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賦》中 渺滄海之一粟 的 粟 到底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6-03 02:32:38

1樓:張三

我也早就覺得奇怪,「滄海」跟公尺粒聯絡不上。如果去萬方、維普之類的資料庫去查,很多人傾向於認為是沙子,引的就是《山海經南山經》的「多丹慄」。

我的意見是,這兩種解釋都不對。「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是個對句,上句「天地」是並列關係,下句「一粟」無論是一粒公尺還是一粒沙,都是偏正關係,對仗不工。蘇東坡這麼大的才子怎麼會連對對子都不明白呢?!

以「滄海」對「蜉蝣」,蘇軾嚴謹到不僅意思要通暢,連字的偏旁部首都要注意,他絕不會犯偏正對並列的低階錯誤。

我找到的解答在《淮南子天文訓》:「律之數十二,故十二蔈而當一粟,十二粟而當一寸。律以當辰,音以當日,日之數十,故十寸而為尺,十尺而為丈。

其以為量,十二粟而當一分,十二分而當一銖,十二銖而當半兩。」 粟作為長度單位是一寸的十二分之一,作為重量單位是一兩的三千四百五十六分之一,代表極小極輕。

這樣《赤壁賦》中的一粟就是並列關係,一代表數量少(數數最少是乙個嘛),粟代表輕微,與前面的「天地」就對得工整了。

2樓:白露橫江

為了配合語境。

其一,本文的敘事語境是由大江、赤壁、明月構成的。山、水、月皆是巨集大的意象,正與扁舟、凡人構成衝突。周遭之景越是巨集大,越能襯的江上扁舟與舟上之人的渺小。

因此如果強用「太倉稊公尺」的典故,反而破壞了敘事語境的統一性。再大的糧倉和山川相比,依舊是渺小的。

其二,本文的抒情語境是由永恆的江月與須臾的人生的衝突構成的。長江、赤壁、明月無不是永恆不變之物,而人類的生命與之相比則如蜉蝣般短暫。洞簫客說,在時間的滄海中,生命正如粟公尺般「渺小」,這是很有意境的比喻。

可如果將粟公尺般的生命置於太倉之中,太倉能否擔起「永恆不變」之喻?

其三,用「粟」收句而不用「公尺」可能是為了押韻。

3樓:吟遊詩人

大倉之於稊公尺,的確很符合語境,但是總覺得缺乏那麼一點氣勢。大倉對稊公尺,但大海也對稊公尺。為何?稊公尺能把大倉填滿,稊公尺亦能把大海填平呀。

《滕王閣序》與《前赤壁賦》孰優孰劣?

青燈黃卷苦讀 還是比較認可滕王閣序,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讀的越多,越有共鳴。前有馮唐易老 李廣難封,後有屈賈宜於長沙,非無聖主 串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逆境中給人力量。 森森 前後赤壁賦,黃州快哉亭記,都遠勝滕王閣序矣!讀前後赤壁賦,黃州快哉亭記,能夠很輕易獲得共鳴,直擊心...

怎麼理解蘇軾《赤壁賦》中「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這句話?

太陽公公 道家認為,舊事物的死亡不是消失,而是化為了新事物重新開始。順著這個思想,即使事物的外在現實的像消失了,但是事物內在的真有並沒有隨之而改變。比如變成蝴蝶的大蟲子,形體變了,但內在沒有變化。因此客人的悲傷是因為只觀察了事外變化的像的消失,而忽視了事物內在不變的存在。觀察人體也是如此,身體 聲音...

怎麼樣才能把《赤壁賦》講的很精彩

孫志浩 畢業許久,有些經典仍然記憶猶新 論詞藻,赤壁賦不如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論想象,赤壁賦不如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但我對赤壁賦情有獨鍾。對,這一切都要感謝我高一時候的語文老師,文先生。他用了可能超過一周的時間帶我們欣賞這千古名篇,欣賞蘇軾其人。更重要的是把讓許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