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道家都讓我們放下身外之物,可是我們在俗世裡面沒有金錢是不可能存活的,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時間 2021-05-14 12:25:10

1樓:小逸景

佛教講人不要執著於外物,但佛教從來沒有說所有的外物都是一無是用的。我們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勞作,有收穫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嗎?只要不是對功名利祿貪嗔痴,好好的做善業,所得到就是錢也就是一部分善果的體現。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2樓:雲上抹點醋

「擁有的金錢是自由的工具,追逐的金錢是奴役的工具」——盧梭 《懺悔錄》

拿起的是自由,放下的是奴役

而拿起多少,放下多少,個中的平衡就是修行的功夫所在了(小聲比比一句,道家是「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可不是放下身外之物誒)還是要先加強學習啊題主~

3樓:長青

凡是告訴你不要把錢看的太重的人都是跟你有利益關係的人。

換話說就是想從你手裡得到利益。

補充一句道家注重法侶財地,從來沒說過放下錢財。佛家放下身外之物指的是出家受戒的,因為他們有信徒布施,要不施主一詞怎麼來的。

在這點上儒家做的最好,叫做: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4樓:言簡意賅

人家勸你的時候,那會兒錢還都是自家都能印的呢!你拿那會兒套現在,豈不是誇張?

再者說生產資料基礎兩家都是很重視的,怎麼可能讓你餓死?

就比如道家的穀神,乃安世立人之本。

5樓:晟嫣

玩它。不在心中便是放下。

為啥非得把它扔得遠遠來彰顯自己的不在意?錢財就是個數,當覺得數不夠了會讓你不咋快活逍遙,那玩它就好;當有更好玩的,就去玩別的。

6樓:蘑菇雲

不要把錢放在心上,不要為錢煩惱!

錢多一點也可以,少一點也可以!

不是不要錢,少私寡欲不等於禁慾!

不要為錢所役使,順其自然才能活得瀟灑!

7樓:武梓

拿起和放下二者不能共存。所講的身外之物是指以意識為主的靈魂身體之外的存在。佛和道放下了對物慾的追求,拿起了精神世界的追求。

修佛修道之人並不比追求物質的人輕鬆半分,他們要致力於各種精神世界的修煉,提公升道德的水平,提公升精神的力量。

百年身死物質湮滅,隨之精神的能量也將消散在宇宙的空間中,唯有本我的靈性得以回歸宇宙的意識當中。

8樓:古琴封魄

佛家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

但是釋迦摩尼自己還吃飯還睡覺呢,如果乙個人餓了不吃,困了不睡,不就是傻的嗎?

同理,乙個人放下工作生活都出了問題,不就是學佛學傻了。

所以,地獄五條根是指的戰略上的五條根,就是告訴我們要有總目標。

就比如你從北京開車要去哈爾濱,都知道要往北開,那你看到路口是不是要拐彎?看到別的車是不是要躲?對吧,你總不能直接一路向北吧。

只要這個目標是有利於去哈爾濱的,那麼不管這個路口是東南西北哪個路口,你都要拐才對。(菩薩不離於善根、慈悲而行般若。)

如果只知道一路向北,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這就是知不夠,知不夠的同時行自然也不夠。

如果只知道躲車繞路口,而不是判斷走這個路口是否是否有利於我到達終點,這也是知不夠,知不夠的同時,行是瞎行,無用的行。(若離於善根、慈悲而行般若,即非般若波羅蜜,不能至彼岸故。)

所以必須知道大方向是向北,大目標是到哈爾濱,然後行動上要躲車繞路口,這樣才是知行合一。(菩薩不離菩提心而行般若。若離菩提心而行般若,即非佛法,為魔行故。)

至於如何知行合一,那你就要:

先看科目一,看的滾瓜爛熟,然後通過考試。

再去練科目二,練的滾瓜爛熟,然後通過考試。

然後三四同理。

然後每三年重來一次。

最後經過不斷的學習、練習和實踐(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就over。

以上是為方便說。

道家中的「道」到底是什麼?

9樓:古法爾

此放下非彼放下。

佛教的放下,是心念的貪著,不是外在事相的放下。

我很有錢,但是錢需要經營,生意來往中有贏有虧,今天錢是我的,明天就不是,但是沒準後天錢又回來了。故知錢財無常,無需貪著。

我很有錢,但是乙個人怎麼也花不完,並無快樂可言。但是偶爾給街邊的乞丐投一塊錢,就能被回報乙個感恩的微笑,感受到錢財存在的意義。故知布施錢財,功德無量。

10樓:forestlaw8088

你要是覺得放不下,那就放不下吧,所謂放下是不再想TA,而不是時常惦記著,我該放下。

比起放下身外之物,道家更在乎,我自然。

中醫和儒家 佛家 道家 易經的關係?

朝氣 中醫形成完整體系離不開儒道佛易的支撐,雖然乙個是宗教,乙個是學說,二者之間的界限不容混淆。但是科學沒有了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沒有了科學就像盲人。然而這些學說對於中醫藥學並不完全是積極的一方面,而是更會有一些束縛在的,比如中醫藥裡面會說一些業病,是方藥不治而要行善除之的 還有古時所謂男女授受不親的...

請問玄學和佛家 儒家 道家的關係?

靳風 儒家是生活的學問,開篇講快樂,通篇說仁義,和玄學扯不上關係。佛家和道家算是,乙個想通過修行擺脫輪迴進入極樂世界,乙個通過修行入道成仙。 九日旭子 玄學,可能是形而上的學問的統稱,不依賴邏輯學的,憑藉第六感或者直覺或者心裡感應的相關聯的學問吧。它應當包含了情感 事件 直覺 體悟 知覺等 從這個總...

佛家道家修煉上有什麼聯絡和區別嗎?

郭尚陽 儒道佛本來就有客觀的區別,沒有區別就不必有三家了。自以為無偏頗公平待之,才是最大的偏頗。天生萬物,有高有下,用合適的態度去對待他就行了,不必平均化。你看天生萬物大公無私,不是也有萬般不同麼。號稱什麼三教圓融 儒道佛兼修的,其實就對三家都是一知半解,看不到其中根本上的區別。大道之理無不通同,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