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覺得英文原版教材很囉嗦?

時間 2021-05-12 00:11:53

1樓:

往往中文教材是用來參考著上課用的,英文教材是聽完課/聽課前/不聽課自己讀著學的。英文教材很少被直接用在講課上,反而更常用的是老師自己寫的提綱/notes。教材寫的很詳細是因為它是設計給沒有外來幫助的人自己完完全全能看懂的東西。

2樓:

因為上課是跳著學的,生物課一本一千兩百多頁的教材,上課乙個topic 只讓讀了不到10頁。 是這樣的,國外每乙個學校安排的課程不一樣, 我校今年高三學體溫控制系統, 隔壁女校卻是微生物研究, 但是都用同一本教材,所以教材設計之初的目的就是涵蓋全部的內容,最後老師根據實際情況選講。

3樓:馬丘比丘

每個人學東西都會遇到乙個學著費勁的點。有些人可能小學應用題就費勁了,有些可能大學學微積分才費勁,有些人可能到更深奧、抽象的學科才費勁。

我個人的經驗是,在到達你「費勁點」之前,看中文的書,學的更快。到達你費勁的點之後,看比較囉嗦的英文書,能更好的突破這個費勁點,能有突然領悟的感覺。它把來龍去脈都講的更清楚一些。

我大學剛開始讀英文教材也覺得特別囉嗦、特別智障、特別沒效率。等我研究生的時候,開始看中文書看不明白了。當時感受就是,一堆公式堆積在一起,我怎麼也看不明白其中原理與聯絡,也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搞。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覺。那一刻,突然覺得自己才是智障。這時候再看英文書,竟然有了茅塞頓開的感覺。

總體就是我覺得中中國人寫書照顧的是高智商、高理解力,強者的效率。外中國人寫書,就照顧我們這種智障,是盡可能的讓你那啥都不懂的外祖母看過之後都能盡可能的懂一點點。

我感覺中中國人和外中國人寫的綜述文章也有這種差別。

我是理工科,我是覺得國外人寫東西不著急去講那個具體的東西,也不強調具體做法1、2、3是什麼,而是把他的來龍去脈說的很清楚。就好像,如果你能夠自己想清楚這種來龍去脈,你也能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提出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我覺得這對於開放性領域,對於存在很多未知問題需要博士生去解決的領域,是非常有啟發的。

所以越是接近研究前沿的內容,我越傾向於看英文講義。

我現在對某個新領域的調研、對某個我不熟悉的學科的自學都是先快速看中文,看不明白就找英文,英文的看完腦子裡就有整個清晰的框架了,再像查字典一樣看中文,快速填補需要知道的小點點們。我覺得這樣是適合我自己的做法,理解效率和理解深度最大化的做法。

比較贊同這個答案:https://www.

4樓:Youngler

邏輯嚴謹,就顯得囉嗦。寫詩點到為止,隱約提示,這就是詩的意境美。中國有詩的傳統,相對來說,寫書精煉一些。

教材,我覺得還是以色列的好,以色列的教材是工程師寫的,能夠及時融入工程經驗,我們的教材是教授編的,偏理論,有時候不符合實際操作

5樓:ic主宰

原因就是中國經濟發展還不夠好。

很多教材,國外都有優秀教材了,為什麼還要國內自己編教材? 主要還是省錢。國外一本教材可能要100多刀,換成軟妹幣是妥妥的700塊,這不是搶錢嗎?

有的還賣到2000塊了! 都這樣,中國還怎麼發展教育。同一本教材,影印版只有20刀,而翻譯成中文後,只剩10刀,軟妹幣六七十塊,但還是貴啊!

而如果是國內教授再精簡一下,自編一本,就是4刀了(20-30塊)。所以,國內的窮學生看到的都是薄薄的凝鍊的教材,難免讓人看不懂,只能靠老師講解,然後課後自行推導。

國外教材雖然囉嗦,但是對於初學者真是一大福音,利於入門。特別是對比影印版和國內自編教材之後,真是再也不想買國內教材了。

不過,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自編的教材也會越來越厚的。

6樓:

因為看的不夠多,或者是看的教材難度不夠。

以大一大二的基礎數學課來說

Rudin的分析,A first course in probability,Serge Lang的Linear Algebra寫的都很簡潔。

如果是CS狗走ML方向,有本書叫the Elements of Statistical Learning,簡潔到了恨不得讓人「叫一聲好爹爹你尊聽詳,求求你把這個公式的推導多寫兩行「的地步。

7樓:海邊的孤星

美式的教材感覺就像一本有主題,有邏輯的十萬個為什麼。看了以後容易明白,但是你以為你懂了,給你一些題,你會發現不會做。蘇式(國內基本延續蘇式)的教材裡面全是乾貨,看的時候跟吃壓縮餅乾不給水一樣的感覺。

而這個水其實就是題。不得不說,看書刷題的學習方式是真的紮實。有人可能覺得填鴨式學習沒有創新能力,但是我覺得巧婦難為無公尺之炊更可怕,如果你知識不紮實用起來就不順手,不順手就會影響你後面的學習。

總之,個人經驗你要理解乙個東西,美式的好用,但是你想運用知識繞不開練習,那不如蘇式教材邊查邊做題,效率高得多。在掌握了之後有空再看看美式的教材,把已有的知識來龍去脈過一過。先看美式的就可能出現自以為懂了的情況。

8樓:

我最近兩年發現我也變得很「羅嗦」了……

別人問我一件事,我非要講解全部的周邊,就是不直接告訴他怎麼做!!!

知道為什麼麼?(又來了)哈哈哈

順著你的邏輯(別想太多)

中文的很多書,把基礎,框架,核心主題,全部詳細的介紹一遍,

於是,人學會了,只是模仿出了圍繞那個主題的框架,頂多是換換基礎,換換主題。

就像刷題一樣,難題依然不會……框架有微調!

外文的書,基礎不會提示全,讓你自己去找「磚」或者材料

框架不會解釋太多,他會詳細的拆解這個過程,

(主題)想到這個構建方向的思路。

圍繞某個「想法」去思考如何完善那個「框架」……

這裡的外文、中文書並不全是這樣,誇張的例子去對比

1、一樣的材料,2、構建乙個新物體的」思路「,3、構建乙個新事物需要的」框架「邏輯……

材料,思路(餿主意)這兩個太簡單了。

難的就是框架,其實就是理解問題的方式,其實就是,上面提到外文書(中文書也有提到的)墨跡一堆明明已經理解了,還在哪廢話繞來繞去的內容

(它)墨跡一堆,告訴你如何拆分你需要解決問題的框架,變成無視簡單邏輯的堆疊……

知道難題為什麼不會麼?

不理解難題本身構建的邏輯框架,放心,他需要的基礎知識都在書上!

你為什麼看不懂題?

另外一點就是,環境的限定。

把一坨大便放在桌子上會讓吃飯的幾個人宕機的……埋在地里植物能夠很好的生長。

「標準狀態下」「忽略空氣阻力」「這個程式在linux環境下」「這個程式在window是環境下」

你還需要理解後者環境的「邏輯框架」……

你想要把乙個理論/內容/公式「框架」移植使用在另乙個載體框架上,

需要做的是把兩者的框架邏輯理解透,

你才能讓他們穩固而解釋的連線在一起……

否則,就像在冰上蓋房子……

1、房子的樣式不夠豐富。對房子本身邏輯理解的太死,沒有變化。

2、對載體冰的多樣性理解的不夠,

3、同時,移植過程並不夠靈活……邏輯對接思路。

主要強調乙個靈活,解題/使用思路方向,框架的拆分,載體的理解……

這麼說,對大部分中國學生並不適合,

你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沒有自主「使用方向」的思考……

(我之前很多同學都這樣,老師麼,就碰見乙個,是初中的政治老師,當時的感覺是他講課很有意思,但是,我完全不理解政治在講(告訴我們)什麼。後來才知道,他很厲害!)

後果就是,聽完課好像沒說什麼重點。

自己沒有針(方向的思考)去把內容連起來……

——————

這是我看了那麼一丟丟的外文書,看了一丟丟的公開課、演講,對比周圍人、見到的一些內容想到的

如果你聽外文課,一兩節感覺無所謂;如果你聽了一學期一直無所謂你發現你差的內容要遠比國內難追……

知識體系超級龐大……

(也有,聽一學期還不如看兩天書有用的狀態)但你會發現你與他們聽課人有所謂「創造力」(實踐)能力的差距……

————

回到開頭第二句話,你以為籃球的crossover都是一樣的麼?

No,不同人的發力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的,不一定適合你,

我呈現給你的,只是我解決問題的思路,在每一步,我會想到的是什麼……

瞎扯幾句,參考!

9樓:

可能答非所問,但看到教材的問題,還是想說兩句。

並非所有的英文教材都是圭臬,並非所有的蘇式教材/國內教材都是辣雞;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當然了,有很多書並配不上「教材」二字。)

讀者能從一本教材裡學到什麼,大致取決於以下兩點:

教學的環境

教學環境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環。有些教材寫得很簡略,很「手冊」,是因為作者的意圖正是如此。這種情況下,往往作者本人正是授課的教授,書籍的目的是為了把課堂中繁瑣的細節記錄下來,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已經在課堂上講清楚了。

蘇式教材大體是類似的風格,國內很多教材照貓畫虎,卻把最精華丟了。

2.讀者自身的水平

這大概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一點。不知你有沒有類似的經歷,對於某本同學們讚不絕口的教材,你卻覺得很辣雞?如果你初學微積分的話,我會推薦你《托馬斯微積分》;你想高階的話,我會推薦你張筑生老師的《數學分析新講》;你還想學的話,我會推薦你baby rudin;你還在想學的話,我可能要給你推薦布林巴基學派的《數學基礎》了。

誠然,這四本書講的都是微分和積分(某種意義上的),但難度卻天差地別(對天才並不適用)。水平決定觀點。當你姿勢水平上去以後,你會覺得以前的天書是甘霖,而以前喜歡的教材變得囉嗦。

從某種意義而言,這是乙個悖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和學習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本教材看不下去,換本看就是了。

10樓:

教材羅不羅嗦完全取決與作者自己的風格以及教材的目標受眾,以我經驗來看美國的學生即使是頂級私立的相當一部分學生水平也是有點菜的真實,作為專業的基礎書目必然不能寫的太過精煉,這其實不算一件壞事;

舉個例子有的答主說中國的教材編寫分格繼承蘇聯,但菲赫金哥爾茨的微積分學教程可是相當細緻,反觀rudin的分析教材卻寫的相當簡潔

11樓:

高中學地理的時候,我偶然在學校圖書館的角落裡,借到了美國的高中的地理教材。忘了一共幾本書了,反正厚厚的幾大本。是翻譯過來的彩頁版。

書非常精美,紙非常好,重量和開本大小給人以滿足感。感覺那本書很「瞧得起讀者」,給讀者以學習知識的尊嚴和樂趣。

裡面充滿了各種有趣的實驗和彩圖,相當於一本可以自學的初等地理研究指導。它會給你介紹地理研究者需要什麼工具,當年那些搞地理大發現的人怎樣看待地球和海洋,而有些氣候又可以用什麼樣的日常工具去模擬等等。

其他地理學的經緯度,具體名詞,全部在這些背景,感性材料和實驗的介紹過程中慢慢出現。它會給你標出來,讓你注意到這是個概念,然後它在結尾還會順著你的思路給你複習一遍,有兩三道簡單的題目給你思考和靈活運用,然後給你答案。

讀完之後我再學咱們高中的教材,就覺得:咦,這裡教材為啥突然就跳到那裡了,這個圖好醜啊,那個地方是不是沒寫清楚啊……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中國還是在做「技術指導手冊」,而不是「科學研究教材」。

即使現在,我還慶幸自己學過這套美國教材,可以讓我在任何陌生城市和地區,迅速用各種視角去觀察,衡量,推測,收集各種「情報」,來快速分析這個城市和地區。

我們的地理教材,卻教給我們的都是一堆堆的定義,計算題,判斷題,讀圖題,並不教我們去用科學的思維來領會一件事。

蘇聯之所以亡國,就是因為,它們只懂得繞著材料找結論,思維從根本上來講是僵硬死板的。他們不懂真正的實際材料或者最終推斷不出他們得到的那個結論。可是他們卻非要寧犧牲現實,也要去得那個結論。

最後分崩離析。

中國的教材倒是學得滿全~

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

英文原版教材中,托馬斯微積分和James Stewart編的微積分有什麼各自的特點?

alphacalculus 托馬斯微分在中國很受推崇,不過看了一下Thomas對極限的講解,感覺是很失望的,似乎作者對極限的理解甚至不如中中國人。極限的講解應從數列極限講起,這樣才能理解極限為什麼產生 是什麼 怎麼描述 怎麼求等這些基本問題。Thomas似乎和大部分教材一樣直接描述極限,顯然這是最困...

請問,英文原版工具書有什麼推薦的?

杜若致遠 泛讀則恩格利什簡釋,Wiktionary足矣,如Wiktionary,the free dictionary。精讀則詳釋,上可至the O.e.D.the Ox Ford english Dictionary,漢釋則參陸谷孫編英漢大詞典。 虎紋貓 其實原版英文工具書中最值得推薦的就是近義詞...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英文原版書籍系列?為什麼?

dorisnaro Penguin English Library的penguin classics 非常喜歡這一套書,不過只入了兩本 不能太敗家 這一系列的封面很漂亮,裝訂質量和作品本身都是非常優秀的!關於這兩本,作品就不需多說了,書捧在手機厚實而輕盈,很適合隨身帶著。在乙個下午安靜地看看書,喝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