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語中歐美非澳等地的人名是音譯的,日韓等東亞國家人名是翻譯過來的?

時間 2021-05-13 07:41:59

1樓:在天地

翻譯人名、地名,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音譯,一種是「字譯」 (轉寫)。

例如,列寧,俄語是Ленин (讀音: 列寧),英語則是Lenin (讀音: 萊您)。

為什麼是這樣呢?因為,俄語人名/地名,譯成漢語時,是音譯;譯成英語時,是「字譯」 (根據西里爾字母與拉丁字母的對照表)。

例如,東京,日語是「東京」 (讀音: 偷克油),英語是Tokyo (而不是「Dongjing」),漢語是「東京」 (而不是「偷克油」)。為什麼是這樣呢?

因為,日語的人名/地名,譯成英語時,是音譯;譯成漢語時,是「字譯」 (根據日文對應漢字)。

2樓:鹿與魚與語與愉

因為他們本來就有漢語的名字,只是讀音不一樣而已日本人名字都是很明確寫著的,南韓人平時不寫但身份證上寫著的。日語就是漢字+假名構成的,假名在以前就是拼音而已,用來代替不會寫的字,日語中無法用漢字表達的字,以及外來語音譯。後來逐漸用得越來越多了。

韓語直接就是漢字一一對應的,以前取締漢字說要發明新文字,暫時用拼音,結果一直到現在還沒發明出來,現在還在考慮恢復漢字。

3樓:一日為白

看了上面的回答,很多都是說有現成的漢字,所有沒必要再音譯了。

其實,了解翻譯學的,都會了解乙個原則,那就是對歷史的尊重,也就是說已經有的翻譯原則不能改。

很明顯的例子,trump,按音譯的話,應該翻譯成川普或者床普更合適一些,但是翻譯界的前輩們已經把這個詞翻譯成川普了,後面的人為了保持一致性只能翻譯成川普了。不然,就會鬧出川普的爸爸姓川普的國際笑話!

所以,翻譯的目的本質上是為了資訊的交流。原則上就是怎麼樣資訊衰減最少怎麼來,有現成的原則絕不能重新標新立異,不然就會造成語義的奇異和資訊的丟失,自己爽了,後人遭殃!

當然,你如果真發現乙個新的國內沒有的名詞,冠名權就在你手裡了,隨便你玩,後人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4樓:成木右

音譯和意譯都是翻譯過程中處理人名地名的時候使用的方法。

像日韓,新馬等國家,如果人名有漢字的話可以直接拿過來。或者像陸克文那種起了中文名的也是,就沒必要花心思再想乙個了。

像越南這種曾經使用漢字但現在已經不使用的,因為有大量漢越字的存在,比較方便意譯。比如,「tài」 可以譯成「才」,當然了,譯成「材」也不是不可以,畢竟我們有大名鼎鼎的馮子材將領。如果當事人跟你說,他起這個名字是想要好多好多錢,你應該知道怎麼處理了吧。

與中中國人的名字都有個寓意不同(建國、家興、蘭芳……),西方人的名字很多都是乙個代號,並沒有實際的意思。音譯無疑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實際上,就算是原文有實際的意思,音譯也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估計是因為這樣翻譯不僅文字比較簡潔,而且讀音類似也讓受眾更容易識別。像「烏魯木齊」,「迪麗熱巴」,我們並不在意那裡的木頭碼得整不整齊,那個人覺得熱不熱……

5樓:

大部分南韓人是有漢字名的,所以明星會有公司正名,tc追的時候也會說使用正名

沒有漢字名的也有,張娜拉就是,是國家的意思,總不能給人翻成張國家,就音譯了

6樓:Asakusa

首先是人家的名字本來就是漢字,其次是他們的漢字乙個字可以有N種不同的發音,如下圖日語中「生」字的15種不同的組合和發音。為了方便大家記憶直接翻譯不是很好嗎?

7樓:Aranycsapat

都這不叫翻譯,這相當於拉丁字母國家的人名地名的轉寫。其實在用拉丁字母的國家,也是直接轉寫,而不是按照自己國家的正字法音譯。比如說Andrea Pirlo,在法語國家,他還是Andrea Pirlo,在德語國家,他還是寫作Andrea Pirlo,然而Andrea Pirlo這個字母的組合,按照德語和法語來發音,肯定和義大利語不同。

8樓:

你把漢字當一種字母而不是語言就能理解了

同樣的漢字在不同的語言(漢語、韓語、日語、越南語)和方言中都有不同的發音

但是這些語言的共同載體就是漢字

9樓:

韓語其實是音譯

不然也不會出全昭妍 => 田小娟這樣的笑話了只不過韓語讀音和中文有一對一的關係,看著像是中文名字罷了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日本人的名字是直接讀出來的,然而日本人一般不會直接看漢字念中中國人的名字。

10樓:陶Leonard

Daniel在西班牙語裡讀法類似「達尼艾爾」

那為什麼英中國人在翻譯西班牙文的「Daniel」時不寫成"Daneyear"之類的鬼

11樓:「已登出」

因為人家那本來就是漢字。

如果非要音譯,那你覺得這名字還有漢字的意境美麼。。。

石原裡美--以喜哈臘薩陀彌

橋本環奈--雜湊莫陀坎奈

織田信長--甌韃挪卜拿喀

十六夜咲夜--伊匝由一撒庫邪

雪野百香裡--由奇挪悠喀裡

嗯。。。棒子就是直接音譯,在他們看來日本人名就是這樣但是如果用萬葉假名表音看起來還好一些

松浦果南--真川羽良迦南無

桜內梨子--紗久良宇治梨古

附上一張自己做的半成品圖,如果日本從沒接觸漢文化,那46都道府縣的名稱會是。。

奈良県的地名會變成這樣

12樓:晨水

南韓的諺文和日本的假名,本身就是表音的文字

大概和中國的漢語拼音差不多乙個意思

如果直接音譯的話,你還別說中國人看得懂看不懂,估計南韓人和日本人自己都覺得這TM是什麼玩意兒

13樓:

如果用將日語音譯成漢字,那麼地名人名等專有名詞會有怎樣的翻譯?

尼蓬津明黨幹事長稱不排除眾參兩院同時選舉可能

2015-12-01 17:24:00

14樓:杜若致遠

反對以上。北韓語也就罷了,日本語的訓讀不就是翻譯嗎?最好也不過是理解為,他本人另外取了個漢名。

數十年來,日本人也往往徑取其音,隨意配個漢字,甚或漢字也不配了。海東半島上,以固有辭為名者也在增多。

15樓:IJCM

南韓人日本人都拿中文起名字。

就是他們說話方言味太重,同樣是中文名字,他們讀法跟我們讀法就千差萬別了。

比如炳,咱們都讀bing,三聲,但南韓人讀就讀比養。。。還是連起來讀的。北方盆友別誤解,不是罵人話,那是人家名字。

16樓:加賀改二戊

因為東亞國家大部分是用漢字的。

日本人的名字基本上按照漢字乙個乙個翻過來,現在類似於中村アイリ的人名越來越多,國內一般來說是取漢字音,然後如果日方有要求就按日方要求來。比如澤尻英龍華。

例也是有的,我老婆(確信)石原裡美的日文名叫石原サトミ,大陸翻譯叫石原裡美,但她本人喜歡台灣的翻譯,石原聡美——石原聰美。但大陸網民已經習慣了石原裡美的叫法,已經改不過來了。

半島兩個國家的情況很複雜。北方全面廢除漢字,基本靠音譯。比如李雪主,一開始翻譯叫李雪珠。朝方提出改正的請求後,改用朝方的官方名字。

南方因為身份證上有漢字,大多數情況下會直接拿著身份證上的名字,如果韓方提出了官方翻譯名,按官方名字來翻譯。但近年來,有很多的南韓人的姓名並未採用漢字(例如張娜拉),對這種情況是漢字姓+音譯名。

歐美國家不用漢字,因此採用音譯。有些外國人為了讓中國人產生「親近感」,會取乙個中文名,比如「彭定康」,多見於駐華使節。

17樓:edourdoo

漢語拼音只是輔助性的語言工具,而韓語是拼音語言且沒有聲調。在日語中片假名和平假名系統特別發達且淵源留長,且本來就是用來書寫漢語之外的詞彙的。

18樓:一頭熊un ours

那不叫「翻譯」,人家的名字本來就是對應那幾個漢字的。

否則,非要把「光」「昴」「山葉」翻譯成「希卡利」「斯巴魯」「山葉」之類的,看上去也挺彆扭的。

19樓:逆轉力

歐美語系翻譯成漢語,既有音譯也有意譯。魔獸世界裡暗夜精靈的姓氏都是意譯的,比如Maiev Shadowsong譯成瑪維影歌,但是同樣單詞風格的人類姓氏Stormsong卻被翻譯成了斯托頌,而不是颶歌,風歌之類的,所以這也看翻譯的具體需求。

同樣,日語名字的翻譯中也有出現名字裡有假名的情況,比如希崎ジェシカ翻譯成希崎傑西卡,這個名字就是漢字+音譯。但是希志あいの卻被翻譯成了希志愛野,而不是音譯的希志愛諾,就是漢字+意譯。另外還有著名的聲優(野上)尤加奈是由ゆかな翻譯過來的,就是沒有漢字的日語名,全都翻譯成常見的對應漢字。

當然有人會說,這不是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區別麼?但是平假名和片假名難道發音不一樣嗎?發音一樣卻翻譯不同還不能說明問題麼?

20樓:峻嶺

白雪這個名字,上海人念和廣東人念肯定不一樣,廣東人對於乙個上海人白雪的名字,會根據上海話的讀音翻譯嗎?不會啊。

你把日本話和南韓話理解成漢字的一種方言,就可以理解了。

不一定對,供參考。

21樓:

同字母體系或有轉寫規則的語言之間,人名地名通常使用轉寫規則而不是保持讀音按照正字法重拼,西歐語言內部也是這樣的(比如英法德意西等用拉丁字母的語言間轉寫),漢字文化圈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一種「字母體系」,所以使用轉寫的翻譯慣例而不是音譯。

22樓:

你去看看日本亞馬遜就懂了,裡面的選位址那裡,兵庫縣、東京都什麼的全是繁體字,所有的縣我都能看得懂。有現成的漢字名稱可以用,幹嘛要翻譯?

23樓:旅行者

漢字本來就是日語的一部分。日本人的名字也都是用漢字的。日本人用中文讀自己的名字,也是直接讀每個字的中文讀音。不需要翻譯。

24樓:

日韓起名字的時候是使用漢字的,那個漢字就是人家的本名。所以其實並不是「翻譯過來」這個概念,你可以理解成「讀音不同」。一般來說,中中國人的名字在日語裡也是用音讀漢字來念的,和漢語普通話的發音也會有一定區別。

25樓:楚筠珺

不是「翻譯」,而是他們就叫那個名字。

韓語人名:

拿過大鐘獎最佳男主角的一位南韓演員,名字念做(hwang jeong min),寫做黃晸玟,雖然南韓漢字和簡體字有部分字形不一樣,但可以一一對應。同理的還有(Kim Yun Seok),寫做金倫奭。(Jung Woo Sung),寫做鄭雨盛。

(Lee Hyo Ri),寫做李孝利。

諺文有40個字母,任意母音和子音均拼成詞彙,而諺文和漢字有對應關係,如=巨,=京,=國。通過南韓人名的諺文書寫對應漢字,可以知道對方的漢字名寫法。不過由於諺文發音對應漢字不止乙個,也會出現漢字寫錯的情況。

某些固有詞沒有對應的漢字,就會選擇音譯。

日語人名:

一位經常出演連續劇的演員叫池內博之(Hiroyuki Ikeuchi),他的名字就是這麼寫的。如果按假名書寫,應該是いけうちひろゆき,音譯就是「黑漏又ki 一可優七」。日本漢字的簡化過程和簡體字不太一樣,所以有時候需要轉化。

比如野沢那智=野澤那智,松田祐実=松田祐實,吉岡亜衣加=吉岡亞衣加。

由於假名拼寫名字往往冗長,絕大多數日本人名都是直接用漢字表示。直接用假名書寫的要麼是明星/偶像的藝名(平假名為主),要麼是非正式場合的姓名簡稱(也是平假名為主),或者就是外國人/源自外語的詞彙名稱(片假名為主)。中國在翻譯的時候會按照假名對應漢字來把假名替換為漢字。

如鈴木あみ=鈴木亞美。

為什麼漢語名詞沒有單複數,為什麼歐美和阿拉伯等之諸語言就有?

漢語的特徵是表意,能把意思表達出來即可,所以說複數不重要。英語等語言,有乙個明細特徵是追求準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所以說他們可能覺得,很多事物再用單數就不準確了,所以就有了複數。 維勒探長 各語言裡特有的現象,追根溯源的話太專業,不敢說,但複數未必就是必要的,有了數詞自然就該是複數,英語中的複數形...

粵語和越南語為什麼有這麼多相似的 非漢語的詞?

楚令尹兼秦良造 粵語就屬於漢語,和普通話平等,何來粵語詞彙不是漢語詞彙?就像問你為什麼和隔壁鄰居那麼相似的基因?那是因為住得近啊!兩種語言天天碰頭說什麼都會互相影響啊!再說,普通話就沒有外來詞了?為什麼普通話和日語有那麼多相似的,而非漢語的詞?像什麼多肉植物什麼的 你覺得這樣問合適嗎?如果不合適,題...

為什麼二戰德國敗了現在還是中歐的主導?

楚筠珺 那場戰爭中德國到底是不是戰敗,這個從現在來看其實挺難說的。德國在軍事和政治上當然是戰敗了。長達6年的戰爭造成800萬人死亡 領土縮水三分之 一 全國所有城市全部淪為廢墟 本國境內被戰勝國駐軍至今 國民財富幾乎損失殆盡,被打成這樣按正常情況來說肯定永世不得翻身了。但是德國在經濟和外交領域幾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