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艦隊出國訪問語言問題如何解決的?

時間 2021-05-06 16:09:53

1樓:一路走過

鄭和出發前請了很多翻譯,27000人的龐大船隊沒有翻譯是不可能。

比如:馬歡,精通波斯語、阿拉伯語。下西洋的著作《瀛涯勝覽》。以其名字命名的「馬歡島」

馬歡,回族,字宗道,號會稽山樵,浙江會稽(今紹興)人,信奉回教;明代通事(翻譯官)。

曾隨鄭和在2023年、2023年、2023年三次下西洋:親身訪問占城、爪哇、舊港、暹羅、古里、忽魯謨斯、滿剌加、亞魯國、蘇門答剌、錫蘭、小葛蘭、柯枝、古里、祖法兒等國; 並到麥加朝聖。

馬歡精通波斯語、阿拉伯語,在鄭和使團中,通事、教諭,一身兼兩職,既為外事翻譯,又負責傳播中華文化,由於他"善通番語"被選入鄭和船隊,曾參加過第四次、第六次、第七次下西洋,作為鄭和使團的通事,即翻譯。

費信,回回,阿拉伯語翻譯。永樂、宣德年間曾任翻譯官,隨三寶太監鄭和四次下西洋。以其名字命名的「費信島」·

2樓:雨師

舉個例子,鄭和他們航行到東非海岸,當地是斯瓦迪亞語,大明船隊沒人會,但我們有華語到阿拉伯語的翻譯,而當地有精通斯瓦迪亞語和阿拉伯語的土著,於是通過兩個翻譯就解決了啦!

不僅口語,公文信函聖旨都可以這麼翻譯。

3樓:王龍門

已經有人問過類似的問題。

鄭和出訪並不是意在建立殖民地,或者掠奪資源,更多的是出於滿足統治者的虛榮心。因此,除了例行的依靠符號,肢體動作與中介翻譯渠道外,還可以通過贈送禮品等方式來達到交流的目的。

鄭和下西洋如何解決語言不通的問題?

大馬林將軍 當時阿拉伯語是印度洋沿海的通用語,只要帶個阿拉伯語翻譯就可以了,然後在當地找個會阿拉伯語的當做翻譯,就可以實現漢語 阿拉伯語 土著語言的翻譯 三種不同的紅色 船隊中有翻譯。其實,當時中國和南洋 阿拉伯等地的海上交往很密切,尋找幾個通曉當地語言的翻譯不成問題。船隊中到現在還留有姓名的翻譯人...

鄭和下西洋語言不通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元武 明太祖建國之初根據儒家的對外關係的倫理道德,吸取元朝對外關係中的歷史教訓,迅速確立了 懷柔遠人 的對外方針。1 殊域周諮錄 記載了當時的明代外交涉及的範圍,到達對方疆土的有36個國家,接觸到的語言就有31種之多。明太祖登基之後,積極派遣使者出使敕諭周邊各國,一來是為了宣揚國威,確定新王朝在東亞...

如何解決伺服器訪問快取問題?

汪鵬 如果只是解決問題的話,直接給js和css加戳就可以了。rel stylesheet href index.css?v 20180124 src index.js?v 20180124 script 至於http快取原理,可以參考我的關於http快取的一篇小短文http快取.md 大號 BLOG...

其他用戶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