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的本質是什麼?

時間 2021-05-30 13:00:02

1樓:IcefoxFirefox

禮儀的本質是強者訂下的規矩,弱者為了生存而遵守的行為

長輩或領導抽菸你就必須會抽菸,不抽你就是不尊敬沒禮貌,長輩或領導喝酒你就必須會喝酒,不喝你就是不尊敬沒禮貌,為什麼你無法拒絕,因為你社會影響力弱,你要考他人脈關係吃飯,假設一下自己是個公司老闆,你掌握了你員工的命脈,你讓你員工喝馬桶水你員工敢反抗麼?

各種各樣的強者訂下各種各樣的規矩,這就是禮儀。

老闆愛好抽菸喝酒,你與他社交會抽菸喝酒就是禮儀。

父母喜歡兒子好成績好儀容乖巧聽話懂事,所以但凡不能忤逆就是沒禮儀沒禮貌。

尊者以理責卑,長者以理責幼,貴者以理責賤,雖失,謂之順;卑者、幼者、賤者以理爭之,雖得,謂之逆。人死於法,猶有憐之者;死於理,其誰憐之? ————戴震

人人平等根本不需要講禮儀,你跟你摯友或網路上的朋友需要講禮儀麼?需要講禮儀的時候必然是地位不平等的(有求於你),他是為了不讓自己失去生存條件而故意調整的行為,這就形成了禮儀。

2樓:LLL ZZZ

對於不熟悉的陌生的人之間,起到緩衝和紐帶的作用。

熟人之間很多不拘禮數。但是換到陌生人之間,大家必須刻意保持距離,但又要表示友善。陌生人如果缺乏這種表示,會容易被視作敵對和威脅。

3樓:

「凡事在考慮自己的同時,也知道要為別人著想;把方便交給別人,把方便留給自己」換句話說,就是懂得換位思考,比較有同理心?

這體現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如遞刀就讓別人先拿刀柄,掀門簾後如果後面有人就知道輕放……

好像是這樣的吧?我們老師說的,覺得挺有道理(不知道是禮貌還是禮儀)……待續

4樓:卓恩

我認為禮儀的本質就是尊重,在固定的某些場合,比如職場、商業等,人們約定俗成的一種行為舉止規範。禮儀就是保證人們在公共場合不出錯,從而給別人留下乙個好印象

5樓:妖七

竊以為,禮儀的其中一種本質是:

面對著種種權衡利弊、推測、以及一些約定俗成,還是選擇去做,去詢問,

履行這一或許不必要的過程,

就是禮儀的本質。

禮儀也是自由的。

有的人覺得,禮儀是強者對弱者居高臨下的憐憫,是施捨。弱者本身沒有必要談禮儀,那是虛偽和客套。

這可能也沒有錯。

尊重不同的角度、聲音和看法也是一種禮儀。

不過,若你對禮儀的認知裡,有思慮過對他人的尊重、對自己的尊重、以及對這無形原則步驟本身的尊重,

那便是真誠的禮儀,何談虛偽與客套。

至於別人怎麼看——只能說,

禮儀是律己的,不是用來約束他人的。祝好。

6樓:Bright光明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有關「禮」的內容十分豐富,幾乎涵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說中國結合傳統文化就是禮儀文化。具體來說,「禮」大致包括以下內容:

1.「禮」是文明的標誌

人類自誕生起就開始對文明和美好的追求。禮是人們步入文明社會的「通行證」。是乙個國家、乙個民族戰勝野蠻和落後、擺脫愚昧和無知,走向開化、進步與文明的標誌。

韓愈在《原道》中說:「孫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講的主要是嚴夷夏之別,而嚴夷夏之別就是乙個「禮」。

春秋亂世,本質上是文明與野蠻的鬥爭,即「禮」者與「非禮」者的鬥爭。而歷史文明的進步,就是在文明戰勝野蠻之後逐漸取得的。

2.「禮」是自然法則在人類社會的體現

孔子在回答魯哀公「君子何貴乎天道」之問時說:「貴其『不已』。如日月東西相從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閉其久,是天道也;無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

宇宙永存,自然法則不可改變,是天然合理的,儒家看到了天地的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這是孔子的天道觀。人類社會要與天地同在,就必須「因陰陽之大順」,順應自然規律,仿效自然法則才能生存。治國、修身之道只有與天道一致,才是萬世之道,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儒家認為禮就是天道在人類社會的運用,儒家在禮的設計上,處處依仿自然,使之處處與天道相符,由此取得形而上的根據。

3.「禮」是安邦定國之根本

「禮」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世代相承的主要形態。歷代聖君賢臣都將禮作為安邦定國、勵精圖治的主要手段。《左傳隱公十五年》雲:

「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國語晉語》雲:「夫禮,國之紀也,國無紀不可以終。

」《荀子大略》雲:「禮之於正國家也,如權衡之於輕重也,如繩墨之於曲直也。故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家無禮不寧。

」等等。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禮」起著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是安邦定國之根本。

4.「禮」是國家典制

國家典禮都是按照以人法天的原則制定的。《周禮》設計出一套理想官制,設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象徵天地四方六合。六官各轄六十職,共計三百六十職,象徵天地三百六十度。

隋唐以後,這套制度成為歷朝的官制模在此。稱職官制為職官禮,稱軍政制度為軍禮,甚至連營造法式,也因品階官爵高下而異,處處包含等級制度,所以也是處處為禮。

5.「禮」是社會行為準則

儒家認為人的活動,應該符合於「德」,要體現仁、義、文、行、忠、信的要求,為此,根據德的行為要求,制定為一套規範,也稱之為禮。儒家將倫理道德歸納為一系列準則,認為是社會活動中最合理的原則。《禮記曲禮》說:

道德為萬事之本,仁義為群行之大,人要施行道德仁義四事,不用禮則無由得成。要通過教人師法、訓說義理,來端正其鄉風民俗,不得其禮就不能備具。爭訟之事,不用禮則難以決斷。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等等的上下、先後之位,也必須根據禮才能確定。從師學習仕官與六藝之事,沒有禮就不能親近。班朝治軍,蒞官行法,只有用禮,才有威嚴可行。

6.「禮」指儀典、儀式

《周禮春官大宗伯》中提到了當時朝廷舉行的五種主要儀典: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一般稱之為「五禮」,指的都是人有一定規模、規格和程式的儀式行為規範。至於在民間,家家戶戶都要舉行的婚禮、喪禮、壽禮,以及為了招待客人而舉行的宴飲,也同樣有一定的規模規格和程式,約定俗成,主要表現為外在的行為規範,歷來也都稱之為「禮」。

在這裡,「禮」與「儀」很難區分,「禮」就是「儀」

7.「禮」是對人的尊敬和禮貌

《禮記月令》雲:「勉諸侯,聘名士,禮賢者。」這裡的「禮」,作「尊敬」解。

《呂氏春秋慎大覽下賢》雲:「故賢主之畜人也,也不肯愛實者禮之。」這裡也作「尊敬」解。

元曲《竹中舟》中說:「這秀才不禮我也。」也就是「這秀才不尊重我」的意思。

禮儀,實際上是由一系列的、具體的、表現禮貌的禮節所組成。「禮」表示人們在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其本質是尊敬人。

8.「禮」通「理」

「禮」通「理」,它有道理、事理的意思。

在古代典籍中有這樣的記載:《禮記促尼燕尼》雲:「子日:

『禮也者,理也。樂也者,節也。君子無理不動,無節不作』」。

《禮記樂記》又雲:「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疏》雲:

「理,謂道理,言禮者使萬事合於道理也。」《管子心術上》亦日:「禮者,謂之有理。

」等等。

這表明,在待人接物的禮節上,禮儀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的稍許壓抑自我,迎合對方,明事理,辨是非的行為。在能明事理、辨是非的人們裡,每個人都是禮儀端正的人。

9.「禮」指禮物

對「禮」有起源於遠古時期祭祀活動的說法。在祭祀中,人們除了用規範的動作、虔誠的態度向神表示崇敬和敬畏外,還將自己最有價值、最能體現對神敬意的物品(即牛、羊等犧牲)奉獻於神靈。也許從那時起,「禮」的含義中就開始有物質的成分,禮可以以物的形式出現,即禮物。

7樓:烏賊劉

古代的禮儀其實是這個「理宜」,禮並非繁瑣的禮節,而是指靈性良心所追求的應該;理即應該,宜為合適,禮儀應該是古人追求中庸之道。

8樓:某某

"禮貌可以比做乙個氣墊。裡面什麼東西都沒有,但它卻能夠很好地減緩顛簸"

"對人表示禮貌並不完全是整個內心的需要,而只是整個複雜心態的某一部分的需要。禮貌用語的制定和使用,目的只在於維護既定的尊卑關係。"-某書

9樓:

我認為禮儀的本質是利己。乙個人有種衝動去學禮儀,往往主要是由於內心渴求著他人對自己的喜愛與認同,而獲得他人對自己的喜愛與認同了,往往在某些方面給自己提供了便利。

10樓:褚潔

不學禮,無以立。原來是通過一些儀式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及自己涵養的體現。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省掉了一些繁瑣的儀式,應是以讓別人感到舒服的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11樓:

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

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慾,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於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以起也。(《荀子禮論》)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處在社會組織裡行為的規則。

12樓:

禮儀的本質,就是為他人著想。

古人云:

禮興人和、謙恭禮讓、諒解寬容、與人為善。 「禮」的含義是「尊重」,禮者敬人,既要尊重別人,更要尊重自己。

「儀」的含義是表達尊重的形式。

13樓:

更新:禮是習俗。是規則的一種。這樣說更加精準。

原文:竊以為,禮的本質就是規則。

禮最早的作用是區分階層。階層越高掌握的禮儀越複雜。屬於區分性的規則。不遵守被懲罰。

>在現代社會,禮的本質更接近於辨識性的規則,不遵守被淘汰。不同的圈子有不同的禮儀要求。你是不是這個圈子裡的人,看你的一些行為是否符合禮儀就知道了。

本質的本質是什麼?

首先,本質表示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所固有的 內在的 穩定的聯絡。那麼這種聯絡的本質是什麼呢?好比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NaOH和HCl會反應,它們之間有某種聯絡,這種聯絡的本質是 未知 本質就是定義,即詞的定義,本質的本質就是定義的定義。詞是用來指稱人所感受的到世界的,這種指稱是人們 一部分人 共同約定...

本質的本質是什麼呢?

夕陽醉了 鬧不清楚啊。主觀只能無限接近的描述乙個客觀的東西。但永遠無法真正描述清楚。就像蘋果的顏色,基於眼睛看到後是紅色,如果用最精密的儀器看也許會看到更多的顏色。例如味道,我嘗是甜的,但也只是基於我自己的味蕾。也許它還有其它的味道,只是我受限於自己的味蕾所以嘗不出來。我們所說的一切都是基於我們的五...

你認為禮儀是什麼?

大明太祖高皇帝 禮儀起於周,但周禮與現在的禮儀是不同的,或者說是禮儀朝著乙個開放性的方向發展了。現代的禮儀,禮大多指謙和讓,儀指的是在特定的場合著特地的服裝與行為,這是現代主流價值觀所倡導的禮儀,其他的就沒有限制,全憑人類經驗去與整個社會相處,所以禮儀的存在,相對給個人多了更多的合理性選擇。但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