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佛教中關於解」空「的文章,為何對」空性「還是不能理解?

時間 2021-05-14 11:57:33

1樓:毅心

讀妙法蓮華三乘歸一有感而發

以下的言論太過荒謬。不能盲目相信,需要有自己的判斷。

佛先初講小乘,後講般若,再講楞嚴。最後講妙法蓮華,提到三乘歸一,這個一是什麼呢?

我有乙個大膽的猜測

先看看過程

世間雜和之相,以因緣,小乘之法破之。

小乘之法以般若破之

般若波羅蜜以大乘加以補充

然後三乘歸一

最後佛說49年未講一法,渡者已過,何須用舟。佛法也可以拋棄。

個人見解

世間之人,總會用安立種種名詞概念來解釋一切,索性,佛也安立了文字,沒錯,它是因緣法,以引出小乘的空。

後用般若空性破小乘空,它指出空是妙有的。立第二種名相二乘空.........

互相破除

以顯示出

真正的空性

算了不打字了,累了,留下幾句話你們自己看吧。

1.佛的一切的目的只是讓get到那個性質,然而你證悟的那一瞬間,所證的內容也是相罷了

2.無論你是菩薩,或阿羅漢,有多清楚明了,做到了當境圓滿,不過也是一種相罷了。

4.修佛不為求知,不為脫離苦海,不為渡己,不為渡人,為什麼要修?我也不知道,但我就要修。

3.一切的痛苦,生死流轉都是在保證流轉的那一刻不會迷惘

4.不住世間法,不住小乘法,不住大乘法,不住空性,亦不住佛法,但是總有要住的東西,是什麼呢?

4.你解釋乙個東西,可以建立這個符合它的模型,也可以建立那個符合它的模型,為什麼可以建立如此多的模型去解釋乙個事物呢?你們想過嗎?

哪個是最接近真相的呢?是都是真相嗎?還是都不是真相呢?

5.修行就像一趟遠行,或許你不走的那一刻已然明了了真相,可你無法說服自己的心,我已然明了,你只能走著,明知道沒有必要去,還是踏上了征程,乘渡江河,棄舟上岸,走破了無數雙鞋,歷經千辛萬苦,但最後只是回到了原地,好像沒有什麼變化,但只是你能說服自己了,罷了。

2樓:Eric.H

賽斯修煉法之架構一與架構二

賽斯之「架構一」及「架構二」

王菲《心經》心情不好,或者煩躁時候聽聽可以靜心。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3樓:天山遁

空性是印度人詭辯哲學的集中體現。

看明儒王時槐是如何破斥空性的:

後先生看《大乘止觀》,謂「性空如鏡,妍來妍見,媸來媸見」,因省曰:「然則性亦空寂,隨物善惡乎?此說大害道。

乃知孟子性善之說,終是穩當。向使性中本無仁義,則惻隱、羞惡從何處出來?吾人應事處人,如此則安,不如此則不安,此非善而何?

由此推之,不但無善無惡之說,即所謂『性中只有個善而已,何嘗有仁義來』。此說亦不穩。」

「佛家欲直悟未有天地之先,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此正邪說淫辭。彼蓋不知盈宇宙間一氣也,即使天地混沌,人物銷盡,只一空虛,亦屬氣耳。此至真之氣,本無終始,不可以先後天言,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

若謂『別有先天在形氣之外』,不知此理安頓何處?蓋佛氏以氣為幻,不得不以理為妄,世儒分理氣為二,而求理於氣之先,遂墮佛氏障中。」非先生豈能辨其毫釐耶?

高忠憲曰:「塘南之學,八十年磨勘至此。」可為洞徹心境者矣。

4樓:清暑殿

其實佛法的真正本質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也就是傳說中的三法印。三法印是佛法區別於印度吠陀教派和其它沙門教派的核心標誌。緣起性空是所謂大乘的思想核心。

意思是世間一切事物包括人的見聞覺知,並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借因緣假合而成,逃不過成住壞空,金剛經有云」眾因緣生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高度概括了緣起性空理論。大乘佛法繼承了婆羅門教「梵我合一」思想,並加以改造,提出在因緣法之上有個不變的本質,也就是如來藏,其實就是婆羅門教的「梵」。

5樓:與奪而招放

因為大部分人談「空」都是瞎扯淡的,看過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就能知道他們的話有多荒唐

佛經上說得很清楚,除非你是從他方佛國來的,不可能對般若波羅蜜一接觸就很快懂

所以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是老老實實淨障集資,自己是利根的概率比彩票中大獎的概率都低

6樓:自盛灰

有時是特意用一種另類方式說清楚的,可以用來驗證修行,未修證到的人是想解不了的,比如你未食過大公尺飯,問別人,大公尺飯什麼味,你聽到後,你能確定你能清楚明白確定大公尺飯是什麼味嗎

7樓:哲學為何p開頭

1、事 things 物,自然語言a=a邏輯語言,時times空=實體,

解:物質的=空間性,那是一點兒也不虛的;

2、自然x財富 wealth東西 x 人為,自然語言a=a邏輯語言,時 time 空=虛體,

解:財富 x 東西=空間性,這是很空虛的,時有時無,

4、虛實搭配起來,譬如,某人月光族,錢花完了還會有,但某人作為「人」是永恆實在的;

5、所謂 void 空虛:v 與 o 指某人 i 心永恆,有生有死=空虛 d 人存在。

6、西方哲學接借助字母文字的優勢,「虛 d 實」空性表示得很清楚,漢字則沒有這個優勢。

8樓:林先生

因為他們講的太玄了,他不能用符合人類的邏輯說出來。其實並非是他講不清楚,而是因為他的講述方式與我們現在的講述方式太不一樣。其中的論證過程被省去了。

要理解佛教的空,實際上很簡單。

首先,我們要知道,哲學上所說的「物」、「事物」是什麼意思?如果不理解這一點,後面就無從展開

注意,我們必需理解,哲學上乃至於佛教中的「物」、「事物」,指的是概念。

這是我們達成的第乙個共識。

如果我們承認事物其實是概念,這就好辦了,既然我們要破一切自性,說萬法皆空,什麼意思?就是說,這個概念的內涵是不存在,是空的,然後只有這個概念存在,概念之中的意義被消解了,這就是唯名無實。

那麼,要說他都是空的,我們有必要對概念進行分類。

我們可以粗略地把概念劃分為兩種,一種是經驗概念,一種是先驗概念。

所謂經驗概念,就是我們經驗所見從而獲取的概念。比如說蘋果、梨等等。

所謂先驗概念,就是我們無法通過經驗得到的概念,只能通過邏輯的規定獲取的。比如說,神。這個概念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神,但是我們一直在談論神。

為什麼可以談論呢?因為這個概念的內涵是我們自己規定的,我們規定神是全知、全能和全善的。

因此,在經驗概念之中,我們還可以繼續區分為類概念、種概念和屬概念等等。譬如說人、動物、生物等等就屬於這一類。

那麼,我們需要知道,佛教是持有經驗主義立場的,也就是經驗是第一性的。

如此先驗概念在佛教的立場上看,都是虛假的,因為他沒有經驗的支援。

而經驗概念呢?經驗概念有經驗的支援,但是在佛教看來,經驗是流變的,無常的,是緣起的。所以經驗與概念總是不相符合的。

但是我們的概念卻是不變的(因為概念應當有穩定的內涵和外延),我們是用我們概念化認知去理解經驗,於是經驗的無常性就被偷換為概念的常性,這就是顛倒夢想。那麼最核心的偷換,就是「我」這個概念的偷換。在佛教看來,我是流變的,但是在概念的偷換下,我就是具有同一性的(也可以理解為經驗被偷換為先驗規定)。

所以,經驗概念仍然是虛假的,是空的,他的內涵並非是概念所規定那樣是穩定的。

這就是佛教空的根本含義,由此奠定其唯名無實的觀點。而唯識學的目的在於說明,為什麼我們會出現概念化認知,進行進一步的剖析。

而所謂空性,就是對上述道理的乙個總結

9樓:小包紙

很多人講空,研究空,從不看上一句。菩薩在心經裡說的很清楚,行深波若波羅密多時,才能照見五蘊皆空。如果沒有行深波若波羅密多時,那聽別人給你講空來空去的頂多道聽途說的文字和理解,你即便明白了,也不屬於你自己的智慧型。

就像有人給你送來了房子圖紙,你也明白那是圖紙,但是自己不會蓋。

10樓:Mr徐

我個人是不喜歡你這種思路的因為具體方法已經給出了證得方法靠自己努力別人說出花來我也不知道人家到底知不知道不是? 更別說你知道了空也沒用實修實證不可或缺需要明了的法義也不是講大義理的玩意

11樓:不了

佛教空是指實相凡人看不到,學佛能渡凡人看到實相,以至最後涅槃。拯救眾生。靠隨緣而行否則物質世界會斷滅,眾生靠各自修行續緣才能使物質世界長存。

12樓:掌中佛

學佛首先要建立正知正見,一定要看具有證量的、公認的高僧大德的開示,否則很容易被以盲引盲。推薦閱讀宗薩欽哲仁波切的《佛教的見地與修道》,它精準、全面、系統的讓我們對佛法的理念有乙個通觀。

13樓:大雪

理解個P啊,空要等你開悟了才能真正的理解,用你思維意識去揣度永遠不可能理解的。就好比如空在一扇門裡,你連這扇門,乃至門把手都沒摸到,在門外繞來繞去找空,找的到嗎?一輩子十輩子都找不到

14樓:

自性是空相,但裡面什麼都有。

腦子很難理解,一會有,一會無,到底是有,還是無?這就是一般人過不去的坎,偏二元的一邊。我也在這裡卡了很久,後來學楞嚴經時,一下子就過去了。

一下子就見到了:空相,並且看到了空相裡什麼都有,從此矛盾的地方都不在矛盾,黑就是白,白就是黑,但不妨礙他們有分別,即是一,也是二。本來無一物,但不妨礙有萬物,落塵埃。

瞬間就明白了時間是不存在的,這些都不需要動用思維,你只需要見過一次自性。

一切緣起性空,性空就是自性。你,你的所見,所聞,所見功能,世間的一切,包括你的妄念,分別,無明,都是自性,這一切是空相,即然一切是空相,為什麼有千姿的世界?因空相裡什麼都有。

無就是有,有就是無。這個真的需要你見到自性!不然你的思維無法理解。

真空即妙有,沒有生的過程。

15樓:無痕

因為空性本來就不可理解。

能理解的你,和嘗試理解的物件以及理解思辨的過程當體即空。

你都空了,誰來理解?理解的基礎:名相和概念當下都是空的,理解又從何談起?

你所理解的「空性」本身,都是乙個名相,都是空的,你在理解什麼?

我法二空,能所雙亡。當下了悟,一了百了。

16樓:大海

你的方向搞錯了,應主要研究如何證到空性,而不是研究空性為何。至於空性為何?只要大概的了解一下卻可,但要知道你一介凡夫所了解的空性跟真的空性一定是有差距的。

故要研究佛陀教我們如何去證得空性的,他講的那個方法是什麼,然後按照那方法去實證到空性的境界和智慧型,那時你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17樓:

就是無自性,也就是萬事萬物沒有貫穿始終、支配主體的本質。

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有你六根所感知到的六塵,都是因緣和合所生,當因緣散去時也就滅去。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你所感知到的一切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產生的,這些條件在不斷地變化,所以你的感知也在不斷地變化。

當條件全部改變時,你所感知的一切也就全部改變了。

真不知道上面這些人故弄玄虛什麼東西。為什麼知乎就不能搞清楚「空」=「無自性」這麼顯而易見的中觀入門知識呢?

如何理解佛教中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huanghuali 我也思考了很久。最初認為是人的慾望與看空慾望。最近在研究量子力學裡的雙縫干涉實驗的唯心現象時有了新的理解 色就是現實的物質世界,空就是人的意識世界。色即是空 物質世界是意識世界的影子 空即是色 意識世界才是物質世界的本源。 熊熊烈火 色就是你看到的,空就是你看不到的。看到的,感...

看了很多有關佛教的書,弄得我本該談戀愛的年齡不想談戀愛怎麼辦?

霜不饒 枉你看了這麼多 佛教的書 首先,你對異性還有興趣,只是覺得就算在一起也沒意思。好,請你先 在一起 了然後再對有沒有意思做出評價好嗎?比起 沒意思 我倒更擔心你到時候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紅塵萬丈,我可是覺得有意思得緊。其次,順其自然,至情至性。該來的跑不了,不來的也不會憑空出現。該吃飯吃飯,該...

線性代數中關於基礎解系的問題

天下無難課 選擇題沒細看,只回答最後一問,為啥a與a a是線性無關的呢?對於兩個向量,若它們不共線,那就是線性無關的。從題目看,和 是齊次方程的基礎解系,那意思就是它們是解空間的兩個基向量。按這意思,它們兩是不共線的。如果兩個向量不共線,把它們兩個做組合的結果不必然地與其中任何乙個共線,就是對於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