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哲學之後反而變得清心寡欲,這正常嗎?

時間 2021-05-12 02:09:45

1樓:夏蟲不知冰

會且正常。

學哲學,總能學會一點「透過現象看本質」吧。

一萬元的包與一百元的包,它們功能一樣,質量幾無差別。那麼多出的9900元是什麼?是消費主義陷阱,是人的虛榮心。

如果學了哲學,還是克服不了虛榮心,毅然決然地投入到陷阱中。那麼,哲學也就白學了。

2樓:諸葛先生

這非常不正常,除非你是學習道德經,因為道德經不屬於哲學!記住,哲學是科學的產物,道德經不是科學的產物,兩者的語言體系是不同的!

3樓:暗夜無星

當你讀了很多的書,知道了很多的道理,你的心境肯定會發生變化。

哲學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人清心寡欲,而是讓人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認識精神,建議還是調整自己的心態,要充滿熱情,不能因為一些哲學思想而對世界厭倦,這不是哲學的目的,要知道自己的人生狀態。

4樓:奔波兒灞

看下你這個問題啊,「學了哲學以後反而清心寡欲了」。

「反而」兩個字反應了你對於哲學有個設定,那就是學了哲學會讓你在生活中過得更好,賺更多的錢,找更好的物件,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

如果是抱著這樣的目的學習哲學的話可能你要失望了,哲學從來不是讓人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就,哲學是讓你對生活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也許你的生活不會有改變,但是你看世界的眼光肯定不一樣了。

哲學是讓你修心的,至於你用哪種方式去修是需要你自己摸索。

(忙了一天頭腦混亂就先寫到這吧)

5樓:自由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傳統哲學都講究修身,貼近自然,才能領其中悟奧秘,不是學了哲學變得清心寡欲,兩者是相鋪相成的,凡事有度,特別是哲學,不然很危險的,現代哲學一幫坐而論道東西,什麼唯心,唯物,心和物能分開嗎,主觀,客觀,有主觀和客觀嗎,源頭就是假設出來的,並且片面狹隘

6樓:

變得虛無起來,是認識到了現象的本質,擺脫了慾望與空虛的搖擺,通過回覆自身把握了自在的本質。當你明白無論男女異性、身外之物都只是觀念的集合、反思的物件之後,通過反思得到異性的本質,就自然而然回覆到自身,而不是被慾望吸引,綁架。你通過回覆到自身得到滿足,認識到世界的一切皆是虛無,就達到了尼采所言樂觀的虛無主義,即酒神精神。

7樓:反面

這不可能。

所有的哲學只能改變人的思想,無法改變人的屬性。

就是說生而為人這個肉身是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擺脫不了。

人欲就是你生而為人的侷限性。

你讀了一萬本哲學書,但你餓的時候一樣想吃飯。

即便是我,通識萬物,窺破天機但望見美女一樣忍不住,沒辦法這是人這個屬性帶給你的。

我發現很多大學教授學哲學學傻了,把自己搞瘋了,亂七八糟瞎講,離這種反人性的異類遠點。

8樓:方皓

of the thinkers who refused a meaning to life none admitted his logic to the point of refusing that life.

9樓:香煎水果莎拉

正常清心寡欲,性情大變都是正常的

我是說真的

本來人接受了新的知識,新的思維模式後,思維就會改變。

只要你覺得ok就好

學哲學其實就是,世界觀與世界觀的碰撞和吸收,沒有好壞,正確與否,只有可不可以找漏洞抬槓。

不執著於己見,不神聖化書籍,其是養分,是觀點庫,而非真理。

學哲學,要學會抬槓。

10樓:施紅宇

世間最高的心境莫過於平常心,在哲學的旅途中如果你因此感覺自身逐漸清心寡欲,那麼恭喜你!你在證得這世間真理的路上逐步前進。

清心是清淨與明心,寡欲是少欲而非禁慾。清淨讓你遠離喧囂,得以思考自身內在心靈的所求。明心讓你清醒,得以看清自身的本性。少欲能讓你遠離煩惱。

什麼是煩惱?就是沉浸在慾望中而不斷索取,不斷思考而產生的心理壓力,而結果卻是求而不得,這種現實與理想的反差讓你憤怒、悲傷、仇恨,讓你感受不滿足,即便是得到了你也依然不會快樂,因為你膨脹的慾望永遠不會滿足,你將不斷的在煩惱中迴圈往復。

我們常說學習的前提是潛心,而潛心就是讓自己的內心平靜下來,用平常心理智的看待問題。放下雜念與煩惱,集中全部精力,用專心去對待每乙份知識,用自己的內心去解釋自己遇到的問題

學習哲學能讓你清淨,那麼說明你對於物質的慾望在不斷降低,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對於自身內心的探索。就好比你在勤奮學習的過程中,你不會總是天天去玩樂而消磨時間,因為你的注意力放在非常重要的地方,就像你學習哲學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認清楚自己為什麼而活,為了解決基於現實生活而導致內心存在的諸多問題。

這是你探尋真理的過程,是精神昇華的必然階段。

當你堅持了內在的清淨,在哲學的路途不斷探索人生真理的時候,你的內心會一一為你解答答案。為什麼?並不是你不明白這些道理,恰恰是因為你能明白這些道理,但是在你現實生活中你因為不斷的進取而被慾望蒙蔽了你思考的內心,沒有懂得停下去安靜的思考,而哲學就是乙個讓你回歸自我思考的過程。

人們常說年輕意味著不成熟,那是因為心智發展的不成熟。何為心智不成熟?不能理智的看待問題,不能控制自身的情緒,不能做到看透問題的本質,不能因此而穩重

在你學習哲學而不斷堅持下,你終究會明白你內心追求的答案,因為哲學是開發啟迪你內心潛在智慧型的過程。你會把所有經歷的同樣事件進行比較,從中尋找共性,因此逐步發現所有你所關注問題的本質聯絡,並且去研究其產生的原因,最後發現它們產生的根本原理。如果你能做到這一步,你就已經獲得了外在的真理。

獲得了外在的真理,再獲得內在的心境,此時的你才是真正的達到了心與智兩方面成熟的階段。當你再回首人生曾經的經歷時,你會發現現在看來乙個如此簡單的問題在我以前竟然總是不明白,看不透,總犯錯,你甚至會為曾經的幼稚而感到可笑。

最後你的心會歸於平靜,歸於平常,因為事情你已經經歷過很多次,而你也早已經明白了道理,對於自身事情你會習以為常,就像習慣一樣,失去了新鮮感自然會用平常心看待。學習哲學會使你的精神智慧型超越常人,做到真正的活明白,我們存在於世間總是在學習如何去獲得,卻不懂得如何失去,就像揹著不斷增加的重擔前進終有壓垮的一天,如果我們能夠放下一些東西,自然就能輕鬆自如。

所以你不必擔憂,這是你成為智者必然的過程,是給你內心的必然考驗。就像先賢一般,釋迦摩尼、老子一樣都能用理智的眼光與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所以你不必害怕,你反而要懂得去勇敢的接受新的轉變,想真正全面的改變自己就一定經歷內心的轉變過程,因為心是行的前提,內心改變了你的外在行為才能讓人發現,這是你走向真理彼岸的途徑,也會成為你受人尊敬的原因。

希望你在哲學的路上越走越遠

11樓:赤色靈魂

你可能學了老莊的道家哲學?

哲學家們以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造世界

如果你學的是馬哲,相信你不再是「清心寡欲」,而是熱血沸騰。

12樓:文化基因之源

我是研究透了進化心理學之後變得清心寡欲,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發掘真理」這件事。

進入那個理想世界,腦子高速運轉,很爽。玩自己的腦子hhh

隨時可以玩,對外部環境的依賴幾乎為零。

13樓:Darwin1234

學哲學和清心寡欲沒用半毛錢關係,而且普通人學的也不是哲學,只是哲學的乙個大白話介紹。

康德說人一旦進入高度調動理性的狀態就會發現自己的思維模型中的二律背反,有的人的思維模型中到處都是二律背反,從小接收的資訊到處都是漏洞和矛盾,全都是碎片化的知識,這樣的人最好什麼都別學,為了健康著想,懂的越少越好

14樓:不惑的人生觀

正常。因為大腦的活動增加了,本能的反應減少了。大腦所產生的意識對本能和慾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謂理性正是通過思考得來的。

15樓:者也

我看了一篇《逍遙遊》,反而變得清心寡欲,這正常嗎?

我看了一頁《純粹理性批判》,反而變得清心寡欲,這正常嗎?

我剛剛做完了傳統藝能,反而變得清心寡欲,這正常嗎?

我失戀了,反而變得清心寡欲,這正常嗎?

我談了女朋友,過了兩周,反而變得清心寡欲,這正常嗎?

我吃了十個薄荷糖,反而變得清心寡欲,這正常嗎?

我看了火影忍者博人傳,反而變得清心寡欲,這正常嗎?

我去了趟寺廟,反而變得清心寡欲,這正常嗎?

我憋了一天的屎,終於釋放了,反而變得清心寡欲,這正常嗎?

我吃了乙個蘋果,反而變得清心寡欲,這正常嗎?

我考試考了滿分,反而變得清心寡欲,這正常嗎?

我在B乎回答乙個有關清心寡欲的問題,反而變得清心寡欲,這正常嗎?

16樓:達文西

意思你在了解哲學以前是整天都不平靜,每天都是奮鬥逼?

也不盡然吧,你這是到了「賢者時間」然後剛好看了些哲學,所以想出來裝乙個文藝逼。

沒啥營養,總的來說,管你是不是看哲學,你就是看生物學,數學,物理,或者啥也不看,都會有會清心寡欲的時間,這正常的不得了。

17樓:sun of beach

有點意思,我也是學哲學,還有思考後,變得清心寡欲的,然後就一直努力讓自己保持這個狀態,用宗教的說法,這是在往好的路上走,但是別人看來不一定,可能會覺得你這個人很廢。

好壞的標準就是,你喜歡嗎?

18樓:jsn

很正常每乙個對應的學科學了一知半解後

都會有乙個對應的狀態

很正常的

太正常了

但,你得跳出這個框架

盡量讓腦子多一些框架

有機會能有幾個框架就學幾個

多學科,才能讓你更具體的

了解這個你周圍的一切

不要去固定框架

不斷增加你的認知,多種方向

多種框架,可能你看了這些會不屑一顧吧

但這個世界就是多元的,而不是單一的

「你怎麼證明你是你自己呢」

19樓:四號鐵

不是壞事。因為物質慾望滿足帶來的刺激持續時間越來越短暫,程度越來越輕微,你的心靈已經擺脫了物慾的奴役追尋真正的自由。反之,思想上的精進而獲得精神上的愉悅會更使你心動,佛家稱之為「法喜」,孔子稱之為「朝聞道,夕死可矣」。

20樓:堅持是生活態度

我估計不正常。

記得大學有個老師說過「學史忌沉溺於情,學哲忌沉溺於空」。

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皆夢幻泡影」,學哲學的目的不是清心寡欲,清心寡欲比欲念纏身好,但也不能沉迷的。

不知道題主是自己學有所問還是見他人學哲學有所問?

21樓:佳素

哲學很寬泛,流派多,各有各的興趣、立場和合理性。所以你是認同了哪種哲學呢,是不是價值相對主義?你說的正常一詞不如改成好字更準確。

我覺得如果年少,這應該不好,要走出這種狀態繼續奮鬥,如果上了年紀,清心寡欲應該有很多好處。

學了道家哲學,讀了《老子》之後變得與世無爭了,沒有奮鬥的動力了,嚴重影響到了我的學習,怎麼辦?

波傑瑞的觀點 道德經講無為而治,功成不居,道政合一,治大國若烹小鮮,小國寡民,講給誰聽的?給功成的人,治理他人的人,參與政治的人,治國的人聽的。你乙個學生,有功麼?治理別人麼?參與政治麼?治國麼?治理單位麼?相當於乙個職場菜鳥整天拿著 領導的藝術 看來看去。導致讀到功成不居四個字時候,只知道不居是自...

為什麼賓士GLE做四門隔音之後噪音反而變大?

師宇哥 車四門隔音後,出現了低頻噪音。所以你感覺到很難受。原因在於四門隔音做的太嚴密了。貼上止振板後要加裝薄的隔音棉和吸音棉。要在4門的相應的位置。留兩個小孔。這樣問題會得到解決。另乙個問題就是四門隔音完完後。其它部分的噪音會更加清晰了。我的建議是。噴裝底盤裝甲,然後底盤,擋火牆和U型槽隔音處理,棚...

經歷了很多事之後,我沒有變得更加圓滑,反而變得更加純粹,感覺自己在和命運死磕,是不是弱智?

世宗吳打鐵 l圓滑也好純粹也好,都是一種性格 人格,不夠圓滑大都因為不太會圓滑這些情態操作,當然所謂的純粹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真純粹只會純粹真不會演,另一種是知道圓滑是怎麼回事卻不屑去施行,但只要有價值使然也能行雲流水般圓滑。兩者間不同的是,圓滑者主動圓滑主動勾連勾兌,這是種群體特性更是他們的生活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