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語言學小知識?

時間 2021-05-06 04:02:21

1樓:

漢字「肏」是會意字也是形聲字。會意字時一般寫作「操」,形聲字時寫作「日」。另外諧音字「靠」變音字「槽」通假字「草」以及它的異體字「艹」也很常用。

2樓:林懷谷

現代英語是一種盎格魯人~維京人的混種語,

英語當中,靠維京詞彙可以組成完整的一句話,比如:

They are both weak.

這句話用古維京語是:Thaeir eru bathir waeikir

用古盎格魯語(古英語)是:Hie syndon begen wace

3樓:najiuzheyangba

舉個例子,有一天,乙個女生突然不理她的男朋友了,但是他男朋友非常非常想她,然後對她說,你想我想你想我想你想我嗎?她對他說,你覺得我覺得你覺得我覺得你覺得應該不應該理你。

所以,到底他想她嗎?她該不該理他?

4樓:尼克

其實這是一種日本的社會語言現象,井上史雄老師給他們命名為「新方言」,指的是那些本來在方言裡的詞被年輕人作為流行語經常使用,是一種新的方言的存在方式。類似的うざい的還有等。

當時剛看到這個概念的時候,就在想,漢語裡不是也有這種現象嗎,而且近年來越來越常見。比如上海話的伐開心,西南方言的mmp

粵語的港真,東北話的老鐵,都已經被廣大年輕人作為普通話或流行語使用。

從這個角度看,日語和中文除了語言本身的關聯,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某些相似之處。

5樓:亞北可歐

其實漢語才是真正的不區分l與r,標準的l是齒齦邊音,標準的r是齒齦顫音,r在語速很快或者在詞中與詞尾時會省略成齒齦閃音,中中國人聽起來會與l搞混淆;其實在音譯外中國人名時就體現了這一點,li音譯為利,ri音譯為里,只能通過聲調區分。

6樓:南一輝

北方官話裡的兒化音

以ai,an為韻母的字後接兒化音,[-i][-n]就會自行消退,音就變成了-ar(二)

例如色的舊音shai 兒化音 shar; 坎 kan 兒化音kar。

同理,以ei,en為韻母的字後兒化音就會變成-er(而)比方說北京話裡常說的「一會」,就是Xuei(huei)的ei變成了er,會的讀音變成了Xuer(huer)

還有類似於門men變成mer,燕Jan(yan)變成Jar(yae),等等等等

不信的話自己去讀!

7樓:陳俊陶

五分鐘學會多音節上聲連讀,教程開始:

情況一:廠長

讀法:2聲+3聲

情況二:奶奶

讀法:3聲(半)+輕聲

情況三:好廠長(單雙結構)

讀法:3聲(半)+2聲+3聲

情況四:廠長好(雙單結構)

讀法:2聲+2聲+3聲

情況五:老奶奶(輕聲)

讀法:2聲+3聲(半)+輕聲

情況六:卡達(無法拆分)

讀法:2聲+2聲+3聲

練習題:索馬利亞老奶奶給寶寶買水餃

步驟一:拆分詞素

索馬利亞、老奶奶、給、寶寶、買、水餃

步驟二:按上表注音

223、23(半)輕、3、3輕、3、23

步驟三:將全上變半上,句尾保留

223(半)、23(半)輕、3(半)、3(半)輕、3(半)、23步驟四:上上相連,前乙個變陽平,

最終得出:223(半)23(半)輕23(半)輕3(半)23課後作業:《古井水頂好》

學會了嗎?

8樓:薛丁格的熊貓

1、A的全部意義在於它不是B。(被這個知識點的魅力征服了,所以選擇了學習語言學)

2、來自部分方言區的朋友不經學習訓練不能分清所謂的平翹舌音,問題不是出在舌頭上,而是出在心理上,因為對於這些方言區的人而言,所謂平舌音和翹舌音屬於同乙個音位,在心理上是乙個音,如果完全沒有經過相關學習,不僅不能說出來,對二者的區別聽也是聽不出來的。

9樓:

語音的習得是有嚴格順序的。

乙個例子

萬獻初老師在課上講過,小孩子小時候學說話,一開始發不出y這個音,大人教他說用「魚」,要麼說成吳要麼說成vu。

@無窮小亮微博發過他教女兒說話印證了這個說法https://www /video/962361475050020864

10樓:Shannon

鼻喉舌的發音對應用到的器官。

「鼻」→「bi」 能感受到鼻腔的發力。

「喉」→「hou」能感受到喉嚨的發力。

「舌」→「she」明顯發現舌頭的作用。

上現代漢語課的時候老師教的*ω*

11樓:

越南語裡的mua

女朋友生氣了,哄女朋友:mua mua mua !(買買買)和朋友閒聊,談論天氣:

ma... (下雨)用Google Translate聽一下發音,真的是mua的聲音總而言之感覺萌萌噠

12樓:十六

1.漢語其實不光是SVO。經常會出現倒置的情況。

「去哪啊您?」

「回家了我。」

而且漢語的使用者完全聽的懂,所以並不是語病。

2.給嬰幼兒放胎教早教英語錄音是

完。全。沒。用。的。

想要學習這個語言,嬰兒必須和說話的人有社會聯絡。

3.學習第二語言分兩個型別。早期和後期。

早期又分兩個階段,0到2歲,2歲到10歲。學語言的能力是隨年齡增長而減弱的。

有人看再更。

13樓:「已登出」

語流音變?

比如「一(yi)簞食,一(yì)瓢飲」諸如此類。

裝墊台兒,胸是炒蛋都算語音流變。

而且語音流變在相同條件下有的人變有的人不變,不用特地告訴我誒我不是這麼讀的誒,因為你和我都只是「有的人」啊…

14樓:芝芝

兩個人騎著車在狹窄的胡同相遇,馬上要撞在一起了,彼此嘴裡會說:「壞事了,壞事了!」一旦撞在一起,又會說:「這下可好了吧?」

15樓:Chen Zhou

看到 @李洵 的回答提到了markedness,想起用這個概念和古典邏輯裡的對當方陣(Square of Opposition)一起可以解釋乙個現象,還蠻有趣的。寫一下,後面再附贈乙個Grice的合作原則。

背景:直言命題(categorical propositions)有四種:全稱肯定/A (「所有貓都是狸花」),全稱否定/E (「沒有貓是狸花」),特稱肯定/I (「一些貓是狸花」),特稱否定/O (「一些貓不是狸花」)。

這些命題的數量詞(quantifiers)體現了乙個現象:除了O以外,所有命題裡的數量詞都詞彙化(lexicalized)了:所有;沒有;一些。

這在各語言裡是乙個普遍現象:例如在英語裡有all;none;some. 可以發現找不到為O詞彙化過的詞,只有乙個對I的在句子裡的否定。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I實際上暗示了O(O也暗示I, 兩者實際上是等價的),而在這一對特稱命題裡,O是marked的(不正常/不常用), 所以I詞彙化,而O沒有詞彙化。

(詞彙化的概念我在另乙個回答裡解釋過,這裡把相關部分引在下面,參見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漢語中的「她」和「他」是不是同乙個詞? - 知乎)

關於markedness和對當方陣,再各自多說幾句,作為補充。

1. Markedness

這個概念在語言學和社會學裡都用得到,應該是描述兩種對立的狀態:marked是指一種不正常的,或者說不常見的狀態(所以會被注意/標記);相應地,unmarked就是指正常的,常見的狀態(所以不會被注意/標記)。舉個例子,「好」是正常/常見的(unmarked),那「不好」就是不正常/不常見的(marked).

再比如同樣作為第二人稱單數的"你」和「您,」 「你」是更常見/廣泛的用法,所以通常是unmarked的,「您」通常就是marked的。應該可以這樣理解,unmarked對應的是預設(default)狀態。

在背景裡我提到了肯定命題和否定命題,肯定就是unmarked,否定是marked. 所以I命題是unmarked, O命題是marked.

2.對當方陣(Square of Opposition)

截圖來自維基百科"Square of opposition"詞條

上圖所示對當方陣可以展示直言命題間的邏輯關係。對這些關係的探索可以追溯到亞里斯多德,但是這個方陣不是他畫的(是後來古羅馬晚期的哲學家阿普列烏斯和波伊提烏斯畫的)。

如圖所示,對當方陣有四個角:左上是全稱肯定(A),右上是全稱否定(E),左下是特稱肯定(I),右下是特稱否定(O)。四角之間的邏輯關係都用箭頭標出:

(1) 對角線表示的是矛盾關係(contradictory):兩者的真值不能相同(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用我開頭舉的例子:

「所有貓是狸花」(A,左上角)和「一些貓不是狸花」(O, 右下角),「沒有貓是狸花」(E,右上角)和「一些貓是狸花」(I, 左下角)都是矛盾關係。

(2) 全稱命題之間體現反對關係(contrary):不能同真,但是可以同時為假。例:「所有貓是狸花」(A,左上角)和「沒有貓是狸花」(E,右上角)。

(3) 特稱命題之間體現下反對關係(subcontrary): 可以同真,但不能同時為假。例:「一些貓是狸花」(I, 左下角)和「一些貓不是狸花」(O, 右下角)。

(4) 肯定命題和否定命題都體現差等關係(subaltern): 全稱命題蘊含(entail,一種包含關係)特稱命題。例:

「所有貓是狸花」(A,左上角)如果是真的,那麼「一些貓是狸花」(I, 左下角)肯定是真的,但是反過來就不一定;如果「一些貓是狸花」(I, 左下角)是假的,那麼「所有貓是狸花」(A,左上角)肯定是假的,但是反過來也不一定。右邊兩角關係也是一樣的。

附贈乙個更「生活中」的理論。H.P. Grice的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

Grice是美國語言哲學家,2023年他在哈佛做了一些演講,總結了人們日常會話的習慣,說人在交談時通常會遵循合作原則,從而促使會話順利而有效地進行。也就是說,日常交談的時候會話雙方都是合作的,否則對話就沒有辦法進行下去。合作原則細化出四條準則(maxims):

1. 量的準則(Maxim of Quantity):既不能少給資訊,也不能多給資訊。比如說,有人問了你兩個問題,你不要只回答乙個,也不要說別人沒有問的東西。

2. 質的準則(Maxim of Quality): 不要說假話,也不要說缺乏證據的話。

3. 關係準則(Maxim of Relation): 不要答非所問。

比如說,有人問你吃飯了嗎,你不要說我看過書了。實際上一旦違反了關係準則,也就違反了量的準則:既少給了資訊,也多給了資訊。

4. 方式準則(Maxim of Manner): 避免說晦澀或有歧義的話,要簡潔而有條理。

Grice指出人們在對話的時候遵循上面這些東西,但是有例外的情況,比如故意違反(flout)某個準則來達到某種目的。例如,你請老師給你寫找工作的推薦信,老師沒有在信裡寫你如何工作能力強,卻寫了你每天都穿得很時髦。雖然好像是在誇你,但這種誇獎與這封信的目的並不相關,違反了關係準則和量的準則。

我們假定老師是合作的(否則他可以拒絕寫信),那麼他的這種違反就是故意的:暗示你工作能力不強。

有點坑的是,Grice在寫這些準則的時候用的都是祈使句,讀起來感覺是在讓讀者這麼做。然而這個原則實際上只是在描寫(descriptive)人們趨向於在會話中自覺遵守這些準則,並不是某種規定(prescriptive). 語言學家做的工作都是描寫性的。

合作原則是一種理想狀態,假定對話雙方都是合作的。實際生活中的對話沒有這麼理想,假如一方不合作,那麼對另一方來說會很痛苦。

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物理小知識?

菊花兔兔 某電視台 快樂向前衝 參賽選手在闖關過程中分別經歷了勻加速運動 平拋運動和圓周運動 節目中的場地設施如圖6所示,AB為水平直軌道,上面安裝有電動懸掛器,可以載人運動,水面上漂浮著乙個半徑為R,角速度為 鋪有海綿墊的轉盤,轉盤的軸心離平台的水平距離為L,平台邊緣與轉盤平面的高度差為H.選手抓...

有哪些有趣的社會語言學現象?

Old Joe 眾所周知韓語是有敬語法的,可以參考我在另外乙個答案裡面提到的韓語的敬語體系。古裝劇中的韓語與現代韓語在語法上有什麼差異?我今天要提名的是 壓尊法 顧名思義,就是 壓降對第三人的尊重 的敬語法。說得更明白點,當聽話人的地位比被提及者的地位更高時,便不可以對被提及者使用敬語。聽話人 被提...

有沒有關於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有趣的理論

潮ring 索緒爾的 普通語言學教程 堪稱經典!把歷時的語言學研究潮流,硬生生地扭轉到共時平面來,於是從此共時研究也佔了三分良地 把語言與言語的劃分與特點楚河漢界描繪清晰,語言學的內部與外部相得益彰,能指與所指明朗了語言的概念與事物本質關係。用四次下棋把語言學的系統和五臟六腑比喻的 體無完膚 徹底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