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滕王閣序》?

時間 2021-05-06 12:30:57

1樓:徐祥

物質難免損毀,文化卻得傳承。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悠悠長河中,建築的亭台樓閣不計其數,能遺留至今的,不過寥寥數座因庇蔭於文章之下而得以數毀數建的樓閣。滕王閣因王勃的文章而名貫古今,譽滿天下,歷經29次損毀而重建,並在文壇開創了「詩文傳閣」的先河,使之後來的文人學士登閣題詩作賦相沿成習,武漢的黃鶴樓、湖南的岳陽樓也在此後文人的詠歎中誕生出千古名篇,共同成為江南三大樓閣,歷千載滄桑而盛譽不衰。

今天的滕王閣,屹立於贛江東岸,主體建築高57公尺,下部有兩級共12公尺高的象徵古城牆的台座。台座以上的主閣取「明三暗七」格式,就是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從外面看是三層帶迴廊建築,而內部卻有七層,加屋頂中的裝置層。我遐想著王勃的足跡登上樓閣,臨江憑欄,逸興遄飛——彷彿自己穿越到了2023年前的盛宴之間,目之所視乃王勃所見之景,心之所想是王勃所嘆之意。

窮睇眄於中天,極娛游於暇日。中國知識分子求知路徑講究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融合——而這,正是極娛游於暇日(旅遊)的意義。「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王勃由北向南,一路走來,對人生成長、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知不斷深化,以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

《滕王閣序》是漢語言文字應用的巔峰,文中音律、對仗、辭藻、典故,皆把漢字的美感發揮到極致。全篇僅773個字,卻給後代的漢語言貢獻了40個成語。初讀《滕王閣序》,就被美到極致的文字所折服。

及到人至中年又反覆誦讀,倒被文中的哲理所吸引,又為王勃20多歲就自覺命途多舛而慨嘆。王勃是神童不假,但那只是在理論知識的掌握上。16歲就擔任國家幹部,小小年紀就進入帝王政治核心圈,缺乏歲月磨鍊出的人情練達和世事洞明護佑,知識少年的仕途注定一路坎坷。

若非上天眷顧,早就小命不保。正是這樣短暫而豐富的人生經歷,才能催生出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老當益壯、窮且益堅的認知。

或許真是時運不濟,也或許是天妒英才,亦或許是王勃文章實在太美,以致上蒼把他匆匆召回作陪。橫絕千古的《滕王閣序》大放光芒之後,迎接王勃的是隨後的毀滅。公元676年,王勃從交趾返回時渡海溺水,生命終結在26歲。

如果王勃能向天再借50年,不知道唐詩會再添多少名篇?

2樓:劍起疾風刃落浮雲

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

當時的我恰好讀成了這個順序,卻被深深震撼了心靈。多年後,整個滕王閣序我都忘光了,唯獨記著這句。

原來古人溢滿的情感真的能夠以文字為載體,穿透千年百年震懾後世之人的內心,與我產生共鳴。

3樓:djh

沒有資格評價他,只是覺得天妒英才。

我只覺得讀文章的幾個經典的句子,畫面感很強,而且很舒心的感覺。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反正這輩子我是達不到這樣的境界。

4樓:

儘管有人說他不難,淺薄,阿諛,非駢文中的典型云云,我仍認為,這是文情俱美的最好的文章,好在佳句迭出,美詞連篇,又是那麼的一氣呵成,流麗婉轉,太豐富我們的語言庫了。情緒是清新雅健的,那點阿諛,我實在不想苛責,換了你年紀輕輕,良辰美景,躬逢盛宴,會把禮節性的奉承,看得那麼沒必要和大不了?

5樓:愛全少真是太好了

每次看到總忍不住要讀一遍。讀到激動的地方,忍不住抓自己的大腿!哎呀,這麼大氣磅礴而又一氣呵成的文章,真的沒有什麼能與之相媲美了!

6樓:山鬼

到不了心中日日夜夜所思之地,達不到子建子安之才,寫不出「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解不了「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縱在世上活得千年,其意義也不過如朝菌蟪蛄,止一瞬耳。命足何惜,不苦其短,苦其不能輝煌。

每思及此,痛心疾首。然此時悔過,時光可待。拿前人效仿,念己之碌碌,方恍然大悟,如大夢初醒,如狗命重生,如神明庇佑,縱然前路遙遙,但每每思及王勃於滕王閣中意氣風發,談古論今,揮毫潑墨,令滿座文人瞠目結舌,自嘆不如,草公於悼紅軒中肝腸寸斷,及至《紅樓夢》橫空出世,令後來者只能高山仰止。

李太白手握墨筆,腰配寶劍,遨遊於天地之間,甚是逍遙,吾與之雖隔了時空千年,但每每讀到「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青澀,「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放蕩,忽覺得此人就在我身邊,似乎在悄悄的告訴著我,關於生活的本質。吾之志向,當如子安、曹公、太白、東坡等人。若能學得其一二,縱然粉身碎骨也無怨言。

若不能,哪怕是卒於追尋他們的路途中,也可瞑目。若如不然,我這一生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其實早就如同躺在了棺槨中。生或死,毫無區別。

自此,前路明了了起來。

7樓:可愈

我等凡人真的好喜歡,簡直神來之筆,少年早逝屬於天妒英才吧!高中做語文課代表,上課鈴響之後要領背誦篇目全班閱讀,《滕王閣序》被翻牌子的概率真的好大,一家獨寵。

8樓:你再難遇我

中學時代學了那麼多文言文,只有這篇是看一遍就覺得很驚豔,因為是駢文,所以朗朗上口,老師當時是讓我們背一部分的,最喜歡裡面的「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9樓:尚小菲

看了一些回答,覺得知乎上很多人還是槓好像是沉浸的在集體審美的認同感裡不能自拔本人的愚見: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

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這一部分確是吹噓嚴重,用詞極盡華美、大、空,讀來有些尷尬,請粉絲勿噴後面部分包括那首詩不做細評

總的來說是千古佳文,特別是對不懂詩文的人來說更有吸引力,這一點我相信會是土老闆們的最愛,應該是要像 《沁園春雪 》 、《念女嬌赤壁懷古》那樣掛在自己辦公室後牆上...

10樓:Moss xie

11樓:過兒

怎麼說呢,大學畢業,現在工作六年,能夠記得讀書學的古文片段寥寥無幾,滕王閣序卻是能夠七七八八背誦下來…

直到現在重看滕王閣序,都為這文采驚為天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傑才能夠寫出如此的散文~

高度不夠無法從進行評價,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滕王閣序通篇背下來!有一種暢快淋漓的感覺,也只有這篇有這種感覺了…

12樓:陸仁賈

評價不敢,文思不足,甘拜下風,背誦而已。

說沒有這文采就別評價有點不合情理,但知乎有能力評價這篇駢文的,真心不多。

上面的回答我看了不少,背吧,別評價了,要知道自己是個凡人,對於力所不及的才華,要學會低頭。

13樓:「已登出」

1。從整個中國文學史來說,這篇屬於中上品。

覺得有問題的,大概可以去看一下南朝的辭賦。

2。從駢文的角度來說,先祖的《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才是屬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3。在唐代來說,當時的情景上,王勃的這個水平與其說很高,不如說很怪。

比較一下

他的前代是鮑參軍庾開府

義務教育階段的人可能沒怎麼讀過這兩個的文學作品我給個推薦篇目吧

《燕歌行》《周宗廟歌》

大多數都是文采十分華麗的作品。

我們現代人覺得好,只是因為我們的水平不夠。

14樓:Claire

寫景極佳,抒情一絕。其中的「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已經成為在低落時引領自己的光芒了。從沒有打心底裡這麼喜歡過一篇文言文,《滕王閣序》是第乙個。

15樓:夢依滄海

非謝家之寶樹,亦王氏之麒麟。

補詩聖的一首詩:

戲為六絕句·其二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而《滕王閣序》就是萬古流淌的江河。

16樓:李spring

說王勃就有必要說滕王閣序,當然滕王閣序原文文采很好,更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名句為後人傳頌,但是如果看看王勃的生平,就會發現滕王閣序不只是這句優美的詩詞。

唐書中記載,王勃的祖父王通,隋朝末年的大儒士,研究歷史很厲害,曾撰寫春秋、秦漢一直到北魏時期的史書《元經》,在當時可謂是大家了,這個對王勃影響很大。

既然有個精通歷史的祖父,王勃當然從小也顯示出自己聰慧,六歲就會寫文章,文詞通達,情詞豪邁。九歲得到顏師古注的漢書,自己寫了一篇指瑕來糾正。六歲九歲我當時才開始上學,頂多也就語文課上寫個《我的老師/父母/理想》什麼的小學文章。

王勃在當時真是簡直逆天。

然後就是少年的輝煌時期,一路授予七品官銜,然後就是做了一篇《檄英王雞》,整篇就是寫了個雞的故事,引用了至少十個典故,這也是王勃寫文章的特點,在滕王閣序中,引用的典故不下於25處,可以說讀了這篇文章再去看看典故,是能學到不少史書故事的,裡面引用典故較多為兩漢和魏晉時期的。

寫了檄英王雞後,這下王勃開啟了下坡模式,如果說別人還行,關鍵這裡你是直接檄的皇子,唐高宗當夜就把王勃給炒了魷魚。

然後王勃又開啟了遊玩模式,暢遊巴蜀,後來遊玩回來當官,又殺了人,不過運氣好,恰逢大赦,然後去海南探望父親,路過滕王閣,便寫下滕王閣序。

此時的王勃已經不是那個閒來無事瞎寫雞的高傲少年了,上來就是夸夸各位賓客,「童子何知,躬逢勝餞」。後面就是描述秋色,如果就這樣結束滕王閣序,那麼也就屬於乙個文辭華麗,描寫風景的駢文,並淹沒在後來李白的華麗詩詞中,我想這是不會成就王勃這個絕世之作的。

文章在描述完秋水後畫風一轉,天高地囧,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餘之有數。這才是王勃要表達的深意,和後來蘇軾的赤壁賦頗有相同的意思。興盡悲來,何嘗不是指王勃的官宦史。

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頗有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王勃能在當時一口氣這下這篇文章,正式他自己長時間壓抑的釋放,20歲當官,27歲犯下死罪,政治前途基本無望,恰逢路過,這個曾經的大才子是絕對不會放過機會,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

可惜這下這篇文章後,沒多久王勃就溺水而亡了。如果王勃沒死會怎麼樣?當時的人怎麼評價王勃的呢?

唐書.裴行儉傳中曾評價初唐四傑:士之致遠,先器識,後文藝。

如勃等,雖有才,而浮躁衒露,豈享爵祿者哉?楊炯沉靜,應至令長,余得令終為幸。整體意思就是入仕要達到遠大的志向、前途,應該把度量見識放到前面,文辭技巧放到後面,王勃他們雖然有才,但是浮躁愛顯露自己,是不能享受爵位俸祿的,楊炯還比較穩重,其他的都不會善終。

裴行儉評價還算是一語中的(也有可能是事後諸葛亮),初唐四傑結局:王勃溺水,盧照鄰得病投水自殺,駱賓王反抗武則天失敗被殺,楊炯最後死在縣令任上。我想裴行儉在評價王勃時,還是那個寫檄英王雞的王勃,而在寫滕王閣序的時候,王勃已經經歷了大起大落,這時的他文章中已經有了度量和志向,可惜天妒英才。

讀 滕王閣序 後的感想如何?

年深日久了,滕王閣序 是好,也沒有到我現在都記憶深刻的地步,到現在也沒有完整的背誦下來。題外話,最觸動我的兩篇,一是納蘭性德的 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 二是司馬中原的 握一把蒼涼 鐘柳晨 嗯,剛看肯定是這麼多字認不得讀個幾把,不過當時是課文,肯定要背,多讀了幾遍發現這文章有點意思,雖然有些意思不懂,但誰...

《滕王閣序》是即興創作的嗎?

我就問你除了開頭幾句和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塊,你還記得多少?如果是高中生或者大一新生,那麼問問周圍非文學愛好者。我又搜了下 滕王閣序 第一段是介紹當時情景,誇了一下當地和在座的人。這就是會講話,不是一句乾巴巴的 雷迪斯磚頭們,我們歡聚於XX 之類的。後面連續三段景色描寫,落霞那句也是...

《滕王閣序》有哪些不足之處?

一頭小毛驢 不足之處太明顯了好吧!滕王閣序 的不足之處就是王勃死的太早,裝了這麼大的乙個逼,裝的令人意猶未盡,大家還等他再裝逼的時候,英年早逝。emmmmmm 客觀來說能在市委書記的飯桌上被人盯著寫出這麼個東西怎麼著也稱得上千年一遇的人才了 不足太明顯了文章後面有這麼句話 請全文背誦 敗筆敗筆 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