 體檢 疫苗 生育 理賠方便 能直付 醫院範圍覆蓋更廣 包含私立 昂貴 公立醫院 客戶能享受到更好的醫療資源和服務,但是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款商業醫療保險。1.高階醫療...

如來藏與梵我 神我 外道之我的區別是什麼?

如是 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凡有言說,皆無實義 敲黑板自己看 不是梵我不是神我不是外道我 你不信,我有啥法子攤手 永珍森羅影現中 如來藏體是絕對的,故沒有這個體的存在,只有性的存在 大梵 神我的體是相對的,所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