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文學作品就一定要真善美的才好嗎?

時間 2021-05-31 00:51:27

1樓:稚風

中國的影視文學作品講究大團圓的結局,其實和中中國人傳承的思想觀念有關係,更多的是讓世人看到真善美的一面,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

西方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是不介意把人性中醜惡的一面和人的弱點呈現出來。所以會有俄狄浦斯的悲劇。

個人覺得尼采說的「悲劇是一種酒神式的沉醉酣暢和日神的絢麗絢爛結合。」這句話很能總結悲劇的意義,有時候悲劇的產生是歡樂的,和悲慘沒有關係,其中產生的遺憾和殘缺是有別圓滿的一種美。

2樓:阿眠

太專業的我也不懂,但影視劇一定要有質量。質量包括主題和美感,有藝術美感也有暴力美學,並不侷限於真善美。主要看你鑑賞能力,不能讓「真善美」背鍋。

3樓:我是誰

我覺得是的,但我所理解的與題主所描述的有偏差。所有的文藝作品,無論其反映的是人性扭曲,喪心病狂,還是春風得意,美麗祥和,這些作品的最終目的必須是弘揚真善美的。所以說,作品本身的題材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給讀者,觀者什麼樣的感受?

教會和啟發我們向善,向美,向真才是最重要的,才是好的!

4樓:非馬

因為,只有在黑暗中才會凸顯出光明的耀眼。

作品中的真善美也是通過假惡醜來映襯的,沒有矛盾,沒有反面人物,真的不會好看。

然而,有深度的作品絕不會是簡單的二元論,就跟現實中一樣,我們不會除了好人就是壞人。優秀作品往往不太過多描寫真善美,反倒是人性的醜惡一面刻畫較多,相對的,黑暗與光明需要平衡,作品才會更真實更豐滿。

如果通篇都是壞人壞事,那跟滿眼的好人好事一樣無聊吧。

5樓:沉寂暮光

大可可以寫一些殘酷的,冷漠的,現實的東西來直擊人們的心靈,來揭示人性的醜惡。

但是你會發現:沒人看。

你想象下真正能夠克服恐懼直面自我的人又有多少?

喜歡影視劇,文學作品,是否太不切實際

鳴珂 既然喜歡,就不要放棄。我認為,能喜歡乙個東西到痴迷的程度,是很幸福的事啊。內心有熱愛,精神上有支柱,比沒有信仰沒有感情要快樂得多。那種彷彿能拿出一切去支援自己信仰的能力,我願稱之為恩賜 那段心無旁騖去熱愛一件事的日子,也許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人總是要靠希望或者我稱之為信仰的東西來真正地活著。...

我們能不能把外國文學作品拍成影視劇?

Dr.W 十二公民 改編自美國1954的十二怒漢 除了中國,俄羅斯日本也都改編拍攝過 順便說下中國版十二公民,個人覺得不是很成功。原版沒看過,看過俄羅斯版的,從小事說到國家的變動和社會的亂象,才使得一部室內劇呈現出了寬廣的視野。然而中國的僅僅止步於小人物的人性,欲言又止,小家子氣太重。其實完全可以展...

文學作品是不是一定要有社會意義,才有存在的必要?

已登出 如果您指的是反映作者對社會的看法或者思考,那麼就是每個文學都具備的。至於您說的沒有這些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我甚至並不認為這是乙個能拿出來當問題的點。 搞文學能恰飯否 這個問題首先要看你對社會意義的定義是什麼?你認為要達到什麼程度才算有了社會意義?讓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嗎?文學最主要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