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道教經典多用隱喻,而不把具體實修直白描述出來?

時間 2021-05-30 02:29:20

1樓:

隱喻經典分兩種,一種是由通達大道得道者所作,因為由些顧慮,所以使用隱喻。比如參同契就是這樣。顧慮有多種,比如終極秘密不能直洩,修煉步驟不能太直白等等原因。

另外一種,作者未必通達,也不明白為何要隱喻,但為了向前真看齊,就也有樣學樣了。

2樓:

你問這樣的問題,即使回答了,你也不會懂。因為,沒具備抽象的思維理解能力。語言的符號表達有限。

不具備這抽象思維能力,即使用直白的語言告之,也沒辦法領悟那個境界,這樣的人只能看到這個詞帶給他的具象化。

3樓:凡人乙個

因為說不出來!沒有的東西怎麼說得出來呢?只能「博大精深」、「微言大義」云云......

你可以相信,但你至少告訴我哪乙個人是所謂練出來了的/理解了的/有任何造詣產生了實際貢獻的,不說「聽聞」,要求資料和證據!

如果真有所謂道教的大師......

那樣的一生,虛度光陰無所實成,多悲催!

何為實成?醫生治好病人為實成,商人提供需求為實成,教師改變思維傳授知識為實成......

語言數量眾多,各有優缺點。中文可以產生「意象堆砌」,產生藝術美感,然而別忘了那是藝術美感,不是「現實」。

世間語言,唯數學可靠,孕育出眾多現代科技,改天換日。你所見到的幾乎一切,不管是物質還是精神,都是數學的直接/間接產物。如果沒有它,人類過的是幾千年前的原始生活,富貴至極頂多雕梁畫棟,聲光畫電乙個也來不了......

為何相信數學及其思維?它暫不能萬能,但是它非常可靠!可信!可繼承!如果沒有出錯,任何人都是一樣的答案!可以學習!可以繼承!不會出錯!

兩次鴉片戰爭還未把諸君打醒,可謂愚蠢至極。

我也曾相信宗教,深陷泥淖,是數學把我拉出來的。

所謂宗教,真真假假無法驗證,很多內容太搞笑!

玩著手機聊宗教,太可笑!

我沒有不信神,我有敬畏之心!但我絕對不信任何教。

我信的神,就是未知的領域,神秘的自然宇宙,既然是未知的,那只能嘗試用科學的方法去實驗、逐漸了解。眾多科學家已經在做了,學習要下苦功,答案只有乙個,如果居然不止乙個,那就錯了!

4樓:古怪老師

道教是為人創造的宗教,說實話多少有些自私,裡面的很多理念都是用於約束自我,做好自己就成,而不是管束他人,如果道教把理念擺在明面上,那道教人員可能會更多,但根本的理念容易被曲解,到時候的道教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5樓:

乙個功能大多數回答者已經說明了,就是「恐所傳匪人,成世之大害」。

除此以外,還有兩個個主要功能:

1.工具。這些隱喻本身是幫助真正有信心修持的人提公升修行功力的一種工具,辨別出乙個,功力就提公升一分

2.門檻。有人有慧根還得有信念毅力,缺一不可。因此對此無信念,非真心學道的人,有難度就會放棄,做乙個篩選。真正有毅力的人就會堅持下去。

所以勸真心學道者,狠下功夫,勇猛精進。不以隱喻做打機鋒,參話頭之樂, 有失道祖婆心甚矣!

6樓:潛心

目的是引起你的興趣,又讓你其實沒法修,修不了;必須得尋覓到明師教授才能修。或者可以給已經修到那個位置的人做個參考書,互相驗證參佐一下,修到那的自然能看明白咯;古人留點蹤跡給後人,以為線索,引有緣者至。

7樓:洪權

老子: 「道德經」: 第一章

道可道 , 非常道 。 名可名 , 非常名 。

無名天地之始 ﹔ 有名萬物之母 。

故常無 , 欲以觀其妙 ﹔ 常有 , 欲以觀其徼 。

此兩者 , 同出而異名 , 同謂之玄 。

玄之又玄 , 眾妙之門 。

老子: 「道德經」 : 第四章

道衝 , 而用之或不盈 。

淵兮 , 似萬物之宗 ﹔ 湛兮 , 似或存 。

吾不知誰之子 , 象帝之先 。

老子: 「道德經」 :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 , 能無離乎 。

專氣致柔 , 能如嬰兒乎 。

滌除玄鑒 , 能如疵乎 。

愛國治民 , 能無為乎 。

天門開闔 , 能為雌乎 。

明白四達 , 能無知乎 。

講的多直接!怎麼做,如何做到,什麼是最後的目標,講的清清楚楚。歷史長河中,解讀的方法失傳,細節失傳。如此簡單直接的方法,很少幾個人才能看懂。也是一種時代變遷歷史。

8樓:智慧型女神阿庫婭

理論上講,看科學那邊寫的新老三論著作應該也能得道,然而卻沒人得道?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是說得太明白了,不能讓人思考真實情況是怎樣的,限制了思維,而這些被限制思維的人,又依樣畫葫蘆寫了更多這方面的著作……科學那邊的,有時候祖師爺的東西也有用處,特別是你想真正了解的時候。

比如說,你看維納的東西,沒看過金觀濤的科普,能得出和金觀濤那套科普讀物一樣的結論,那你才是真的明白金觀濤在說什麼。然而,哈哈,你還是不知道維納在說什麼,因為你不可能比維納還有創造力,能夠和他做出一樣的結論。而維納的根器,也只是真人程度,拜他最好的結果就跟全真七子一樣罷了。

9樓:

原本是想來進來看看,漲漲姿勢,但是覺得沒有答得比較滿意的。

我看書少,但是還是說說我的觀點,可能會比較囉嗦吧。

這是因為,中國哲學的思維方式不一樣,大家可以去看一下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在前幾章中,馮友蘭先生就有過論述,說,中國的哲學表達方式,是直覺的,經驗的,而,西方的哲學,是思辨的。

看過一點中國、西方的一些古代哲學作品,西方的從一開始就讓你覺得燒腦,物質啊,思維啊,什麼什麼的。而中國的古代哲學作品,很多都像是在普通的闡述道理,是用經驗式的表達,讓你也產生這種直覺。

一種是,用身心去感受世界,一種是,用思維去了解世界。

這種思維上的區別,就會導致,我們表達方式的不同。

而道教的作品,本身就是涉及形而上的,西方的表達使用思維去解釋分析,而中國的表達方式,是讓你去體悟,用身心去感受,體會。

所以,有些答主意思,說是道教故意不說清楚,故弄玄虛,我覺得很難苟同,我認為只是文化上所導致的表達方式的不同。

就像我們一些看過一些書籍的人,不自覺運用了一些名詞,而周圍的一些沒有這方面知識的人,就會說,哎呀,你裝什麼b。我覺得這很冤枉

10樓:

我以為是沒有隱喻的

只看讀者有沒有得法決

得到全決回頭再看丹經自然頭頭是道沒有什麼隱秘之處所謂得決歸來好讀書就是這個意思

沒得決讀書滿紙的龍虎鉛汞自然是看得頭昏腦脹不知所云得決歸來再看做鍊養功夫不過是那麼回事

11樓:梁興揚

為什麼高等物理書籍用的很多次和公式普通人看不懂,無他,因為普通人沒這個基礎。修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有了可以修行這個的根基的時候,你自然也明白了隱喻是什麼意思。

12樓:浮游筆記

觀抱朴子有感。

大凡歷代所推崇的大真人,是因其人,而不是因為他修煉成仙了,就和大儒受到尊崇一樣。

所謂修煉隱喻,大可當扯淡一笑了之。先人貶斥巫蠱外道之術,方士一流,到現在還在追風

13樓:

1.練功方法中乙個術語和操作比較難放到臺面上說。

2.給了方法不是說自己練就沒問題了,需要師傅的持續指點,所以注定推廣不開。

3.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不是怕被笑,當做異類,而是怕糟踐了東西。

14樓:

很多答案都從善意角度來說了

我來個惡意角度的

把一句有道理的話拐著彎說,可以忽悠人,而且因為確實有道理,所以很有信徒

目測有噴我的,匿了

15樓:

看《莊子》就有很具體的。不過一般人根本修不到哪個境界。哈哈。。

讓你不和別人爭辯,讓你不要為了目的,不擇手段,讓你70多天都要認真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現代人哪個能受得了啊???

大家各自把各自的事做好,不要我的事成了你的事,你的事又成他的事。

而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就是把自己該做的不做,推給別人。

========

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

非其事二事之,謂之摠(zong 3)。 (不歸你管的事,你也要管。)

莫之顧而進之,謂之佞對方不理你,你還要討好。)

希意道言,謂之諂把自己的意識放淡薄,順從別人的心思,去引導別人說話)

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諛。 (不選擇是非,就是巴結討好。)

好言人之惡,謂之讒,

析交離親,謂之賊。 (都是在挑撥離間。)

稱譽詐偽以敗惡人,謂之慝(te 4) (把別人的壞說成好,表面上有效,其實是包庇。)

不擇善否,兩容頰適,偷拔其所欲,謂之險。 (不選擇善或者惡,兩邊討好,可能最後很危險。

這是八疵。。

好經大事,變更易常,以掛功名,謂之叨。

專執擅事,侵人自用,謂之貪。

見過不更,聞諫愈甚,謂之很。

人同於己則可,不同於己,雖善不善,謂之矜。

這是四患。

有幾個人呢做到不犯這些錯誤呢??

所以,不是隱喻不明白,而是自身理解問題、自身的執行力問題。。

16樓:鵲鳴醫

好吧,其實大多的真正道經、經典都是很直白的,根本沒有啥隱喻。當然,偶爾會有,但是大多數是直白的。只是,因為後人做不到就開始各種神猜,於是變成了各種隱喻。

還有一部分,本身就是內景,所以看起啦比較玄幻。因為古人認為內外一體的,內景也會認為是一種實在。

17樓:棠十三

因為【理】的內在力量太強了,直接說出來傷人傷己。所以不妨迂迴一些。隱喻就像是繞著【理】的邊緣行走,是個入門的工具,你若是從中摸到門了,可以靠自己向【理】的核心探索。

太陽離我們多少光年?夏日正午的太陽依然不能直視呀()っ

18樓:

老莊哲學實際上很好懂,可以參考現代的書:

失敗的邏輯 (豆瓣)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豆瓣)

第五項修煉 (豆瓣)

1、中國的印刷術和紙普及早,唐代武則天時就大規模(注意是大規模)印佛經了。對一般的神職人員來說,要有飯碗,就不能讓群眾搞懂。

古蘭經和聖經都是大白話,但西方沒有印刷術及造紙前,解釋權歸有書的人解釋,印刷術和教育的普及,自然就有了宗教改革。所以為了保飯碗,不得已。

2、道教起源於東漢末年,目的在於實現張家幾兄弟的野心。

它結合了中國古代神仙傳說及本土的類"薩滿教"的巫師的治病和算命,還吸收了老莊哲學學說。

老子學說雖然被司馬遷歸於韓非子的法家,但道德經有的地方寫得隱晦,莊子也隱晦。

"薩滿教"則是個神秘的東西。

3、佛教在東漢漢明帝時傳入,但因為皇帝和大臣實際上不感興趣,所以翻譯很差,反而隱晦了。在不隱晦的印度,佛教反而完蛋了。在中國道教和佛教互有借鑑,比如道教本不造像,但為和佛教競爭也造像了;觀音本來也不是求子(這和佛教教義完全矛盾)的,也是為了和道教的「治病」競爭,產生的。

4、中華民族注重俗世生活,俗世生活的慾望比如長生不老就古代科技而言是不可能的,所以寫得看不懂,是為了你沒做成功,比如長生不長這種事,也可以說成是道行不夠,不是教師教得不對。

5、道教相比儒家,是得不到主流儒家知識分子認可的(子不語力亂怪神),蘇軾也抄道德經和佛經,但沒聽說抄道教的書。相比傳了近2023年的孔子家,張天師家從東漢末年傳起,都傳到49年,也不讓多少。但儒家一家獨大,讓皇帝也不太開心,所以為了長生不老,也為了均衡儒家,很多信道教的皇帝。

但為了防止和儒家起太大衝突,則把東西寫得看不懂,避開和儒家硬剛,因為真的剛不過。

為什麼java中宣告多用Map,List而不是具體實現型別?

比如介面的返回值,外部需要key,value 型別的資料結構,那就返回Map。至於你在實現的時候,如果沒有特殊需求,就用HashMap,高效讀寫 如果你需要排序,就來個TreeMap。但是對呼叫的人來說都是get key 或者用迭代器。 舉例List list new ArrayList 當我發現對...

為什麼國畫多用黑白,而西方油畫顏色鮮豔

oaker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工具的原因,中國的筆墨紙硯的組合,能以極輕量的工作量達到極大的表現力。重彩畫在古代是相當專業的一門手藝,辛苦,工作量大。不是有師傳職業畫家基本連顏料都搞不定。文人肯定撿乾淨輕鬆表現力又不比重彩差多少的畫種畫啦 墨清潭 寫了半响才發現離題了,懶得改了。從王維,蘇軾等人的推崇...

為什麼只有佛教傳入了日本而不是道教?

趙俊 你看從古至今,日本本土雖然,沒有發明什麼顯耀的文化和制度文明。但是日本,卻會學習當時的,最先進文化和制度,技術等等。無論是遣唐使,留學歐美學生,都是去學最有力量的學問的。所以為什麼佛教密教禪宗淨土,能夠傳入日本。而道教在日本式微呢。這當然是,日本高層和精英階層以及廣大日本群眾,主動選擇接受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