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普渡眾生的理念和儒家的濟世思想有什麼異同?

時間 2021-05-14 14:38:33

1樓:小錦蓮蓮

在意識形態上就不一樣了。

儒家是講究「現實」的,講的是現實中的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的關係。

而佛家這關係就多了,三千大世界都在範圍內。

就比如,子弒父這件事情,儒學可以從禮儀,法律,人倫親情等等角度來說,並且盡量做到教化他人,移風易俗,當然最好是化解。到了佛家也是最好化解,了卻因果,但可以往前翻因果,往後累計因果,能不能化解也看自己的心力。

當然,本質與目的是不變的。

2樓:

儒家是儒學生組成的學術性團體,具有宗教性和宗教儀軌的儒教,才能與佛教相提並論。哎,時代在前進,智力也應該跟上啊。

佛教和儒家做橫向對比,就真是雞同鴨講,南轅北轍。宛如那啥了。

3樓:勿念

普度眾生是點悟眾生明心見性,還原人類一切無差別的平等心,能斷除一切苦。

《大學》裡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就是濟世思想,其中說的基礎中的基礎在修身那段裡有說到:修身者必先正其心,跟佛家教化眾生時說的是同樣的理論,後面又說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心不在焉,這個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裡面說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不謀而合。就是我覺得你的問題太泛了,就是除了《論語》大家都看過外,《大學》《中庸》《孟子》你研究到什麼程度?

對裡面的思想你又了解幾分?

題外話:儒釋道三家其實都對宇宙作出解釋,佛家說在區分善惡的同時不要起貪愛和執著,和道家說的「道在屎溺」是乙個道理。只不過三家裡鄙人認為佛家講的最透徹。

4樓:護法居士

時有比丘名三彌離提。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所謂世間者。云何名世間。

佛告三彌離提。

謂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

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

是名世間。

所以者何。六入處集則觸集。如是乃至純大苦聚集。

三彌離提。

若無彼眼。無色無眼識無眼觸。無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

無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若不苦不樂者。

則無世間。亦不施設世間。

所以者何。六入處滅則觸滅。如是乃至純大苦聚滅故。

復次難陀。生死有海。苦哉痛哉。猛焰燒然極大炎熱。無一眾生不被燒煮。

斯等皆由眼耳鼻舌身意熾盛猛火。貪求前境色聲香味觸法。

難陀。云何名為熾盛猛火。謂是貪瞋痴火。生老病死火。憂悲苦惱毒害之火。

常自燒然無一得免。

難陀。懈怠之人多受眾苦。煩惱嬰纏作不善法。輪迴不息生死無終。

勤策之人多受安樂。發勇猛心。斷除煩惱。修習善法。不捨善軛。無休息時。

是故汝今應觀此身。皮肉筋骨血脈及髓不久散壞。常當一心勿為懈怠。未證得者勤求證悟。如是應學。

5樓:「已登出」

儒家,一直是為皇權服務的,所謂的治國平天下,也是皇帝的家奴罷了,並沒有把普通大眾放在心上,三綱五常,君臣父子,可取的忠孝仁義,但又分大小,忠君愛國,就是大仁大義大忠,儒家思想「中庸」,不好不壞就是最好,類似和稀泥,這也是當今文化基因裡不好的東西,只剩下潑婦罵街了。

佛教,主張眾生平等,皆具佛性,因果迴圈,強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教化世人棄惡行善,積累功德,以求來世的福報,修行懺悔,不斷提高自己,另外傳統的思想是命由天定,佛教帶來一種新思想是命由我造,佛菩薩是平等攝受眾生,無高下親殊,隨處感應。(淺薄的說一下,請輕噴 )

6樓:牧童

佛家普渡眾生是要渡化一切眾生得到覺悟,是為出世間法。

儒家濟世思想是令世人知道規矩:仁義禮智信

兩者在深層次上是有為法與無為法之分別。

兩者相同之處就是:扶正固本。

僅供參考。

菩薩發巨集願普渡眾生,那麼渡人是否算是菩薩的執念呢

感覺可能是 佛,成佛了,要涅槃,他本身並沒有想要去度誰,因為這時候 並沒有乙個 想要 看一切眾生與自己沒有分別 看眾生與佛沒有分別,本身就具有佛性。看一切眾生都會究竟成佛。如果這個時候,沒有別人求法,那麼應該就直接涅槃了。那麼,為什麼說法呢?只有一點 求法者的因緣 感覺,因為有人求法,所以才說,而且...

佛家之人為何想要成佛?佛家的目的是普渡眾生,世人平安喜樂達成後,為何還要有佛?

張某某 目的應該說是離苦得樂。普度眾生是大乘的願景,理解普度眾生之後,人人清淨,也就不會給別人增添煩惱。有沒有佛佛家是肯定說有的,我等俗人只能姑且聽之。但佛法是確乎存在而且有用的。 護法居士 復次難陀。生死有海。苦哉痛哉。猛焰燒然極大炎熱。無一眾生不被燒煮。斯等皆由眼耳鼻舌身意熾盛猛火。貪求前境色聲...

如何以 我的夫君普渡眾生,卻唯獨不渡我 為開頭寫個故事?

鴉山十四 我的夫君普渡眾生,卻唯獨不渡我。我用受傷的眼神看著蘇翡。你不廢話嘛,你這二百來斤的身價換誰誰也不敢渡啊。蘇翡啃著梨躺船頭看著我。討厭。我用小拳拳捶了捶他的胸口。蘇翡硬生生的嘔出一口血,呀,果然,我的愛還是太沉重了。一 我是宰相之女,名叫上官翠花,我的夫君是當朝皇子,皇上為了穩固朝權放言 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