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情緒激動時蹦出口的都是方言,而不是普通話?

時間 2021-05-31 17:11:23

1樓:冰寧

對寧波人來說可能普通話的罵人詞彙和技巧沒那麼豐富寧波人在罵人方面絕對是國內領先水平

2樓:

高票回答都回答的不錯。不過我感覺這個問題其實還可以更精確的表達為,當情緒激動時(其實更應該說是想要利用語言表達情緒的時候)希望表達的感情的程度與採用語言是否存在關係,存在什麼樣的關係?

很多人表達激動情緒時利用的不是自身最熟悉的方言,也不是聽者相對熟悉的普通話等互相都熟悉的語言,而採用的是都相對不熟悉的外語(英語等),這種情況下,多數都是因為想要表達出來相對不是特別劇烈的程度,為了降低效果,而採用這樣的方法。

而想要表達很劇烈的程度的時候,多數會選擇比較熟悉的語言,想要讓自己喊的比較爽就會選擇自己最熟悉的語言,想要讓聽者也感受到,就會採取互相相對最熟悉的語言。

3樓:

因為我從小就說普通話,學會家鄉的本地方言至少是12歲之後的事兒。

因為雙親從來都說普通話,雖然偶爾帶口音,父上大人有濟南口音,母上大人有東北口音。

尤其是家父,受過專業的話劇和播音員訓練,絕大多數時候是不帶口音的(除非心情好或者和奶奶家的其他親戚在一起),而且越激動越少說方言。

所以,我猜啊(注意是我猜)

這個問題不是方言和普通話的問題,而是為什麼人激動的時候會使用自己最熟悉的語言?

這個題我也只能答到這兒了了,實在是水平有限,抱歉。

4樓:Sugelin

這個問題正好問到了我的專業。據目前國際上對雙語者及多語者的研究,認為可以用語言具身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語言具身理論認為母語以及你成長中使用的語言與你的各種感官感覺及情緒情感共同整合在你的知覺體系中,而二語以及課堂教學環境中使用的語言則沒有乙個這樣的整合過程,因此在表達激動情緒時蹦出的是母語,而非二語;用在這個問題中即為:

方言為人情緒激動時的第一選擇,而不是普通話。

5樓:醫路風雨

人在小的時候,有許多先天反射,比如吮吸反射,抓握反射等,漸漸地等人體長大,發育健全後,這些反射會慢慢消失,但在一些病理條件下,大腦功能受損,可能會導致一些原始反射的再度釋放。——覺得有相通之處。

6樓:

普通發罵人木有氣勢啊!

你個瓜慫!(接地氣)

蛤麻披!!(有氣勢)

老子日你x!

丟雷老牟!

普通話畢竟是第二語言,適合場合是嚴肅莊重的,罵人詞語都是自動過濾的,怎麼能罵出氣勢,罵出風格呢?

7樓:御阪1995

1.方言技能熟練度高,脫口而出的情況下當然優先釋放熟練度高的技能。

2.方言屬於自帶被動技能,情緒激動時時腎上腺素激增,當然優先釋放自帶被動技能。

3.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可能是文化的根的影響。

4.除非是處心積慮,強理智控制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話語,不然一般的情急之話都是表達情緒為先,那麼優先釋放方言技能,對方聽不聽得懂屬於後話。

一本正經胡說八道。。。。。

為什麼很多人說出「為什麼很多人怎麼怎麼」的時候,我都不覺得他說的是普遍現象呢?

Hullabaloo 自以為懂的多,把並不是普遍發生的事情認為是全世界都是如此。我有個朋友就是這樣,經常性的說我覺得好多人怎麼怎麼樣,然而我們並沒有這麼覺得,還覺得她很裝b。但也有可能是個人的習慣問題,覺得這麼說會凸顯自己要問的問題的重要性吧,畢竟 很多人 都這麼覺得。反正每次她說我覺得好多人怎麼怎...

是我的錯覺嗎,最近感覺很多人情緒都不好,

JOJO 身邊的人都大四了,面臨考研或者就業的壓力,因為近年來考研人越來越多,經濟下行找不到好工作,導致身邊很多同學情緒都不好,確實是真的 蔣政 可能還是你周邊的人都還比較年輕的關係吧 當人經歷過社會的洗禮後,知道很多時候各有難處,生活不易,反而能夠樂天知命,小福即安。不容易有好高騖遠 不切實際的一...

為什麼很多人在該出頭時沉默?

乙隻鴨嘴鉗 唯利是圖,真假不管,欺詐成性。法制不足,人治沒有,唯人情稱王。不然何以酒席之多,後門之廣,即所謂混子文化 江湖文化是也,嘴上嚎得兇,實則毫無公共精神。要緩解,等經濟發展起來,再過幾代人吧,這一點日本比南韓好,南韓比中國好,中國也會好起來。 蘇維 代價與收益不成正比。就拿你說的例子來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