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中「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要怎麼斷句?

時間 2021-06-03 04:17:08

1樓:

此人(漁人)一一為【村中人】具言【漁人】所聞,【村中人】皆嘆惋。

外來者詳細地跟桃花源中的村民講了自己在外面的所見所聞,桃花源中的村民都很感嘆惋惜。

以上個人理解。

2樓:溪午

人教版的斷句其實更好。原文如下: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我們可以看到陶淵明在寫這篇文章,其實具有乙個行文特點,就是對主語的省略。從本段開始『見漁人』,其行為邏輯的主語就是「村中人」 ,這個承上文省略的「村中人」,它統領這個句子一直統領到哪呢,沒錯一直到皆嘆惋。為什麼呢,我們可以反過來想,如果像古文觀止那樣段 ,所聞皆嘆惋,那麼這裡的所聞表達的應該是所聞者,即聽到的人,也就是說『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這句話有兩個行為邏輯主語,一是漁人,二是所聞者,但我們分析這段文字可以知道,陶淵明是以村人的角度為主進行寫作的,漁人是客體,『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這句是變換主語的插入句,我們看到下一句很快又轉回「餘人」(即村中人)了,所以這個時候在插入句中過分明晰主賓關係是不必要也是不符合陶淵明的行文簡白風格的。

所以人教的段法更符合上下文銜接 ,也更有利於學生理解學習。

話說回來,古文觀止的段法要更加規範些這一點確實沒有疑問,也可見中國古文博大精深了。

個人淺見。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桃花源指現在哪兒?

漾漾你好呀 由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可知桃源之境隱於,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桃源縣。辛丑年踏青祭祖 到了桃源縣,我坐在車上緩緩搖下車窗,第一次仔細觀察了一下路上的行人。婦人們揹著大竹簍子,買菜趕集聊天,乙隻手牽著娃,乙隻手磕著瓜子和旁邊的婦人扯家常裡短。這些婦人們都才三十出頭的年紀,就已青絲夾...

《桃花源記》這個故事是鬼故事嗎?

1986 東晉年間,武陵有個漁夫,有天他沿著溪水划船,結果忘記了走了多遠,忽然,前面出現了一片長在溪水兩岸的桃花林,沒有其他樹木,花草鮮豔美麗,漁夫感到很奇怪,於是又繼續往前走,想走出去。桃花林的盡頭也是溪水的盡頭,漁夫發現了一座小山,山上有個洞,洞口隱約有光亮,漁夫便下船走進去,剛開始很狹窄只能通...

為什麼《桃花源記》能入選課本?

LWY098 我感覺 桃花源記 和 禮記大同篇 相對,其中,後者大同社會描述了中國古代政治家的最高理想,而前者桃花源則描繪了古人的最低理想。窮則獨善其身 桃花源 達則兼濟天下 大同社會 LZTNN 桃花源記真的寫的非常好,高中畢業幾年了我才明白,它描繪了乙個與世無爭,沒有利益角逐的理想境地,一種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