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分析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 老子的 「道」 和 孔子 的「 仁」 有什麼不同?

時間 2021-05-11 12:00:16

1樓:Constantius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道」是整個老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它可以是一種混沌虛空的狀態,同時也是萬物生長發育的內在驅動力。因此掌握了「道」,就能夠達成一種體察萬物,無為而無所不應的狀態。而達到這種境界要求人進入「無」的這種狀態,這樣才能體察到萬物執行的規律。

既然是把「道」和「禮」作比較,那我們就先不談其中的本體論的內涵,而在個人層面進行比較。這裡老子所說的「上德」就是「道」在個人層面的顯現,「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就是這個意思。因此老子的道德觀是認為最高的德行就是要順應自然的「道」,不主動去標榜展示自己的德行,因為符合「道」的行為看起來就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到令人不會刻意察覺到。

所以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而一旦人想要標榜自己的德行,試圖去把自己認為完美的道德觀念和禮儀制度強加到別人,這樣的德行就不再遵循「道」的規律,與它原來的目的相脫離,很容易淪為某種工具。如果人人都內德充沛,事事為他人考慮,摒棄過多的慾望,那麼自然能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又何須禮制來約束呢?所以說,從「道」到「禮」是乙個德性衰退的過程,從順應自然而不主動彰顯自己的德行的「無為而無以為」,到主動標榜自己的德行,想把自己的禮儀制度強加給別人卻得不到真誠的回應的「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在老子眼中孔子大概也屬於「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的這類人。

對孔子自身而言,我們可以認為他的禮制的觀念確實是出於他個人的德行,畢竟他也知道「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同時也是為了改良他所看見的社會問題。

但他只是靜止地看到了成周時期嚴格的禮樂制度和相對穩定的社會結構之間的聯絡,就認為興復周禮可以重構穩定而和諧的社會。他認為從禮樂可以讓人復歸於仁,可是實際上單純地恢復禮樂制度並不能改善人的德行。

在失去了相應的經濟基礎後再提出恢復空泛的道德禮制,就只能成為僵化的教條,被權力主體所利用,並強加於人。與之相比老子似乎早已看破了這種道德律令和繁複禮制的虛偽。他說: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我們在把一種道德禮儀當做理所當然之前是不是應當先考察一下它到底是基於天之道還是人之道呢?

老子還說:「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意思就是自認為有先見的人,也可以理解為制禮之人,使得「道」變得虛華,讓人不假思索地接受這套禮儀,是愚昧的開始。

可見老子反對推行一套等級森嚴,標準一致的禮樂制度,而是主張每個人都在「道」中尋找至高的德。

總而言之,兩人的「道」和「禮」的觀念都是基於當時春秋時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提出的。老子認識到了傳統意義上道德和禮儀的虛偽,因而主張一種「空無」無所不應的心理狀態,並且有相對完整的本體論體系來支撐他的道德觀。而孔子則堅信禮樂制度能教化人的德行,可是對禮樂背後實質的思考卻顯得薄弱。

這也是我認為道家比儒家更富哲學性之處。

2樓:文聖

道可道,非常道。

所有的對道的描繪都不過是「道」的糟粕,即使道德經中所描繪出來的「道」也一樣。

真正的道長存於世間,與大化不即不離,任何入路,不管是儒家道家諸子百家的哪一家,都只是其特殊的存在形式,無法全盡道的真髓,都是一孔之見,但都有所見。只有通過可說的道,才能觸及那個言語道斷,心行路絕的「道」,這是個只能默識的無言之道。

道一而已,其在現實中的表現就落入了分殊的層次,永遠無法被真正觸及而達到與道合真的地步,從這個角度,學不可以已;但是在工夫的每乙個瞬間,都有可能暫時性的領會道的真義,是為頓悟,從這個角度,當下即可心安。

每個人都是特殊的存在,都有著和自己相契合的「道」,探尋它、跟從它、壯大它,不論是道家還是儒家,都是你自己的道。

道無高下,心安即可。

3樓:一壺神仙醋

區別很大。老子曰「失道而後有德,失德而後有仁」

「大道廢,有仁義」

看到地下一群人胡言亂語,我還是答一下吧

道, 基本概念是一條路,引申出來就是事物延伸出

去的那個軌跡,再引申就是「規律」,自然規律,天地存在的前提基礎。

德,一切事物和諧共存的條件。或者說是最優的解決方案。

其實《素書》上有個更清楚的解釋(可以和道德經的含義對上):「德者, 人之所得, 使萬物各得其所欲」,簡單說,「德」,就是大家都想要的東西。大家都想的,就是德,大家都討厭的,就是失德。

你們看中國歷史,其實就是要看懂一句話:「X某何德何能……」,什麼是德,什麼是能?德就是你在那個位置上,大家有飯吃,有酒喝,能找妹子滾床單,比自己在那個位置上還好。

仁而愛人,對A仁,那勢必對B不仁

為什麼乙個領導者廢棄了「大道」以後,就會要求下面有「仁義無雙,道德高尚」的人呢?

我們來聽乙個故事,是北宋著名詩人葉夢得(1077—1148)記載在《避暑錄話·卷一》裡的情節。

公元2023年,葉夢得去河南潁昌任職。恰逢當地遭水災,流民數十萬。城外浮屍千里,孤兒棄子,遍地皆是。

葉夢得觸景生情,不禁滄然涕下。開倉賑災的同時,又下令道:「凡收養兒童者,官府送錢送糧。

」公告貼出去好幾天,三令五申,但是大街上的孤兒似乎乙個也沒有減少。葉夢得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憤怒地問身邊的屬僚:「有子女也就罷了,那些沒有子女的流民,為什麼都不收養呢!?

」言下之意即是:「他們怎麼能如此不仁不義呢?」

從葉夢得的角度看,流民們實在可恨。官府已經開倉放糧,他們已經不愁吃穿,為什麼對流浪兒童沒有一點惻隱之心呢?葉夢得這種思維,屬於典型的文人思維。

什麼是文人思維?這是一種直線式思維,也可以說是一種條件反射式的思維。遇到問題永遠都是訴諸於情緒,而不是求教於理智。

他們永遠站在幻想的道德語境裡去意淫現實的人性。他們以為憑藉著滿懷仁義和一腔熱情就可以使天下太平。一句話:

讀書萬卷,治國無方。

不管我們提出什麼主張,目的都是解決實現問題。可以講仁義講了這麼多年,解決問題了嗎?

4樓:吃火火

看就完事,圖一孔子圖二老子。

孔子老子只記錄了經過簡單分類的原句,不注釋解析。另外我不認為道生萬物是哲學體系,不過沒打算改。

5樓:小丑君

道不會因為你們爭論贏了就高仁一尺,也不會因為你們爭論輸了就低仁一丈。你們在這裡張口天道閉口仁愛,但是道還是不榮不辱,幹嘛呀,不無聊嗎?都把大給逗樂了。

6樓:喵星掃地僧

道在人先,推崇自然基本規律,更唯物,更實事求是,社會達爾文主義更符合道的價值觀。

仁在人心,要求自省其心,推己及人,強調人類的高貴,更唯心,更虛偽,普世價值更符合仁的價值觀

7樓:石頭的家ch

任何文明,最初的精英力量一定會分為兩種:軍事(發展為貴族,王權)和宗教(發展為祭祀,教權)。

中國祭祀史上有一件大事,就是「絕地天通」。

溝通天神與民眾的祭祀階層分為兩種:一部分只負責溝通上天,一部分只負責管理民眾。

道與儒,實際上是這兩種思想的後續。

道的潛台詞是:天最重要,民算個屁。

儒的潛台詞是:民最重要,天算個屁。

後來繼承了兩家思想的法家則更極端:

天和老百姓都是屁,皇帝大人南波萬。

8樓:不玩了今日解除安裝

道如大海,波瀾起伏。

而「仁」,不過是漂浮的一點浮萍,忽而被海水之力拋在空中罷了。

海水只因天地之力而動,

而浮萍卻以為是自己在攪動大海。

9樓:非人lucy

在此更新一下我的看法,有人很搞笑,說我胡說八道,難道歷史不是這樣的嗎?老子與孔子確實見面過,而且老子的確是孔子的老師之一呀沒問題吧,最主要很多人的揚道踩儒,真的很看不下去,能不能公平公正一點?做什麼東西都得講究考證是吧,封建社會幾千年,難道大部分不是靠儒學而建立起統治的嗎?

難道,仁對於當今社會就沒有一點用處嗎?引人向善有什麼不對嗎?

以下是原回答:

其實沒有什麼不同,因為孔子的老師之一就是老子,孔子明白老子的出世之學,老子問他,那你和我一起吧,不在俗世掙扎,但是,孔子說,不,我想傳播入世之道,老師。老子欣慰一笑,然後點了點頭。

因為孔子的情寄蒼生,所以才會有之後的遊說諸侯。再加上之前武王,文王,周公,堯,舜,禹的奠基,才有了儒家的蓬勃發展。所以說,其實沒有什麼不同,因為孔子也是理解幷包含了老子的道。

所以,孔子將仁推行,其實就是道家的道之用推行。只是怕世人不理解道,將其細細劃分的一小部分,讓後世好好的去學習去實踐。

先秦時代,諸子百家達到了乙個文化的巔峰時期,為什麼後世很難超越?

陳卓 乙個人能不能把抓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提起來?諸子百家就是我們的根,我們現在的思想都是建立在他們基礎上,我們怎麼可能超越他們?除非有外界的思想進入。第一次是佛教,第二次是西方文化。 X侍衛 亂七八糟的答案,幾乎看不出正經的學術素養。我就說乙個原因,因為當時中國這片區域有很多國家,各個國家處於激烈...

春秋諸子,百家爭鳴,如理解何道家老子所說的「至柔至剛」就是最軟的才是最硬的?

驪珠 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我覺得應該結合整句話理解,其實這裡的柔弱代表陰,剛強代表陽。柔弱是裡剛強是表,柔弱是虛剛強是實。這樣一來就好理解了,魚這裡就是剛強,陽性的,而淵就是陰性的柔弱的。然而魚不可無淵,淵卻可以無魚。因而淵勝於魚。兩國交戰,比的是誰底盤藏的深,就是比誰陰的...

諸子百家誰對人性了解的更為透徹

楊琪樂 儒道墨法陰陽縱橫兵雜 各家有各家長處,從不同的角度上,在不同的場景下,各有透徹之處。但到魏晉南北朝以來佛教傳入,方覺大乘佛法更加博大精深。 透徹,很難有乙個標準 1.孟子的性善說 2.荀子的性惡說 3.告子的性如水 4.楊朱的 為我 5.孔子的 性相近習相遠 6.老子的 人之謎,其日固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