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廢名和他的文學作品?

時間 2021-06-01 23:09:12

1樓:鄭澌浪

正好上學期修詩歌賞析的時候寫過一篇廢名的賞析,就貼在這裡好了。

孤獨鑄就的世界——廢名詩歌中的夜色

但凡內心深處存有些孤獨感的詩人,大多都對夜色有著精彩而獨到的描寫,尤其黑夜中的燈光或者其他光亮、鑲嵌著星與月的夜空,都是常常出現的意象。

廢名的詩歌中便出現過許多這樣的描寫。以較為出名的《十二月十九夜》為例:

深夜一枝燈,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

夜晚點上燈之後,詩人坐在桌前,便開始了乙個人的想象,進入了乙個人的世界。夜晚,詩人周圍的環境應是寂靜無人,唯有沉默環繞的,詩人的心境中也理當由一種孤獨感所佔據。而孤獨感易於激發一些奇特的想象,這裡,詩人面對著平淡無奇的周圍,卻可以生出「高山流水」「海」這樣壯闊的景象,這大抵是因為雖處在孤獨之中,但內心深處有一種衝破斯孤獨斯寂靜的慾望。

這種心境在接下來的幾行中同樣得以體現:

星之空是鳥林,

是花,是魚,

是天上的夢,

海是夜的鏡子。

這裡,詩人從自己的居室中「走」了出去,想象自己置身在自然之中了。抬頭望一望星空,望到繁星點點如鳥棲於林,又如綻放的叢花、遊梭於水的魚,景象夢幻,引人遐想。「海是夜的鏡子」是乙個絕妙的比喻,海面將夜空的一切倒映其上,如明鏡復刻了鏡外的美好。

思想是乙個美人,

是家,是日,

是月,是燈,

是爐火,

爐火是牆上的樹影,

是冬夜的聲音。

這裡的「思想」大約便是詩人的內心——詩人豐富的情感與想象力。將其比作「美人」,意指其情感之細膩、想象力之奇特。在夜的籠罩下,詩人的內心開始飄忽,從家到日,到月,到燈,再到爐火,這樣的意象跳躍有些意識流的特點,而這一特點在對於夜色與詩人心境的描寫上能夠起到獨特的渲染作用。

「爐火是冬夜的聲音」是一種通感,強調了雖然環境無比寂靜,但詩人想要衝破這一寂靜,詩人雖處於寂靜的環境與孤獨的心態之中,但內心仍如爐火般熾熱。

廢名的另一首詩歌《星》也出現了大量的夜色描寫:

滿天的星

顆顆說是永遠的春花。

這兩行與《十二月十九夜》中「星之空是鳥林,是花,是魚,是天上的夢」有相似的意境,都將夜空中的星作了比喻,突出星空之美,星之繁多。

東牆上海棠花影

簇簇說是永遠的秋月。

這裡,詩人將視角下放,從仰頭望夜空到平視院中的牆,牆上海棠花與星星一樣繁多而美麗。前兩行中詩人將星星比作花,這裡又將花比作月,形成乙個「天——地,地——天」的相呼應的比喻,結構精巧,勾勒出了乙個完整而精緻的意境。隨後,詩人作了時間上的推進:

清晨醒來是冬夜夢中的事了。

昨夜夜半的星,

清潔真如明麗的網,

疏而不失,

時間跳躍到第二天清晨,詩人醒來回憶前一晚的星空,並繼續作了乙個「星如網」的比喻,並指出「網」的特點是「疏而不失」,這是乙個頗有意思的特點。這一特點不但作用於網、星星,更作用於詩人的心境。構成網的絲線稀稀疏疏,但卻連成一片整體,全無斷缺。

夜空中的星星稀稀疏疏,但地面上的人遠遠地眺望,星星之間雖然相隔甚遠,卻遙相呼應,似乎形成乙個整體。至於詩人的心境,回到《十二月十九夜》中「是家,是日,是月,是燈,是爐火」來看,詩人心境的「疏而不失」所指的應當是詩人的意識雖飄忽,跳躍,流動,但看似無形實則有形,其內心整體是凝聚而不分散的。詩人內心雖然有孤獨情緒的擾亂,但孤獨感所塑造的想象世界是巨集大而完全的。

春花秋月也都是的,

子非魚安知魚?

這裡詩人跳出了自己原先的視角,開始以第三者視角去思考一些哲理起來。「子非魚安知魚」一問,將詩人自己與之前所描述的世界進行了隔離。既然我不是星,不是花,我如何感知並融入它們的世界?

加上「春花秋月」的敘述擴大了意象範圍與視角,在這突然的「隔離」之後,詩人處在的世界突然變得空曠而冷清起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感也被放大了許多。

還有一首《遠天的星》所描寫的環境則與現實相近些:

黃昏街頭的楊柳,

是空中的鏡子。

將楊柳比作鏡子是頗為罕見的。楊柳並不具有物理上的成像特點,而詩人卻能從中獲得一種心境的自我對映——望見楊柳,便望見心中的愁緒、心中的孤獨,這是詩人能夠將其比作鏡子的緣由。

對面小鋪子的電燈,

是寂寞的塵封。

「塵封」意味著寂寞、孤獨在電燈這一意象上作了長時間的累積。可以想象詩人多年來無數次在夜晚路過這一小鋪這一電燈,每一次在黑夜中望著這一點光亮,都會給詩人添些孤獨感,日積月累,便成了「寂寞的塵封」。

晚風將要向我說一句話,

是說遠天的星麼?

這裡詩人將晚風擬人化,覺得晚風似乎有話要對自己說,但是又不知道究竟說了些什麼。詩人在這裡也是受了孤獨感的影響,因為孤單無伴,所以欲將晚風視作夥伴,有些「對影成三人」的意味。而晚風究竟無法說話,於是詩人便在自己臆想的世界裡猜測晚風說了些什麼。

關於「遠天的星」有兩種解讀:詩人感受到晚風時恰好望著星空,於是自然發出這樣的猜測;或者是晚風從星空的位置吹來,似乎是要把關於「遠天的星」的故事帶來給詩人分享。

《十二月十九夜》與《遠天的星》都出現了燈的意象,不過只是稍稍提兩筆。而另一首《四月二十八日黃昏》則將燈這一意象從頭到尾地貫徹,挖掘:

街上的電燈柱

乙個燈乙個燈。

開頭是簡單的稍帶詼諧的敘述。「乙個燈乙個燈」給人一種動態感,彷彿讀者跟著詩人在街上行走,乙個燈乙個燈地看過去。

小孩子手上拿了楊柳枝

看天上的燕子飛,

乙個燈乙個燈。

詩人在這裡先站在小孩子的視角,小孩子看著黃昏時分空中的燕子,突然出現一句「乙個燈乙個燈」,或許有些令人費解。但往下讀,意義便很明朗:

石頭也是燈。

道旁犬也是燈。

盲人也是燈。

叫化子也是燈。

飢餓的眼睛

也是燈也是燈。

一系列排比將夜色中的萬物都視作了燈。一開始「石頭也是燈。道旁犬也是燈。

盲人也是燈。叫化子也是燈。」尚可以用孩子的想象力來解釋。

但是「飢餓的眼睛/也是燈也是燈。」一句並不像是從孩子的視角所看見的,而更像是詩人自身的代入,而詩人情緒的代入——主要體現在「飢餓的眼睛」這一突兀的意象上——使得整個意境變得有些魔幻現實起來。

黃昏天上的星出現了,

乙個燈乙個燈。

這裡再一次出現了「星」的意象,又是乙個關於星星的比喻。在之前提到的詩歌中已經有將星星比作鳥林、花、魚、網的,這裡將乙個詩人的常用意象比作另乙個常用意象,能夠給讀者一種絢麗而莊重的「會師」感。內容上,一切都是燈,星星自然也是燈,是對前幾行的補充,但在所有的比喻本體中,最後乙個「星」是與喻體「燈」最為相似、接近的乙個,以此提公升了收尾的意境。

詩人在這首詩中將一切視為燈,並用了一系列排比,使人容易聯想到《十二月十九日夜》中的「是家,是日,是月,是燈,是爐火」。「是家,是日,是月,是燈,是爐火」之中,意象是跳躍的,詩人的意識是流動的,而一系列「也是燈」的排比與之有著相似的作用與效果。詩人處在乙個想象的世界中,意識飄忽跳躍,而隨著這飄忽跳躍,不同意象被用來點綴意境之後,整個環境與詩人心境得到了獨特的渲染效果。

廢名的其他詩歌或許並沒有用完全相同的排比結構,但「意識流」這一特點卻普遍存在。以上幾首詩歌中對於夜色的描寫融入了大量詩人帶有孤獨感的心境,在這一心境下想象力得以膨脹,詩人能夠鑄就一些巨集大的想象世界,而「意識流」的特點也更加凸顯,其在這幾首詩歌中起到了出色的渲染作用。

如何評價魯迅文學作品中的孔乙己形象?

魯迅對 孔乙己 的評價是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另外,魯迅對尼采有涉獵,可以想象文中的咸亨酒店 咸亨的意思是都快樂,讓人都快樂的酒店 所暗指的就是世人老少皆可使用的酒神精神,酒神精神在尼采那裡是指通過爆裂的方式表達出的那些對阿波羅理性之美起破壞作用的起到自我慰藉的 原始本能衝動 這被尼采稱為生命最終的...

如何評價王樹增將軍的歷史文學作品?

不象 長征 被推薦為部編版初中必讀名著。我一直被長征震撼,但 長征 常常讓我瞌睡。我看了一遍的感受是 我寧願蒐集資料給學生重新講述長征,都不會推薦讓學生讀這本書。 冷雨 有個人在書寫我們民族最艱難,最可歌可泣的一段歷史,拿出來讀一下有什麼不好,有幾個人會真正接觸一手檔案材料研究歷史呢,不要求全責備 ...

在文學作品中,如何描寫痛苦?

夜猴子 痛苦是什麼?人著實很難描寫痛苦,因為我們生即在此中,就像身邊的亂線,毫無頭緒,你既找不到線頭,更扯不出一條完整的線去看清它。年輕時的痛苦,可能成為年長時的美好回憶,年輕的放縱,也就成了蹉跎一生的懺悔。在我看來,描寫痛苦,即是寫實。寫好日出,日落,寫好與愛人相處,與對手對抗,寫好與陌路人眼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