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古典型前腰?誰提出了這個概念?什麼又是現代型前腰?

時間 2021-05-07 04:45:24

1樓:維根斯坦丁

古典前腰聽著好聽,其實就是那些不跑不防(或者跑不動防不住),前場散步,傳傳關鍵球的大爺們。自視甚高,睥睨一切,還能拿高薪。有點像公司裡那些早上遲到晚上早退,從來不知道加班,喝茶聊天看報紙,但是關鍵時刻還是很管用的技術骨幹。

可是現在都流行996了,都天道酬勤了,再有個這樣懶散的人,讓其他人怎麼想?

2樓:

第一,我這裡不太同意大多數人的話,前腰這個東西80年代其實根本是乙個概念性產品。即使到90年代也是個新鮮產物。當年中場標桿是四才子,四才子組織能力傳球能力都很強,而且雷東多,瓜迪奧拉,保羅索薩,阿爾貝蒂尼防守都不錯。

至少當時,從專業機構製作的遊戲最起碼反映出前腰不是個流行產物,而是統一稱之為midfield才是主流的觀點。

至於這種觀點誕生,恐怕還有乙個是中國對於playmaker前置的一種誤解。

但你要知道:當時不要說4231,連4層陣容都沒有。在乙個中場統一稱呼為midfield的時代,我不認為前腰,後腰說法有意義。

第二,菱形中場至少在義大利英格蘭這兩個442大戶不是主流,義大利主流是ZonaMista,是乙個不等式的陣容,以右邊鋒後撤和左後衛上提為主。

這是義大利流行的戰術板:這個戰術裡面根本沒有前腰,唯一乙個偏向進攻中場是右路的ala tornante。理論上,這三個中場都要承擔防守與進攻的任務,當然,在義大利中場主要承擔的是乙個人力資源補充的任務。

而且,這個陣容的邊後衛極具誇張的進攻能力根本不符合說的只是助攻而已,馬爾蒂尼,卡布里尼都有過突擊的表演,而且,不比馬塞洛差?

不信?這種情況,怎麼解釋呢?

古典前腰出現其實只是前鋒被剝奪一些戰術地位後的過度產物,把前鋒之間的傳接配合部分拿出來專門交給中場打理,但由於這個位置不能太靠後,故設計之。

誰提出的?抱歉,應該是廣大人民群眾。

說到底,古典前腰是中場發展的乙個過度產品。足球最早沒有中場,後來匈牙利設計讓拖後的內鋒和靠前的內衛不在區分的流轉陣容發展到最後的必然結果。

至於現代前腰?更簡單了,能取代前鋒職責的前腰就叫現代前腰。

中場是球隊移動能力的提公升的結果,現代足球博弈的關鍵是中場和前鋒後衛爭奪球權與戰術地位。

3樓:

看了很多老師的回答,非常專業,也沒啥可補充的。

古典型前腰(EG),在球場上的作用就是給前鋒傳球,技術上面只需要你有足夠的停球、控球、傳球能力就行了,別的不作要求。什麼跑位,什麼回撤,什麼拉邊,統統不要管,就是等隊友給球,然後刷助攻。

現代型前腰是在古典前腰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的戰術要求,根據不同的要求,又分成了很多態別。

前場組織核心:EG+跑動+接應。在EG的基礎能力上,擴大了跑動的範圍和自由度。

影鋒:EG+進攻+防守。增強了攻防要求,更加積極得參與防守與進攻。

九號半:EG+進攻+接應。有著與前場組織核心非常相似的跑動範圍與自由度,但是區別在於九號半更加專注於進球,而前場組織核心更專注於助攻。

4樓:

古典前腰誕生於上個世紀70~80年代,比較典型的是普拉蒂基、哈吉、里克爾梅等。上個世紀後半葉442陣型相當流行,這個陣型在當時被譽為攻守平衡的樣本。時至今日,由於運動員身體條件的進化,肌肉和力量的充沛,導致了442體系攻守平衡的理論在2023年被巴薩和皇馬的體系終結。

442是中場菱形站位,單後腰單前腰,兩個邊鋒,在中路,尤其防守端留有很大空檔。給善於突破盤帶的球員留有很大空檔。

所以那時,球性比較好,喜歡粘球、腳底下活好的球員在單後腰體系下,游刃有餘。

現在比較流行的4231或433都要求後腰前腰一體化,也就是B2B中場。在陣地戰時,後衛線要求5個人,形成雙屏障。因此,依靠傳統前腰單兵作戰的踢法在現代防守體系面前,變得越來越吃力。

現代足球的中前場已經演化成三五個球員立體作戰模式,德國踢球者雜誌曾統計過,五大聯賽中,進球最多的方式是倒三角傳遞。也就是在對方禁區中,進攻方球員至少三人或四人形成單三角或雙三角。

5樓:空條丈助

古典前腰,看看里克爾梅吧。

現代前腰,其實理論上,現代前腰幾乎是個全能中場,要有身體有速度有腳下,還要有一定的前場反搶能力以及終結能力,丫丫圖雷型的。

6樓:「已登出」

簡單的說傳球極好速度慢的具備這兩個特徵的amc 往往就是古典前腰了對個人身體素質要求並不高往往能踢好的位置不多只能在中路混邊路去不了太慢

7樓:萬色返空

古典前腰幾個特點:

一般站在球場中線。

球隊組織核心,大量控球,進攻基本都由他發起。

活動區域從中圈到對方禁區。

基本不參與防守。

速度不快或不以速度為長,經常走著踢。

控球能力超群,原地過人家常便飯。

來乙個過乙個,來兩個過一雙,來三個傳空檔,不犯規基本搶不下來。

腳法精湛,意識出眾,各種神仙傳球。

定位球特別拿手。

代表人物阿根廷里克爾梅,哥倫比亞巴爾德拉馬。

孔卡,早期的莫雷諾都也算。

現代前腰要有更多跑動,位置不定,參與陣型防守。

8樓:苦瓜爺

古典前腰的大背景:縱向空間富裕

之所以產生對這個位置的需求是由於早期足球比賽對縱向空間(而非中路空間)的擠壓少,這樣的大環境下,有相對富裕的縱深空間給中路容納下一前一後的中場球員,分別負責防守和進攻(增加層次)。這樣就誕生了後腰跟前腰。在當時,前腰就是乙個出於對進攻路線的梳理、組織、及實施有效打擊的需要,而時常會在中路設定乙個進攻組織者。

由於中場中路處於球隊進攻的中心位置,前腰球員本質上是隊伍中對空間的利用及掌握能力最好的球員。實施手段包括:1.

傳球,橫向轉移利用寬度以及直傳球威脅對方球門;2.盤帶,控球吸引防守、製造空檔以及爭取隊友接應的時機,或帶球突破對手、直接侵入防守球員身後的廣闊空間;3,無球跑動,牽扯對手防守隊員,製造空檔,爭取自己持球空間、給隊友製造空間。

由於相對當代足球開闊的縱向空間,前腰球員有更多機會控球、傳球,對無球跑動的要求相對小,幾種因素造就了我們觀感中的古典前腰:

1.最高球權,名副其實的進攻指揮官

2.風格各異的控球、盤帶技能:穩健實用型(普拉蒂尼、魯伊科斯塔、博班)、速度型(艾馬爾)、老奸巨猾欺詐型(蘇格拉底、德賈明哈)、身位對抗型(普羅辛芮斯基、里克爾梅、齊達內),無論什麼風格,盤控技術都相當優秀。

3.作為業界標桿的核心技能——傳球。傳球穩準只是基礎(中場球員都不可少),真正昇華的是具備看穿後防空隙的洞察力、捕捉隊友跑動的靈感、以及設計出2秒鐘後的攻擊點的創造力,的直塞球。

那麼,在當代足球強調防守對空間的高度擠壓,使進攻方缺少縱深空間,現代前腰的轉型也就開始了。更扁的縱深使前中後場對進攻、組織、防守的職責區分不再明確,中場球員要求更大的攻防到位率、更簡潔的出球。由此發展出來的現代前腰對比古典前腰,區別在於:

持球權減少,更多移向邊路(小羅、席爾瓦)更多的無球跑動(斯內德、內德維德、格策),更多的防守職責(幾乎所有前腰),更多的扮演二前鋒(卡卡)角色。

9樓:

所謂的古典前腰的特點其實就是球權.古典前腰可以大範圍的跑動,可以有速度,可以拼搶回防,但是和一般的中場最大的區別就是有絕對的球權,全隊都依賴他乙個人把握節奏,有球就給他,滿足這一點就是古典前腰.

里克爾梅,巴爾德拉馬都是古典前腰,但是古典前腰不一定必須有他們的缺點.

10樓:顏久遠

前腰是中國人對「attacking midfielder」的特色翻譯,後來隨著越來越多的更富有衝擊力和速度的「attacking midfielder」出現,於是國內球迷就把從80年代濟科一直到齊達內、魯伊科斯塔、里克爾梅等「attacking midfielder」稱為古典前腰。同時在中國人的固有思維中,古典通常帶有「優雅」、「游刃有餘」這些屬性,也算是中國人翻譯出「古典前腰」這個詞彙之後附帶的影響。

11樓:Ivan Petrov

作為一名古典前腰,我想說的是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隊友要不斷的把球交給回來,節奏是這樣的

拿球,隨便找個壓力小的隊友傳過去,回傳直傳橫穿無所謂,一定要風險小,然後慢慢過去接應,再拿球,再找風險小的傳過去,如此往復,節奏慢下來以後總會有隊友突然找到空擋,這時候能不能把球舒服的給到空擋裡,就是視野和意識還有技術的提現了.其實古典前腰應該就等同於playmaker,傳球接球如閑庭信步,要的就是所有人拿球後都找他的感覺,典型的球員有內策爾,巴爾德拉馬,馬勒當拿在碰上比較弱的對手的時候也經常是這麼踢的.

現代的攻擊型中場呢,自己要有很強的突破能力,像小羅最典型,2010的梅西也是,突突突,空擋出來了,一腳直傳,悶兒穩

12樓:P Lee

前腰就是球隊的攻擊核心,決定整個球隊的進攻方向。在阿根廷,技術最好的人就是10號,這些人就會培養成前腰。像各位老師提到的,里克爾梅,這人應該這個時代最後的古典前腰。

只是博卡把他寵壞了,想訓練就訓練,睡多久都行。

2023年以來大師級的古典前腰就是魯伊·科斯塔,在AC公尺蘭期間,魯伊也能在皮爾洛、西多夫這些個10號球員中競爭上崗。安帥為了他們還特別設計了4321的聖誕樹陣型。

古典前腰比較起來,技術是全隊最好,可以做原地擺脫,速度看起來慢,全靠節奏。跑動不用很多,防守也不需要他浪費體力。主要出現在禁區前沿,每一次觸球都感覺那球是被他遙控好的。

英格蘭不產前腰,那片土地,只產邊鋒。配合邊鋒再來幾個能從本方禁區到對方禁區,還能踢出60公尺精準長傳的中場,前面放乙個高中鋒,齊活了。

西班牙其實弱了好些時候,一直到勞爾出現才又有些看頭,勞爾是個9號半,順便是超級球覇,當家的幾年,西班牙都出什麼門迭塔、埃切貝里亞、華金、維森特這些邊鋒,貝萊隆在拉科踢的再好,也活在勞爾的陰影下。還有古蒂,職業生涯都快完了,才成為皇馬不可缺少的球員。巴薩最喜歡的是4號,以前是瓜迪奧拉,現在是哈維、小法。

小羅中興巴薩,球隊還有個核心叫德科,這人是踢古典前腰沒出路,索性後撤改踢10號後腰。

齊達內算不算經典前腰,我覺得他在皇馬穿5號影響了一下,06世界盃齊祖就是比賽裡最好的10號,將技術展現的淋漓盡致,在決賽裡那一頭之前,將前腰的韻味施展到了極致。

義大利都是些9號半,從巴喬(9號半的叫法是不是從他開始的?)到皮耶羅、托蒂。06年裡皮硬要把托蒂放在場上,其實托蒂當時只能接一下球,射個點球,前腰的活都讓皮爾洛做了。

皮大叔已經是古典前腰沒出路怎麼辦?後撤30公尺成大師的教科書案例了。

荷蘭喜歡讓最好的左腳穿10號,范德法特出道的時候倒是要逆天,轉到漢堡也踢出了風采,悲就悲劇在轉皇馬,活生生被按死了。斯內徳也是可惜,好不容易成了歐洲最佳中場,教練沒了,想轉會也不讓。狀態一下就磨沒了。

這兩位都應該算在現代前腰的範圍,尤其是斯內德,跑動距離,長傳次數都和後腰沒區別。

巴西自94年成功之後對10號就沒多大愛意了,羅納爾多以絕對實力帶了巴西2屆世界盃,06年的頭重無腰腳輕,10年索性明目張膽打反擊,卡卡應該算義大利9號半,小羅本應以現代前腰之王留名,可惜狀態掉地太快。14年全看內球王能否擊敗世界。(奧斯卡能否成為賢內助?

鳥帥要將它培養成現代前腰。)

其餘按下不表。

新能源彎道超車的概念是誰提出的?在什麼背景下提出的?

學而 汽車行業創新不斷,即使不是朝陽產業,也絕對不是夕陽產業。汽車行業競爭十分激烈。汽車生產國家甚至沒有幾個。日 德作為戰敗國,許多高科技行業不能涉足,結果是非常大的精力投入在汽車設計生產製造商上,成為汽車大國。國有企業創造力低下,早就該退出競爭性領域。除了合資,或者引進 消化 吸收,什麼也幹不了。...

從什麼時候開始提出 內捲化這個概念的?

次奧盤 20世紀60年代末,一位名叫利福德 蓋爾茨的美中國人類文化學家,曾在爪哇島生活過。這位學者,無心觀賞島上美景,只潛心研究當地的農耕生活。他眼中看到的都是犁耙收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原生態農業在維持著田園景色的同時,長期停留在一種簡單重複 沒有進步的輪迴狀態。這位學者把這種現象冠名為 內捲化...

你心目中的世界第一前腰是誰?為什麼?

俺家人 古典主義前腰來講,1985年之前是普拉蒂尼,1995年之前是古利特,2005年之前是齊達內 從齊達內和里克爾梅之後古典主義前腰少見了,更有實效的是是邊路核心的閃亮登場以及B2B式的前腰後置。邊核心的傑出代表例如小羅之於夢二巴薩,大衛席爾瓦在曼城,前腰後置的代表人物更多了,皮爾洛 哈維 亞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