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因素讓古人使用 xx者,xx也 這樣的句式?

時間 2021-06-01 12:08:03

1樓:科技表音字

Copula(系動詞)的語法在各個語言中是很不同的。SVO語言才會有中間的is或者「是」。現代漢語的「是」是很晚才演化出來的。

大多數的語言演化過程中都經歷過SOV結構(「xx者,yy也」也屬於這種結構)。有人提出原始語來自手勢語,都是SOV結構。手勢語先指明主語和賓語,然後再表示動作。

可以自己試試,這種語序最適合手語。

當然這是個理論,但應該有所了解。還有,從手勢語的SOV語序,可以得出乙個推論,就是保持這種語序的原始語中,主語、賓語需要語法標記才能確定二者關係。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這麼多語言使用屈折變化、或黏著成分來區分名詞的「格」。

一旦語序修改為SVO,這種格變化的必要性就大大降低了。

附加乙個音韻方面的看法,「者」中古音讀jiáa,「也」讀「yiáa」,二者完全押韻。(雙aa看作國際音標[a])。

2樓:李溯本已故賬號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結構吧,克丘亞語也有,qa 相當於「者」,mi 相當於「也」!舉個更熟悉的例子,其實日語也一樣,「者」是 wa,「也」是 da,不過關西方言的「也」是用 ya,不知道跟漢語有沒有關係?

3樓:郭小閒

首先,樓主可能有些誤解了。 「A 是 B」 這樣的句式哪怕現在也不是所有語言都用的。比如斯拉夫語族很多語言,包括俄語,都不用我們所說的聯絡動詞 「是」,而是直接把 A 和 B 兩個詞放在一起就可以了。

所以說 「A 是 B」 並不是標準,只是一種選擇。而古漢語恰好選擇了 「A(者),B也」 這樣的句式。

而現代漢語中 「A 是 B」 其實也是源自古代漢語。其中的 「是」 意思是 「這個」。所以 「A 是 B」 本來的句式是 「A,是 B 也」,翻譯過來就是 「A,這個是B」。

比如:《論語》《為政》裡面有我們熟知的句子:「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不知為不知」 就是 A,而後面的 「知」 就是 B。翻譯過來就是,「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是智慧型啊」。

所以我們現在認為的聯絡動詞 「是」,本來是乙個指示代詞。只不過因為用得太多,變成了類似印歐語中英語一類語言中 「be」 的詞。其實本質上是不同的。

說 「不會真有人xx吧」 的人是什麼心態

意思就是你是個SX的陰陽怪氣版本。如果不是知乎直接罵人會被判違例,人家早就直接罵了。當然了,我現在越來越覺得在網上陰陽怪氣的其實比直接罵人在情感上要更強烈一些,這可能是知乎的反作用吧。建議素質三連。從語義的角度來分析,說這句話的人內心很不認同一種東西,所以他認為世界上不會有人有這種東西。如果你真有這...

y 1 x 1 x , x 0,1 的影象是什麼?

沒有現代軟體,退而求其次,用上古時期的GrafEq畫的 先導出PCX再到BMP再到PNG,可麻煩了 不過效果並不遜色於現代軟體呢 笑 已登出 define zhihux 1x floor 1x define x letloop tmp 0.00001 if tmp1.6 cons tmp loop ...

職場喜歡叫同事「小XX」的,到底是什麼心態?

蝸牛在創業 先問一下你倆是異性還是同性別?同性別動話對方是老員工還是新來的?1 如果你倆同性,對方是老員工,一方面可能覺得你可愛,另一方面他可能比較愛起綽號自來熟那種,這樣的人不習慣於叫人家全名,覺得比較生份吧,好的方面就是可以在團隊裡帶帶氣氛之類。被同性老員工這麼叫暱稱應該還高興?證明人還是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