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的最後,徐庶去找諸葛亮,諸葛亮為什麼反而說 「君以我為享祭之犧牲乎」?

時間 2021-05-31 09:36:16

1樓:零餘者

我的理解和樓上七叔先生的翻譯解釋相近,不再贅述,我在這裡闡述一下對於不得其時的理解。

諸葛亮這個時候出山確實失時了。看看當時的情況,曹操已擁百萬之眾,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這個場面已經差不多成定局了,就劉備的實力,吞這兩家吞不下,荊州又不肯搶,就益州一塊地,諸葛亮真的是英雄束手。那麼什麼時候出山合適呢?

應該是群雄逐鹿的時候,也就是一開始軍閥並起的時候,劉備一開始始終在北方戰場爭奪地盤,有了徐州也沒守住,如果當時有諸葛亮,情況肯定不一樣,幾個潛力股還沒有完全做大,幫助劉備分一杯羹不成問題,但是當時諸葛亮才十幾歲,而且曹操、孫氏這幾支潛力股也還在起步期,諸葛亮的選擇比較多,最重要的是他還在積累和觀望,選不選劉備也不一定,只能是猜測。

2樓:亞龍講故事

熱戀的兩個人,因為家庭原因分手,女方臨別前告訴男方,我知道有個美女更適合你,你去找她準沒錯。

女方畫蛇添足,臨走找到那個被推薦的美女,說,我前男友過段時間要來找你談戀愛,他人很好,你可千萬要答應他啊!

3樓:司馬真龍

題主理解錯誤,「君以為我為享祭之犧牲乎」的意思是「你把我當成了享受祭祀的祭品了嗎?」

可以結合上文段落來看:

且說徐庶既別玄德,感其留戀之情,恐孔明不肯出山輔之,遂乘馬直至臥龍岡下,入草廬見孔明。孔明問其來意。庶曰:

「庶本欲事劉豫州,奈老母為曹操所囚,馳書來召,只得舍之而往。臨行時,將公薦與玄德。玄德即日將來奉謁,望公勿推阻,即展平生之大才以輔之,幸甚!

」孔明聞言作色曰:「君以我為享祭之犧牲乎!」說罷,拂袖而入。

庶羞慚而退,上馬趲程,赴許昌見母。看徐庶對諸葛亮說了什麼,「臨行時,將公薦與玄德。玄德即日將來奉謁,望公勿推阻。

」諸葛亮感覺自己就如同祭品一樣,讓劉備前來拜謁。

後來諸葛亮決定跟隨劉備後也說:

孔明曰:「南陽野人,疏懶性成,屢蒙將軍枉臨,不勝愧赧。」

「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不論是出於禮儀或者是謙虛亦或是抱歉,諸葛亮很感激劉備三顧之恩。因此不存在題主所說「你這是把我往火坑裡推啊」的意思。

綜上所述,諸葛亮對徐庶讓劉備親自來拜訪他很反感,因此說出:「君以我為享祭之犧牲乎」?之語。

4樓:小奇

就是單純的裝逼而已...

身為隱士天然就要反感做官,往遠了說有許由洗耳,往後了說有《與山巨源絕交書》

一聽見要做官就屁顛屁顛奔過去,太low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面是要無限拔高諸葛的逼格的

所以一定要像隱士賢者一樣,做官,不去。

最後臨走時候還要裝逼

「次日,諸葛均回,孔明囑付曰:「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

幾年之後,諸葛均入蜀為官....

至於司馬徽嘛,這是人設的問題..跟羅貫中有關..

羅貫中寫三國,小處細節他各種編造,但是大方向完全不變。換句話說,三國演義裡天道執行是固定的,三分歸晉沒得商量。

羅貫中對於司馬徽的設定就是神棍,隱士,賽半仙。所以也就是司馬徽看看星星就知道天下三分,漢室必亡,所以諸葛一定不會成功。

羅貫中的設定,只會哭的劉備是最好的君主,半仙諸葛是最強的謀士,怎麼就贏不了呢?怪老天爺,就是天命不在蜀漢。所以是不得其時。

為啥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最後為什麼也沒有完成劉備的願望?

其實即使蜀漢在巔峰時期,也不過占有荊州一半和益州,國力相比較曹魏還是很大的,在荊州丟了後,夷陵慘敗,後期諸葛即使收復南中,養精蓄銳,但面對本來差距很大的曹魏和兩頭草的東吳來講,還是力不從心啊 yuanzinen56 諸葛亮畢竟是人,不是阿拉丁神燈,能滿足人的各種願望。他連最後向天借命的願望都沒能實現...

既然諸葛亮沒有三國演義說的那麼厲害,那麼為何古人都很推崇他呢?

丞相府裡的小荷花 演義只是賦予了他近似神力的能力。而正史上的他是這樣的為促進經濟發展而改良制錦技術,在漢中修山河堰和踵跡増築發展水利發展農業 為鞏固國防而在劍閣修飛梁閣道 為實現社會和諧而撰寫法律,並嚴明法治,使季漢出現夜不閉戶的大同現象。軍事上,憑著魏國十分之一的兵力在戰爭中掌握主動權治軍紀律嚴明...

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為什麼要強化諸葛亮和趙雲?

金錢不會背叛 作者已經去世多年了,因為何種原因這樣寫,只有自己清楚,原因本身也早已入土。這種問題或許也只有在知乎這種地方才能看到各種裝逼長文的回答吧 白開水 諸葛亮是千古智聖,吹諸葛亮不是老羅吹的,是已經被吹了多少代了,老羅大多只是整理了一下諸葛亮在民間的形象,做了點藝術加工。趙雲更不是老羅吹的,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