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用同音的常用字代替眾多的生僻字呢?

時間 2021-05-12 06:13:35

1樓:網路油俠

你應該問為什麼不直接拉丁化漢語

現在中文已經被改的四不像了

為什麼?因為總有簡化和保守兩個派系瘋狂競爭關於問題說的情況其實是存在的比如說「雲」字至於為什麼沒有那麼普及說到底還是因為中文是表意文字而非表音文字

2樓:louzhiguo0000

其實人們每天說的話,大部分都是沒有資訊含量的廢話,絕大部分都是日常用語,這些話語不上學也能學會的。

而文化科學用語使用的頻率是很低的,學這些幹啥呢。

3樓:木風

世界上有幾十億女性。

我能遇到看到的也就幾十萬。

我認識的也就幾百。

我經常交往的也就幾十甚至十幾都不到。

我經常交媾的只有乙個。

可悲啊!

4樓:

世界上有將近四十萬種植物,你能見到的植物只有上千種,你能注意到的只有二三百種,你能叫上名的只有百十種。

那,是否只留下這百十種就夠了,其他滅絕也無所謂呢?

事實上,許許多多人就是這個態度。

世界上的動物也是這種情況。

沒了多樣性,世界離毀滅就不遠了。

5樓:

錢老鎮樓

日本人不就是這麼幹的,比較典型例子是日語的天氣予報。

還有二簡字也是這個思路。典型的例子是雞旦。

當然現行的簡化字也有體現,比如醜和醜,鬥和鬥,後和後。

問題原文問的是應當不應當,答案當然是不應當。

原因:大前提,原文說的是非常用字的縮並。就功利主義而言,其實已經暗示了基本不會對現實生活造成立即的衝擊,例如今後所有的(曌)字必須寫成照字。

這個字生活中基本用不上,所以應該是無感的。

基於這個邏輯,還是回到功利的原則上來說,那麼否定的理由就主要有2條。

1,沒必要,無感不代表沒有成本。對於本來就用不上的東西,你折騰它幹嘛呢,何況成本不低。至少你得僱一幫國內頂級的文字專家,研討開會搗鼓好幾年吧。

專家研究經費,開會的車馬費,幾年下來不少錢吧。真研究出來了,計算機要重新設計字型檔,字典要重新印刷,全國教材都要重新印刷編寫,可能很多地名跟戶口本也要重新印刷…這麼一折騰,圖個啥呢?

2,反而增加了部分專業人士的學習成本。非常用字相當比例是生化,醫療,古文情境才會用到的,簡化了之後,對於這部分專業領域,反而是需要再翻譯一次。類似曌,你寫成照了,在相關專業書籍重出現時,還是得寫回去。

還有苯環,你非要寫成本環。老朱家的人的名字,那更是重災區。

現在回頭想不是說一簡字沒有留下遺憾,必然已經是多方博弈優化妥協的結果。

6樓:陳初公升

蟹腰,書桌案頭還放著九十年代版的辭源和辭海,翻閱是領略古今中國文化交匯的大樂趣。即使懂點漢字的日本人也不會同意吧,他們肯定會拿過來作為標榜自己唐人文化正宗傳承的佐證。

7樓:

中國資訊交換標準GB2312-80,一共就94*94的格仔。然而,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無法解決。為了解決專有名詞的問題,又發布了GB18030標準。

古代常用字的聲部為何多選擇複雜的偏旁?

李鶱棹 發音不同。漢語音系演變至今,在各地方言中均發生了較大簡併分合。而根據普通 北京話所造的 新形聲字 是極為狹隘且不適用的。對於純粹的形聲字而言,這類簡化字是破壞諧聲系統 而對於累增字而言,字義源自累增前的部件 即音義皆相關 並用累增部件強化表音或表義,竄攺後將這種關係鏈條也一併破壞了。漢字簡化...

為何 舉 下部的 手 少了一畫?常用字內還有哪些字有此部件?

微言大義的翅揚 手 有沒有頂上那一撇主要取決於隸定時中指那一筆折沒折。折了就有一撇,沒折就沒有。手字旁 扌 就沒折,看 的上邊就折了。以及,擧 這個中指折了的字形也是有的。 已登出 這個字裡有五隻手啊!捂臉 那一撇一捺更沒牌面。其他回答說的很清楚了,手本身就是兩橫,這樣左右各倆突出,加上上面那個正好...

生活中有哪些常用字詞經常被我們讀錯的?

烏賊ichabod 個人經驗,想到就來更新。更年期症候群,特徵的徵。文縐縐,zhou,一聲。血脈僨張,fen,四聲,亦作血脈賁張,ben,一聲,噴是完全錯誤的。吱聲,zi,一聲。老鼠叫。啾啾,jiu,一聲。鳥叫。龜裂,jun,一聲。擁躉,dun,三聲。勁爆,jing,四聲。勁,取堅強有力的意思。綺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