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餐中蘊含著哪些不同的哲學?

時間 2021-05-10 15:05:44

1樓:懶得回頭

乙個是拿刀拿叉的,乙個拿兩個小木棍,簡直就是戰爭與和平,哈哈哈哈

稍稍了解一下飲食文化就會明白根本不存在什麼哲學意味,受到宗教、文化甚至政治人物的影響太多了,從裡面找哲學挺滑稽的

2樓:小山的隨思錄

《從哲學的高度來看中餐與西餐》

中餐與西餐是世界兩大菜系。從表面上來看,完全不同。實際上,前者之所以異於後者幾希。

前者是把肉、魚、雞、鴨等與蔬菜合烹,而後者則涇渭分明地分開而已。大多數西方人都認為中國菜好吃。那麼你為什麼就不能把肉菜合烹呢?

這連一舉手投足之勞都用不著,可他們就是不這樣幹。文化交流,蓋亦難矣。

然而,這中間還有更深一層的理由。

到了今天,烹製西餐,在西方已經機械化、數位化。連煮乙個雞蛋,都要手握鐘錶,計算幾分幾秒。做菜,則必須按照菜譜,用水若干,鹽幾克,油幾克,其他佐料幾克,仍然是按鐘點計算,一絲不苟。

這同西方的基本思維模式,分析的思維模式,緊密相聯。我所說的『』哲學的高度『』,指的就是這種現象。

而在中國,情況則完全不同,中國菜系繁多,據說有八大菜系或者更多的菜系。

每個菜系的基本規律是完全相同,這就是我在上面所說的:蔬菜與肉、魚、雞、鴨等等合烹,但是烹出來的結果則不盡相同。

魯菜以鹹勝,川菜以辣勝,粵菜以生猛勝,蘇滬菜以甜淡勝,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於此道並非內行裡手,說不出多少名堂。至於烹調方式則更是名目繁多,什麼炒、煎、炸、蒸、汆、燴等等,還有更細微幽深,可惜我的知識和智慧型有限,就只能說這麼這麼多了。

我從來沒有見過哪乙個掌勺兒的大師傅手持鐘錶,眼觀食譜,按照多少克添油加醋。他面前只擺著一些油、鹽、醬、醋、味精等佐料。

只見他這個碗裡舀一點,那個碟裡舀一點,然後用鏟子在鍋裡翻炒,運斤成風,迅速熟練,最後在一團瞬間的火焰中,一盤佳餚就完成了。據說多炒一鏟則太老,少炒一鏟則太嫩,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誰也說不出乙個道道來。老外觀之,目瞪口呆,莫名其妙。

其中也有哲學。這是東方基本思維模式,綜合的思維模式在起作用。有「科學」頭腦的人,也許認為這有點模糊。

然而,妙就妙在模糊,最新的科學告訴我們,模糊無所不在。

聽說,若干年前,一位著名的美籍華人學者的夫人,把《隨園食譜》譯成了英文,也按照西方辦法,把《食譜》機械化、數位化了,也加上了幾克等等。有好事者遵照食譜,烹製佳餚。然而結果呢?

炒出來的菜實在難以下嚥,誰都不想吃。追究原因,有可能是袁子才英雄欺人,在《食譜》中故弄玄虛。我認為,最大的可能是,這位夫人去國日久,忘記了中國哲學的精粹,上了西方思維模式的當,上了西方哲學的當。

教你學廚師-學中餐西點西餐小吃的廚師培訓網

3樓:

中西餐不同的哲學?如果哲學指的是習慣,那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食療似乎只要中餐有,而且是比較深刻,病後一口粥,深入人心。西餐也有像烏克蘭病後補魚子醬,只是背後的說法不一樣,中餐是慢補,西餐是直接高營養,這算是文化差異的一種吧。

中餐以養人為多,適口者珍,以人為本,所以烹飪食材方法特別豐富,西餐是攝取營養成分,主菜真材實料。

想起來那個「我在人民廣場吃炸雞」

地方區域的差異,也造成了調味的差異。

中國醬油製作工藝複雜,西餐是黃油更勝一籌,口味各有千秋,傳統更是不同。可取的是都採用當地最適合的食材,都是精益求精。

現代的西餐慢慢的嘗試用科學的方法,來解答烹飪的現象,就業人員素質教育較高,社會地位也相應提高。中餐目前還侷限於,師傅帶徒弟,經驗式的幫帶,八大菜系傳統菜餚,感覺傳統文化是完美的,接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

黃浦江邊的渡邊日式餐廳

中西結合,儘管也有部分分子料理,咖啡文化的進入中餐,西餐也結合了不少中餐的元素。

作為曾經的中餐廚師,還是傾向於中餐,還是不喜歡五成熟的牛排,八分以上是我的選擇,畢竟中國人喜歡的還是中餐…

手機上打字太累,下次想起來了再說說。

寶山公園的櫻花正豔

4樓:大鳥哥sl

比如題主所提及的中醫文化一樣,大多數都是經驗主義,中國的廚師做菜大多數都源於經驗,這種經驗主義的哲學思想就是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在我看來,中醫是一門生生醫學,中醫所倡導的是人和自然的氣息相統一,達到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狀態。中餐也是一樣,對自然的食材進行物理層面的加工,達到人和自然統一,而非向西方一樣,要改造自然,舉個例子,譬如用化工的方法去提取物質然後再合成,發展到現在變成了食品新增劑的廣泛使用,以及近幾年爆火的分子料理的出現。這種改造自然的思想,即主體改造客體,想要深入了解的話可以去看看柏拉圖的《理想國》。

再者,在用餐文化上也有所體現,中中國人使用筷子,西方用刀叉。使用筷子的時候一動一靜,動者為陽,靜者屬陰;筷子不用的時候,合二為一。人在使用筷子的時候不知不覺就完成了天人合一,並非西方所所倡導的人(subject)借助刀叉來對食物(object)進行改造。

此外筷子還有很多的寓意,我不太了解,這裡不做論述。

由於時間關係,目前只寫了一點中西方關於人和自然的關係,還有用餐禮儀(即人和人的關係)等,日後有時間再補充,總之可以同齊澤克所講的一樣,多多觀察和思考,即便在廁所中也能找到哲學思想和意識形態。

5樓:

如果食材新鮮,並且對自己廚藝有信心,就用西餐或日料。

甚至生著吃。

如果食材不新鮮,就用中餐,多放味精蒜等等調味品。

肉臭了就多放辣椒,或者過油炸,或者幾個小時蒸煮。

中餐就是調味品發展的歷史,用來掩飾食材的不新鮮,西餐更追求食材本身口感。

6樓:全息智慧型

中餐用筷子,一開一合,種類極其繁多,表達他的陰陽和合,極具包容性,外柔內剛。

西餐用刀叉,種類單調,表達他的崇尚暴力,直接,簡單和張揚。

7樓:天鵝海的企鵝

從頭琢磨,個人覺得還是農耕文化和和游牧文化的區別。中國在定居後文明高度發達時候,西方很多國家還在隨地大小。人們用筷子吃著精細實物的時候,歐洲還在烤肉。

衍生出來的哲學,一邊是思想潮流佔主流(吃飽了琢磨),一邊是冒險精神佔主流(吃不飽找吃的)。所以造就了人的身體,脾性,價值觀都不相同。

8樓:悠遊大少

王德峰教授說過

西餐用刀叉是主體處理客體。

中餐用筷子是天人合一。

再說多幾句吧,這關係到中西哲學對自然的看法。

西方哲學從柏拉圖起就提倡理念論,認為世界是不完美的,最完美的世界只有神的世界,人的頭腦能與神交流,所以人的理念也是神的世界中的一部分,既然現實世界不完美,那人只好按照自己的理念去改造世界,讓它變得完美。

人是主體,自然是客體,人要征服自然。

這很容易就把世界分為二元論,例如黑與白,對與錯。

中國哲學是與自然共同融匯的,是對立統一的。所以對於自然界,人的做法應該順應自然,不多加改造,

最明顯的就是刀叉與筷子,乙個是改造處理,刀與叉都不是本來存在於自然界的東西。

但筷子不同,筷子相當於人手指的延長,這是符合自然的。

9樓:家楨

說個簡單的例子:

通常,西餐的書籍羅列食材的時候會這麼寫:

鹽2克。

中國菜則會這麼寫:

鹽少許。

因為北京人的鹽少許和寧波人的鹽少許,不是同一種鹽少許。

西方人的對於菜的理解有乙個標準。

而中中國人的料理則是因地制宜的,「好吃」不是基於乙個共通的標準,而是根據每個人實際的口味所決定的,因此裁量權在實際做菜的人手裡,而不在菜品的描述中。

上公升到哲學層面:

西方人是理念論,企圖找到乙個通用模板適應世界。認識世界層面,廚師是主體,食材、菜品、食客則是客體,兩者是分離的。

東方人認為世界是相互關聯的。

大致如此。

10樓:關餘僧

隨意點……這個沒啥哲學,只不過是後來者為了更文雅也好,高大上也好,而把這些行為穿上了華麗的衣服而已。

比如吃飯閉嘴,細嚼慢嚥,先苦後甜,輕拿輕放,等等……你找找比如,說話類的哲學句子,感悟人生啥的句子,然後套上去就行了。

哲學這種東西,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感覺,感覺到了,你拉個屎都能理解出大堆的哲學。

11樓:羊博士

關於問題中的這部電影我並沒有看過,但是這個問題是乙個好問題。其實中西方飲食的差異是主要是由地域,文化,族群等各方面所決定的。空說無聊,我看看用幾個例子解釋一下。

筷子與刀叉

說到中西方飲食的差異,其工具不同是最為顯而易見的,但是是怎麼樣的文化和背景導致了這個工具上的差異呢?

族群,眾所周知,我們中國是最為典型的農耕文明,而作為農耕文明的乙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相互合作,所以我們使用的筷子,其用力方向是向內用力,以夾為主。這是象徵在條件並不富裕人力不足的情況下,農耕文明必須通過協作提高生產力。而西方文明是遊獵文明,其特點是小而射之,大而圍之,鉅而奔之。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遇到小獵物就射殺,大型獵物就圍捕,巨型獵物就逃走。從數量的覆蓋上看,就是小型獵物最多,也因此靠乙個人的力量即可捕殺。

隨之而來的就是食物的分配,那就很簡單了,我捕殺的我自己享用,所以用刀切割,用手進食,近年之後才換成刀叉組合。由於這種分配方式,必然導致爭搶與掠奪,所以我們看刀叉組合既可以用來進食,也可以用來自保。還有一點,與筷子的向內用力不同,刀叉是向外用力。

從這點可以看出,農耕文明是一種合作文明,而遊獵文明則是一種競爭文明。

三明治與蒸炒煎煮烹

先理解了上面的兩種生存方式之後我們再看關於製作飲食的方式就可以很清楚了。相對於農耕文明的所謂春耕秋收,和靠天吃飯。其擁有大量的閒暇時間之外。

遊獵文明因為其特殊性和掠奪性,必須盡量縮短飲食的時間,因為吃飯的時間越長,對於個體就是最危險的。而盡快解決自己的飯食也相對提供了去掠奪別人飯食的可能性,如此一來二去,通過長時間的遺傳。西方文明就導致了以快餐為主。

而中餐則是以文公慢火為主。而對於西餐來說,主要是為了裹腹,中餐則更講究享受。即便是很豪華的法式西餐,我們看也是一道菜一道菜的上,並不是類似中餐那樣一起上。

所以法餐理論上在每個階段都是可以退席的,但是中餐則不同。

分餐與合餐

最後在來看看爭議最大的分餐與合餐,其實按照上述所說,西方的分餐主要源自對食物的掠奪而形成的一種習慣,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管好自己,吃自己。莫管他人,所以我們看西方人也很少請客。。但是其最根本的形成原因是隨著人口的增加,在乙個地區之內食物的量在通過長時間的被遊獵之後,漸漸的跟不上消耗,所以量的不足,但是又要人人有飯吃,那就只能實行分餐制。

而如果分餐制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那就只能向外擴張了。所以分餐制的根源在於食物的匱乏。同樣,在中國早期,農耕技術並沒有那麼發達的情況下,商周春秋戰國漢等都是實行分餐制。

而真正開始實行合餐,其實也不能說是實行,而是普遍的話,據目前可考的資料,是出現於唐朝,盛行於北宋。而這兩個朝代也是中國歷代中經濟最為發達,物資最為豐富的年代。其實最典型的分餐在中國一直到解放前還存在著。

這就是重慶的九宮格火鍋。很多人不了解九宮格火鍋的來歷,我這裡就稍微解釋一下。九宮格火鍋其本身是由船工,或者當地人說棒棒等發明的,因為當時的歷史條件,這些重體力的勞動者卻拿著極少的薪金,只夠平時做一些簡單的菜餚。

於是這些人就發明了九宮格火鍋,九宮格火鍋就是乙個鍋中通過幾個金屬片分成九個格仔,每個格仔對應每個人,每個人自己選的菜也放在自己的格仔中。這就是合餐中的分餐。是因為物資匱乏造成的。

我估計串串的起源也是如此。

通過上面的例子,相信大家都明白中西餐之間飲食文化的差異,但是這是否能上公升到民族性以及哲學上,我覺得也是沒問題的。

比如我們上面說到在物資匱乏的情況下,西方民族首先想到的是向外擴張,而中國文明則首先想到的是參禪拜佛,或者說祭天祭祖。這體現了農耕文明的一種落後性,正所謂靠天吃飯,其本質是打消了個人的積極性。但反過來再說,擴張勢必打仗,打仗則要死人,不管這個仗能否打贏,對西方世界都是乙個好事,打贏了擴張了土地,擁有更多的資源。

打不贏則消耗了老弱病殘,體弱多病的人口,使得剩餘的人口即便再原有的土地上也能吃飽飯。而農耕文明則更愛惜生命,更注重生命權,因為農耕聞名遐單體所能創造的價值是遠大於遊獵民族的單體。從歷史上看,這也是為什麼歐洲更容易出現海盜和戰爭。

而中國除非是在王朝更替之時亂戰一場外,更多時候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就是因為對於北方游牧民族來說,打贏打不贏都是部落或者說部族延續下去的必要選擇。或者說打仗就是遊獵民族自身平衡或者說延續的必要條件。而中國則「攘外必先安內」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讓人民吃上飯。所以同樣的新冠肺炎,西方的態度是所謂的群體免疫,而中方的態度則是盡力捕殺,避免擴大。這不是問題,問題是西方人認同西方的措施,而中國人則認同中國的力度。

這點就很有意思了,充分反映了兩種世界觀

而如果上身到哲學上,那我們通過飲食,可以看到,西方文明更注重小家文化,而中國文明則更注重大家文化。西方更注重個體,認為個人權力是神聖不可輕犯的。而中國則講究合群,先大家而後小家。

更講究犧牲個體成全群體。西方社會更講究鍥約精神,小到婚姻,大到社會無不如此。而中國則更講究道德治國,情大於法。

其實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留個樓主或者觀者自己發掘吧。

在這裡我推薦一本書,是易中天老師寫的,《閒話中國人》裡面有些篇幅就是關於飲食的。書中很多其他的觀點也很有趣。若有興趣不妨一閱

天台的意象蘊含著什麼?

白鶴奴 雖然 但是 詩詞裡的天台一般指的都是天台山吧。然後天台山因為佛道都比較興盛,上清茅山那一派我記得好像有幾個人都和天台有很大關係,比如司馬承禎,好像還有個什麼桐柏觀是天台山的?所以有些提到天台的詩句可能會有一些宗教氣息,可能會描寫像雲霞洞府一類的景致。至於高台,乙個指字面意思的很高的樓台,此外...

詩詞中的各種意象蘊含著怎樣的情感?

美院派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悲傷是悼亡詩歌作品最主要的情感格調,悼亡詩歌作品凸顯悲傷情調,作者往往用各種植物類意象和自然現象類意象來營造一種悲涼的環境氛圍,為全詩奠定了悲傷的感情基調。如 詩經 唐風 葛生 葛生蒙楚,蘞蔓於野。予美亡此,誰與獨處!葛生蒙棘,蘞蔓於域。予美亡此,誰與獨息!角枕粲兮,錦衾爛...

「上善若水」蘊含著什麼人生哲理?

郭智剛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這一章節,老聖人以水喻道 喻心靈 法身 水之性,透明 無色而顯形形色色 乾淨 融形形色色而不染 無為 水性本靜,隨形 隨勢而應 無形 隨方就圓 遍周無礙 一體 不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