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書法的人和懂書法的人區別是什麼。

時間 2021-05-06 19:29:37

1樓:問濕兄2060

按專業的劃分我們已經統計了《全國45所院校藝術學理論研究生招生統計與分析

》《全國42所院校文物與博物館研究生招生統計和分析》

《全國52所院校學科教學(美術)研究生招生統計和分析

》《全國50所院校機械(工業設計工程)研究生招生統計和分析

》。之所以先統計這些這專業,主要就是這些專業相對招生院校較少,比較方便統計。也是抱著這樣的心理,統計書法專業的時候以為也不會很多學校招研究生,沒想到卻有77所院校招,大大超出了原先的預料。

不過後來又想了想,書法作為我們國家的國粹,在教育上有所重視,也不應該奇怪。畢竟從象形字至今,全世界的文字能成為一門藝術,並且型別豐富多樣,變化萬千的,也就我們國家的書法藝術了。

這專業也絕對不算冷門,每年考這專業的同學也不少。今天我們就來具體看看這77所院校都有哪些,以及考試的形式:

全國77所院校書法研究生招生統計和考試內容分析【2021更新】

2樓:子夜歌

書法來說現在算是一種藝術,畢竟現在寫的字簡體字和書法裡面的正題字還是有區別的,書法已經很大程度的脫離了實用型,變成了一種藝術性的行為。

藝術是從生活當中提煉而來,從大眾當中來的,但並不是服務於整體大眾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方抽象派。經典的藝術作品都是因為包含了很強的哲理性,才能成為經典。現在我們看不懂書法作品是因為沒有生活在作者所處的時代和環境,所以是作者和讀者的一條鴻溝。

3樓:老向

在「不懂書法」與「懂書法」之間有無窮的中間態,這裡答題的基本都處在這個區間,誰看不起誰呢。懂得什麼算懂?懂得多少算懂?

懂二田的不一定懂二王。懂漢磚的不一定懂漢簡。懂弘一的不一定懂良寬。

所以很難量化這種區別。

至於「不懂書法的人」與「懂書法的人」,首先,人不應該這樣去分類。其次,從個體層面,「乙個不懂書法的人與乙個懂書法的人的區別」,和「乙個人與另乙個人的區別」,沒有任何不同

至於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小眾和大眾,不過是個語境。

藝術追求的是新的可能性,形式的可能性,或者表達的可能性

人類固有的探索精神使得這種探索代不乏人。新的形式被接受之前,必然是小眾的,有很多甚至是孤獨地死去,連小眾都不算。而新的形式被廣泛接受之後,就成了大眾的,從而被新一代探索者鄙棄。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愛與欲,生與死,時間與命運,那些更隱秘的更細微地更深刻地感受與思考與表達,注定永遠是小眾的,因為大眾永遠體驗不到

4樓:林某蠢

模擬一下就清楚了。科學的發展靠得是頂尖的科學家,然而最終科學是服務於廣大群眾。可是科學發展需要資源。

群眾享受科學成果的同時必然供養了科學。同樣科學家雖說是小眾,然而也來自群眾。

顯而易見,中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包括了人民對審美的追求和審美教育缺失的矛盾。簡單來說,每個人都期望自己能夠有較高的審美水準,在日常生活中享受藝術之美。

然而教育和相關社會資源的缺失導致大多數人沒有途徑提高審美能力。僅有少數從業者和相關專業學者能夠在審美上獲得足夠的訓練和提高。審美這種能力是生來就有但需要各種訓練和學習去提高。

這就導致任何一門藝術,其專業人士和非專業人士的審美之間存在巨大鴻溝。

另外,服務大眾和推動學科發展是存在聯絡也存在差異的兩個目標。有的藝術家選擇服務大眾,有的藝術家選擇突破自我,也有藝術家選擇兩者兼顧。就算是當下沒有對群眾產生影響的藝術作品,只要它推動了藝術的發展,那麼它產生的價值在將來必然會回饋給大眾。

換句話說,只要一部作品公之於眾,它就會產生社會價值。

所謂懂書法的人和不懂書法的人,不能割裂開來,在一定條件下是會相互轉換的。懂書法的人一旦產生偏見、傲慢、固執,那麼他還能算懂書法嗎?同樣的,不懂書法的人經過學習、訓練,都能成為「懂書法的人」。

所以二者的區別根因在於是否接受過訓練,是否能按照一般規律去欣賞書法。在表現上即是否能夠從專業角度理解、賞析書法作品。

書法家這個小眾群體必然從大眾中來。大眾享受書法帶來的審美愉悅,同時為書法發展提供環境,有了環境,小眾的藝術生產才有了價值。這是相輔相成的。

在古代,書法的發展確實更依賴士大夫,這與當時的社會背景脫不開干係。一是當時的平民連基本的生存都難以保證,更高一級的精神追求對於平民而言如同鏡花水月;二是平民基本不識字,更談不上書法了。

文思混亂,拋磚引玉。

5樓:小達達

首先,田英章不是不好。中國歷代知識分子,存在乙個做藝先做人的概念,他自己也好,他的學生也好,把他的書法水平和學術地位,拔的太高了,導致跟他的實際水平不相稱。當然單純看字的話,田英章的歐體還是有兩把刷子的,畢竟功底還是在的。

能把字寫的工工整整,本來就是一種水平,不能把歪七歪八就說成是藝術,把工整說成是匠人,這是普遍的一種偏見。要說缺點的話,就是才氣不管支撐他的作品,缺乏思考和變化,幾十年如一日的雷同,這個是最大的缺點。

6樓:百年孤獨

書法並不創造美,美是書法的體驗。

可以說書法就是美本身,它作用於人使自己得以顯現,人通過書法體驗美,這種體驗非到境界不能領會,顏真卿說的屋漏痕小學生都知道,但是多少人體會到了?反正我是體會不到。

但是屋漏痕為什麼會流傳至今?就像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釋迦摩尼的「萬法皆空」一樣。加上道經佛經經常用書法表現,書法和宗教已經糾纏不清了。

以上為個人愚見,沒有引經據典,純屬信口開河,見諒!

7樓:沒毛小貓

這兩幅字,我老師看了:「楷書還行,行書不行,關鍵太沒文化……」

我媽看了:「呀,第二個寫得好!把這多寫點兒,我拿去送人。第乙個……沒意思……」

8樓:濤聲依舊

區別是懂書法的人知道什麼樣的書法是好的、正確的,看到古代大師們的帖知道筆法是怎麼運用的、甚至知道怎麼可以寫出來。

BTW,田老的字結構是漂亮的,就像鋼筆字一樣。要說他的毛筆字的筆法嘛,還是直接去臨歐陽詢的帖才好。

9樓:H2g

我沒拜師學過書法,純粹湊合熱鬧。

我的體會是:

不懂書法的人認為,出得了鋒,能四處亂甩,牛B!

懂得書法的人覺得,藏得住鋒才是境界。

10樓:溯堂

回覆一下這位。

如何判斷乙個人懂書法。

我沒啥法子。

但如何判斷乙個人不懂書法,

問他田英章或者范曾的書法好不好

說好的肯定不懂(內鬼除外)

肯定不懂書法。

11樓:能行學社

不懂書法的人,常常以為書法=自由發揮+個人特點+藝術表現。

對於懂書法的人而言,書法=帶著腳鐐跳舞+法度+獨特變化的從心所欲不踰矩。

12樓:假如這是書法

您說的很有典型意義,初學者都不喜歡祭侄稿,黃州詩帖,在這些人裡,您算是又敬畏心的,更多的小朋友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亢奮:「啊啊啊,祭侄稿就是不好看嘛,你們都是人云亦云,裝大尾巴狼,只有我看穿了皇帝的新衣」,每過幾年都會出現一批這樣的「明白人」,他們比較適合看黃自元。

但您說的也不全對,祭侄稿,黃州詩帖之所以好,並不完全在於難度高,而是它們的書寫更加自然,所謂「達其性情」的傑作,就是要在具備高超技藝前提下,完全由情緒支配才可能出現的,所以它們永遠是top5,而現代大師們永遠不入流。

13樓:手寫客

我是個賣字維生的。。眼高手低的江湖體。

我的朋友們向別人介紹我的時候:

不懂書法的:這我朋友,書法很好!

懂書法的:這我朋友,寫字很好看!

在賣字的過程中,當然得和客戶溝通:

懂書法的:有點飄了,來點顏真卿楷書的感覺。。。

於是我略微橫輕豎重一點,通過。。

平時也會跟人吹吹牛打打屁

最大的區別,就是審美標準的差異。

懂書法的人寫字是怎麼理解筆法的?

Jing Zhang 龍字第一點,就是一橫,下筆重些,然後收。目測筆鋒從中間靠右下方退出 注意那個小尖尖 長橫,看收尾,是隸書用筆,出來的時候略向右上不易察覺的挑了一下。 胸大臀翹老爺們 褚體筆法扯牛皮一點有用的有三個字。錐畫沙。俗一點,就是筆拿直用筆尖寫。說通用的 這種墨跡的法帖乙個字的起筆不明白...

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的區別是什麼?

面涯背海 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的差別太大了。書法家不是書法寫的優秀還要出類拔萃。同時文學,個人修養都要好。這些還要加上你對書法的發展有一定的貢獻。能成一家是乙個綜合的體現。現在的書法家很多是書法寫的好就行,已經把書法家的標準降的太低了。書法愛好者就是單純的喜歡就行。不一定要會寫。 山中客 很多書法愛好...

書法和字型設計的區別是什麼?

In K 前兩天看本雅明的書其中一段像是詩意的說書法 乘坐飛機的人只看到道路如何在大地中延伸,如何隨著地勢的高低而伸展。但只有他走在其中,才能切身感受到道路所具有的命令的力量,就像前線乙個司令官控制他的士兵那樣,把飛行員眼中的平面空間,變成了對遠近 視點 光線和全景的召喚。只因如此,抄寫文字就這樣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