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語言不通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時間 2021-05-29 23:44:50

1樓:元武

明太祖建國之初根據儒家的對外關係的倫理道德,吸取元朝對外關係中的歷史教訓,迅速確立了「懷柔遠人」的對外方針。[1]

《殊域周諮錄》記載了當時的明代外交涉及的範圍,到達對方疆土的有36個國家,接觸到的語言就有31種之多。

明太祖登基之後,積極派遣使者出使敕諭周邊各國,一來是為了宣揚國威,確定新王朝在東亞乃至世界的正統地位;二來是想構建以宗藩朝貢為主的外交體系;三來是為了確保周邊的穩定;

隨著明朝與周邊少數民族聯絡的加強,客觀上要求必須有一批精通民族語言文字的翻譯人員,以適應國內各民族交往與融合的需要。同時,為了應對頻繁朝貢的番國使者,明朝除了按照前朝的標準建立外交機構外,由於翻譯人員的缺乏,也迫切需要興辦翻譯教育機構。

永樂5年,因為四夷朝貢的時候,語言不通,下令讓禮部選擇國子生蔣禮等38人,隸屬翰林院,專門學習翻譯,每個月每人給公尺1石。(真摳門)

起初氛圍八個館,分別是:韃靼(蒙古文)、女直(女真問)、西番(藏文)、西天(梵文)、回回(波斯文)、百夷(傣文)、高昌(畏兀兒文)、緬甸(緬甸文)。

正德六年增設八百館,萬曆七年增設暹羅館。

一直到弘治七年,朝廷才在大臣的建議下,增加了太常寺卿和少卿各一人,專門提督四夷館。之前有翰林院和鴻臚寺分別分管過。下面還有專門從事檔案翻譯的譯字官和負責口譯的通事。

那麼鄭和下西洋是永樂三年開始的,四夷館是五年設定的,鄭和是怎麼解決翻譯問題的呢?

這個問題應該這麼看,四夷館是專門組建職能明確的官方翻譯機構,並不是說在此之前明朝就沒有自己的翻譯隊伍,只是分類不夠細,沒有專門明確的管理,沒有固定的培養渠道而已。

據《大明會典》卷109,賓客·各國通事記載,洪武、永樂朝以來,朝廷設立了御前近侍大通事,統屬18處小通事,負責接待四方貢使,以及前來投降及陷入於外邦後返回本朝的人員。所有涉外資訊都由通事翻譯、審查再進行匯報。嘉靖初期,大通事被裁革。

鄭和下西洋如何解決語言不通的問題?

大馬林將軍 當時阿拉伯語是印度洋沿海的通用語,只要帶個阿拉伯語翻譯就可以了,然後在當地找個會阿拉伯語的當做翻譯,就可以實現漢語 阿拉伯語 土著語言的翻譯 三種不同的紅色 船隊中有翻譯。其實,當時中國和南洋 阿拉伯等地的海上交往很密切,尋找幾個通曉當地語言的翻譯不成問題。船隊中到現在還留有姓名的翻譯人...

古代的國家之間,是如何解決語言不通

willie liao 古代在歐洲流行古印歐語,因為都是拼音文字,而且歐洲部落相互交戰融合,就像英國古代一樣,分別被凱爾特人,日耳曼人,羅馬人占領過,語言互相交融導致各個語言都有共同的地方,所以對於歐洲來講互相交流難度不大。在中亞地區,那些少數民族都是講匈奴語,突厥語這類語言,當時這些是通用語。東亞...

鄭和下西洋的時候用什麼語言與各個國家的人們交流?

據沙哈魯汗派到大明的使者記載,大明皇帝隨身配備阿拉伯語 波斯語和突厥語和蒙古語等翻譯官。大明跟東南亞的外交關係更為頻繁,比中亞西亞更頻繁,所以我認為明廷應該也配備東南亞地區的翻譯官。應該配備了懂東南亞這邊當地語言的翻譯員,或者當地的商團有會漢語的人員。其他回答分析的相當仔細和全面,我從航海史出發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