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 二 的讀音明明與 er 有很大不同,但是為什麼拼音是 r 呢?

時間 2021-05-12 22:46:08

1樓:馬大春

因為現代漢語拼音取消了入聲,導致古詩詞的平仄關係混亂,平分陰平和陽平,仄分上聲、去聲和入聲。er是陽平,而「二」在古漢語中發音是上(shǎng)聲,也就是我們今天拼音裡的第三聲,很奇怪吧?聽一下廣東話二是怎麼讀的——yi(像螞蟻的螞蟻),南部大多數省份的方言讀音也是上聲。

2樓:阿哲

二的讀音只有er,你覺得像是ar那是因為普通話不標準。整個er的讀音就不可能發出a的聲。你要是讀成ar一定是前舌面下降後上公升,口腔開合讀由大變小。

而er是舌尖中不圓唇捲舌母音。發音時,口腔在半開半閉之間,舌尖捲起,對著硬顎。

我也挺好奇到底怎麼能讀成ar,有人能示範下嗎?

3樓:jointer

er是復韻母,整體認讀,不是拼的,也就是說不能讀成鵝日,再快也不行。

為什麼要用er來表示?因為在方言裡日和二同音,日是re(e為啞音),倒過來就是er。漢字讀音的音素是相重疊的,也就是說e和r不存在誰前誰後,可認為是同時發出的。

《西儒耳目資》的二標註為ul,如果連讀音差得更遠。

4樓:UntPhesoca

老派「二」和「而、耳」同韻,都是「摁兒」(聲調不同),所以漢語拼音用 er

現在很多人「二」讀「案兒」從而跟「而、耳」不同韻了殊不知現在最新派,「而、耳」也跟「二」一樣讀「案兒」(聲調不同)了。所以,可以預料將來漢語拼音 er 本身就會讀「案兒」

你以為你是永恆的真理,實際上你只是歷史的滄海一粟而已☆~

5樓:端木弗貢

《紅樓夢·第二十回》 —— 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愛說話,連個『二』哥哥也叫不

出來,只是『』哥哥『』哥哥的。回來趕圍棋兒,又該你鬧『麼三四五』了。」

咬舌就是俗稱的「大舌頭」。咬舌兒的人將二讀成愛,可見不咬舌兒的人就一定是讀成「愛兒」(ar)。那麼二字這個特殊的官話音起碼就有二百年以上的歷史。

再看史湘雲的反駁 ——

湘雲笑道:「這一輩子我自然比不上你。我只保佑著明兒得乙個咬舌的林姐夫,時時刻刻你可聽『』『』去……」

從她的「愛」「厄」並舉又能看出,二的ar、er二音又是互為變體而同時存在的。

6樓:孤舟

在普通話中,二的讀音就是二。

可能在題主的方言中二的讀音不是二或者二和而的讀音不同,這是很正常的情況。

在北方官話中,不少尖團音沒有合併的,如建和箭發音不一樣,但在普通話的方案中,尖團音已經被合併了。

普通話是以北京話發音為基礎的人造語言,既然如此,發音就必須要以他制定的方案為標準,普通話的讀音就必須安漢語拼音的標準來讀。

當然好多人說普通話受方言影響也是很正常的情況。

7樓:愛睡覺的樹懶

這個問題好像挺複雜的。

你是想問普通話「二」和「兒化音」中的「er」有什麼區別和不同是嗎?

因為我記得「兒化音」中er其實有非常多的變體,以前我還一一記過,但現在也忘光了。比如它在「瓣、把」後面其實差不多把兩個音都弄相似了(花瓣兒、刀把兒)。然後它在不同母音結尾後面讀音非常不同。

但是漢語中「兒化」又有很重要的區別意義的功能,比如詞性的區分(蓋、蓋兒),意思也很多不同(頭、頭兒)。

但是雖然「兒化音」有特別多變體,我們語言的「音」卻不能有無數多,這是語言的經濟性原則吧,我們無法記住那麼多音,也沒必要。現代普通話總共是21個聲母(22個子音)39個韻母(呃好像是吧),但這些是我們說漢語的人總結的,實際說話的「音」要多得多,但這些音就不妨礙我們交流,都能聽懂,因而沒必要把所有「音」列出來,它們不能「區別意義」,這就是語音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就是「音素」和「音位」的概念。音素就是語音的自然屬性,就是語言裡切分的所有音。

國際音標也有「寬式」和「嚴式」之分,寬嚴是相對的,沒必要的時候就不用那麼多

可以再舉個例子方便理解。漢語中「b、p」的區別很大,「爸」和「怕」是完全不同的詞,但是英語中「sport」可以發「p」也可以「b」,大家都能聽懂,所以都可以說。有些語言「送氣」(就是「p」)和「不送氣」(就是「b」)的區別不太重要(日語中也是),所以說這種語言的人,他們不會「咬」這個音,因為這個音沒有那麼強的區別意義的功能,但在有些語言中咬清它們卻至關重要。

如果乙個俄羅斯人說漢語,他可能說er的時候有大舌顫音,但你聽了覺得也沒什麼,不妨礙你理解他說的是er還是r。但在俄語中你發的音有沒有顫音音義區別卻很大,你的老師會糾正你這裡必須發顫音。咱們南方有很多語言也一樣,比如有的南方人n、l不分或者h、f不分,因為在這個方言中,這兩個音的區分就完全不重要,可以算乙個「音位」,他們換到普通話中的時候就得分清n、l。

既然是乙個音位,我們就可以用乙個符號代表它們,就是er。

簡而言之就是雖然它們不同,但是沒必要在拼音上區分它們,寫乙個「音位er」就可以啦。

我暫時就想到這些。「語音」我也不太專業,感興趣的話你可以讀一讀林濤的《語音學教程》,然後如果上面的回答有記錯的地方,我就下次再來修改吧。

漢字是什麼時候開始與讀音分離的?

北唐友隺 我認為漢字的音與義並沒有分離。樓主說法,有點像字表音或是表義。列舉的諸國文字,都是拼音文字,拼出乙個音,代表乙個義。所以字表音。漢字,首先是表義。象形字,一形代表一義。義與音搭配,成為一套完整的使用系統。而有些使用中同音的事物,用不同的字形來表示,就出現了一音對應多字的漢字現象。其它造字方...

有哪些漢字,大陸和台灣的讀音不同?

Reina 瀉 喜歡乙個台灣政大中文系的歌手 主唱 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下面幾個都是蘇打綠的歌裡面的,一時間想不出來那麼多,以後會再來更新褪色 t n 出自 花茶 懸崖 y i 出自 如果有凝結就是愛 劊子手 ku i 出自 他舉起右手點名 蟄睡 zh 出自 交響夢 解釋一下,我不是靠空耳就說這個字的...

日語中漢字的讀音有什麼特別的變化?

這個問題有兩個範疇 音讀訓讀。前者中國傳來,大致有吳音 公元5 6世紀 漢音 隋唐 唐音 宋代以後 三個傳入時期,以及乙個慣用音 民間讀錯字但是廣泛流傳 後者有正訓 漢字表意 假名表音 和熟字訓 漢字詞表意 假名表音 兩種。送假名。乙個漢字後面放幾個假名表音和表意,這個是人為規定的。 八卦青蛙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