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對君子的要求是什麼,這種要求能否適應當代社會?

時間 2021-06-01 23:24:46

1樓:牛氣沖天

傳統的文化是很不適合現代社會的,因為社會的發展歷程,肯定是要摒棄一些傳統的東西,而且目前的中國社會是乙個浮躁不安的時代,是從上到下的這麼乙個現狀。

2樓:

明確乙個,那就是不適合。因為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改變。

當前所處的社會,或者說是未來即將建成的社會,叫現代開放式社會。這類社會內部分工紛繁複雜,人員流動大,意識形態複雜。。。。。之類的特點。

治理此類社會,依靠的是龐大的伸入社會各個細胞的現代化政黨,靠的是法治的力量。。。。

相反,儒教興盛的前現代社會,是乙個由宗族的小社會組合成的大社會,人基本生活在「家」之中,「天下」之間都是弱聯絡。。。。。因此,治理此類社會,靠的是倫理。道德之類的東西。。。。

也就是你說的那一堆東西。。。。。

想想。。。可能嗎???

3樓:漢服櫻雪

有指導現代社會的作用,卻無規範現代人的作用。生活富裕,擁有豐富的個人時間,才能真正去暢談和規範每一位公民個體的行為。我們進入生存壓力最大的時代,各種規矩(法令)多如牛毛,沒有太多時間去履行和提公升個人修養,塑造個人精神價值。

4樓:

傳統文化對君子要求就5個字,仁智禮儀信,國學哲學要點基本可以用這5個字演繹。現代人如果能夠達到以上5點,也可以稱為聖人。

5樓:宋小胖

私以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君子」就是類似西方的「紳士」一樣,屬於對人們禮教的一種培養,只不過我們因為種種原因,尤其是二戰後,斷絕了很多東西。

但是假如我們文化沒有斷層,「士大夫」對應的應該就是西方的貴族「君子之禮」對應的應該就是西方的「紳士修養」

儒家和四書五經,應該就是類似西方的貴族培養系統

6樓:人間惡徒Alexios

仁義禮智信是舊時代儒家對君子的道德要求。

溫良恭儉讓是舊時代儒家對君子的行為要求。

那麼乙個現代的君子就盡量遵守在現代社會下人們對於道德完人的道德行為要求就行了。

7樓:

知乎上許多人大抵是看不上儒家的,我也大抵如此。時代是在變化的,用古人的標準去要求現代人本身就是一種很迂腐的表現

當然會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們要對傳統文化「去其糟粕吸收精華」 而就我看來,很多聖人之言固然和現代文化有許多重合之處,也不是全無道理,但對乙個現代人來說對他的所有要求都可以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個字之中,非要去看四書五經的純粹就是多此一舉

當然我想你的老師和我的態度是一樣的,否則如果他真的對傳統文化抱有熱情就該主動教授你們,而不是讓你們自己去查然後應對他的提問,這不是一種偷懶麼

8樓:

《老子》說失道而後德,儒家所提倡的這些九思、三樂等都是儒家之德,都是非常正確的,也都是可取的,但關鍵是如何做得到。這就如同講孝順是為人的根本,但有幾個人真正做到了孝了呢?所以說,我們的傳統文化在幾千年的傳承中缺失了,尤其是五四以後在西方文化的攻勢下,我們文化的核心「道」沒有了,而只剩下「德」。

但沒有「道」的「德」是本末倒置、緣木求魚的,因此很多人說我們的傳統文化是禁錮人性的,是教條主義。但其實正宗的傳統文化是講「內聖外王」的,首先要內聖才可以做到外王,儒家之德是「自明誠」得到的,而不是靠理論的說教,這才是我們文化最根本的學問。

我們當今對「傳統文化」「國學」的定義是什麼?

許小龍 國學這個概念具有一定的時代背景,其含義應該也是隨時代變化。這個概念大體形成在洋務運動時期,是乙個和西學同時提出並對立的乙個概念。也就是西方的那套思想方法文化,和中方的思想方法文化。事實上大學裡沒有開設國學專業也說明這個問題,國學龐雜細碎,難以釐清。如今國學熱完全是炒作,其實國學大師不是什麼都...

什麼才是傳統文化的初心呢

趨利避害,趨吉避凶,我們採取的一切的手段都是為了得到本該擁有的安寧幸福。沒有外界的干擾,自然界會奉獻給我們澄澈的幸福感。我們要做的事就是排除外界干擾。萬事萬物,有變有不變,不變的是內心恆久的寧靜追求。一定要追究傳統文化的 初心 尋根溯源,不過是為了做 人 即由低階動物變成高階動物。這種 初心 也可以...

學習傳統文化對現代人有什麼用?

樹上的龍貓 讓人沒那麼孤獨。想喝酒的時候,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心事難以言表的時候,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愁。秋葉黃的時候,玉露凋傷楓樹林。胸中湧起豪氣的時候,仰天大笑出門去。想念故鄉的時候,村橋原樹似吾鄉。流傳下來的古詩詞,表達大都精煉 準確,讓我們的心情可以有寄託。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