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為何以五行德王在水 火 土中反覆更換?

時間 2021-05-31 02:38:41

1樓:子潤先生

這事看起來複雜,明白其中的邏輯就知道怎麼回事了。手頭暫時沒史料,需要的話以後再補。

兩漢時期,五德用過三種,改了兩次:水——土——火

秦代為水德,色尚黑,數用六。漢初用水德,實際上是漢承秦制。劉邦建漢以後,就因襲未改。

到漢文帝時,寫《過秦論》的賈誼第一次建議改水德為土德,但是文帝沒有採納。直到漢武帝時期,改水德為土德。色尚黃,數用五,伴隨著五德更改的,是曆法。

此前,一直是以陰曆十一月為歲首,此後改以正月為歲首,一直延續了下去。

漢再改為火德,和王莽有關係。王莽說他是黃帝和虞舜的後裔,而在陰陽五行說中,這兩代先祖都是土德的代表。王莽代漢,當然自己要用土德。

可是漢本來就是土德,於是他便宣揚漢代為火德。漢就這麼被定為火德了。在這個過程中,王莽和他的追隨者只好編許多漢是火德的證據。

注意,這裡王莽用的還不是五行相剋而是五行相生(火生土),因為他要造勢說他的天下是由漢禪讓來的,所以用五行相生而不用相剋。

這還沒完,到了東漢光武帝時,真的就繼承了漢代為火德的政治觀念,所以有漢一朝有時又稱「炎漢」或「炎劉」,就是這麼來的。所以,表面的五德更換背後,其實常常隱含著很多政治含義。

2樓:[已重置]

鄒衍將殷周以來人君受命觀念五行化,是建立在五行相剋的原則之上的,從黃帝的土德開始,到夏禹的木剋土,商湯的金剋木,推到周文王的火剋金。

秦始皇統一中國,完全接受了鄒衍的五德相剋理論,自封水德,剋火而起。

漢高祖建國,按理該克秦而為土德。

但文帝丞相張蒼卻不同意,「推以為今水德」。

實際上,張蒼代表了不承認秦朝合法性的一派。

說明漢文帝是承認秦朝的。

到王莽代漢是政變形式,很不符合當時一般人的改朝換代觀念,用五行相剋理論難以說通。

為了解決合法性危機,劉向父子替他創立了建立了實用於和平演變的五德相生新秩序,即木、火、土、金、水,依次相生,終始輪流「劉向父子以為帝出於震,故包羲始受木德,終而復始,自黃帝以下歷唐虞三代而漢德火。

3樓:斯布雷斯

這主要是五德終始理論的變遷問題。

當時人們相信每個朝代都代表了五行中的一種德行。

劉邦一方面認為「北畤待我而起」,一方面全面繼承了秦朝,所以自以為獲水德之瑞。

後來有人提出,朝代更迭是按照五行相剋的規律來進行的。所以夏為木德。商為金德。週為火德。秦為水德。金剋木、火剋金、水剋火。

按照這個理論,漢朝代替秦朝,就應該是土德。漢武帝時採納了這一意見,宣布漢朝為土德。

後來五德終始理論啟動了一次更新。

這次更新以後,人們轉而相信朝代更迭是按照五行相生的規律來進行的。這麼一變,周朝變為木德,繼承周朝的應該是火德。但秦朝自稱自己是水德已經是個無法更改的事實了,所以人們就說秦朝正因如此才會暴斃,漢朝才是真正繼承周朝的,所以漢朝應該是火德。

所以主要就是當時五德終始論不完善的鍋。搞得漢朝五德屬性很亂,正朔易服也很亂,一會兒尚黑(代表水德)、一會兒尚黃(代表土德)、一會兒尚紅(代表火德)。

人分五行,五行之本是什麼?

三斌 五行是指金水木火土。其實五行,並不是指這五種材質,只能說是用這五種材質來代表五行之氣。比如說木,木的本質是相上,不管是被砍倒的樹,還是生長在斜坡之上的樹,其本質都是相上發展。一棵斜坡上的樹,它依然會是直直的相上去生長,很少有見到會順著斜坡成九十度生長的樹。而被砍到的樹,也是會枝丫朝上去生長,而...

陰陽五行?

Free陽 五行是指組成這個世界的五種元素,陰陽是世界執行的規則,是古代人對這個世界執行的猜想。這種猜想在古代那個技術不發達的時候,在中國甚至泛東亞地區都很主流,西方則認為組成世界的是地水火風四種,比東方少了一種。打個比方,五行和四元素就分別是古代東西方的元素週期表。古代人並不能分清,元素和現象的區...

如何看待陰陽五行?

楊學志 那麼中醫的理論是什麼呢?是陰陽五行學說。陰陽是相對的兩個方面,如男女,日月,南北,晝夜,動靜,等等。五行是金木水火土,相互之間是相生相剋的關係。把五行以及之間的相互關係畫出來,還是非常有美感的。但是如果去看相關的書籍,如 易經 我說老實話,完全是看不懂的,我想多數人也是看不懂,所以謂之 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