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作家的「真誠」?

時間 2021-05-08 05:30:14

1樓:無君子劍

作家的真誠只有藝術上的真誠,它需要你突破現有的語言框架去思考,因為現有的語言其實充斥著許多陳腐、曖昧、不夠準確的表達。不一定要刻意寫什麼標新立異的東西,但首先得有審視語言的能力。

作家的求真即是求美。在磨礪語言、更新表達中,能更好地表達自我,從而達到與自我統一的和諧之美。

2樓:數字出版周亮

真誠是一種敢說直話不怕事的境界。

真誠是一種誠懇樸素的態度。

真誠是一種天真率性的個性。

古今大成的作家們,得其一即可傳世。

細說無益,上例子。

比如白居易,唐代大詩人,從不擺臭架子,經常寫好詩,誠誠懇懇念給不識字的老阿姨聽。您明白了嗎,不明白,好的,繼續改,再念,明白了嗎,明白了。這是誠懇樸素的態度。

再比如魯迅、巴金,魯迅的雜文和巴金的《隨想錄》,敢說真話,敢於往社會的病灶上下猛藥,勇於反思總結。這是敢說直話不怕事的境界。

還有巴爾扎克、大仲馬、季羨林。前兩個老外明說把就是為錢寫作,但人家活兒好,寫出來的東西經得起時間考驗。季羨林老爺子就不用說了,我今生沒有別的希望,我只希望多日幾個女人(老爺子1934.

5.17日記裡的原話)。這些應該歸於天真率性的個性。

作家的真誠,大概就是這幾種吧。

3樓:眾心之心

我感覺是一種...誠懇、不賣弄。有些人寫作總有種炫技的感覺,好像作品本身不重要,受到眾人的稱讚才是關鍵。

如「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其中這「綠」字歷來廣受稱道,可也正因此顯得不那麼真誠。「綠」固然好,可以說是妙筆,但總覺得不太自然,給人一種感覺是詩人鎖著眉頭慢慢推敲出來的,彷彿要拿這個字去邀功請賞。

再比如,陶淵明的詩就很真誠,但他寫詩的時候肯定沒想過「怎麼寫才能真誠」,因為只要腦子裡一冒出這個問題,問題就大了,往往真誠不了。他的詩如:

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凱風因時來,回飆開我襟。

息交遊閑業,臥起弄書琴。園蔬有餘滋,舊穀猶儲今。

營己良有極,過足非所欽。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戲我側,學語未成音。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

遙遙望白雲,懷古一何深。

給人感覺...他好像根本就沒意識到「我這是在寫詩」,彷彿心中的東西滿了,幸福地、緩緩傾溢位來一樣。

心裡繃著的時候,讀讀他的詩,好像有什麼一下子卸下來了,實在是一種享受。

真誠的作家很少。很多作家年少時剛開始寫還很真誠的,寫著寫著戾氣就重了、賣弄了。當然,這也怪不得,畢竟大家都有過懷才不遇的感覺。

但寫到最後,能返璞歸真的真誠者極少極少。未經世事的真誠固然可喜,但返璞歸真的真誠才真正難為可貴。

僅中華文學來看,我以為最真誠者有詩經、屈原、陶淵明。

廣泛的來看,唐詩比宋詞真誠些。墨子比孔子真誠些。「我愛你」比「我愛你,就好像....就好像....」等等各種情話真誠些。

我覺得,如果要寫的真誠,那就不要沉浸於想「我怎樣才能寫的真誠」。

忘掉這個問題吧。

4樓:

只提乙個看起來有點反常識的點:作家的真誠跟道德水平(不撒謊害人那種「真誠」)沒什麼關係,跟業務水平有很奆的關係。自我敞開不是那麼簡單的,要靠腦子。

真誠是好的嗎?

我認為做人真誠是美德,是不應該被嘲笑與反駁的,應該被鼓勵的行為。但是我之前的想法錯了,還太年輕,上學時候總認為真誠會得到回報,可是,實際情況有些相反。有些人是不配得到我們的真誠,所以情況特殊複雜時候也要狡猾保護自己,防人之心不可無嗎。因為這個問題情況比較複雜,所以我們要根據環境而做決定 影評聊齋 分...

其實內心是真誠得,為什麼別人總是看我不真誠?

Lance 如果另外乙個人很真誠,ta也問你同樣的問題呢?同時,ta還傷害你,不理解你,不考慮你的感受,你的得失,什麼也不想給你,甚至 真誠 地想要從你身上獲取一些什麼呢?或者ta只是不擅於表達,但你也無法從ta不擅的言辭裡讀出真誠呢?所以建議 1 先理解他人的真誠。2 為了跨越客觀阻礙感受彼此的摯...

作家是怎樣煉成的?

陶斯詠 有人問成為作家需要什麼條件,我說 喜歡寫 不能單是喜歡想,喜歡說,寫 要成為癖好。不寫,手癢 心虛 氣弱。他一旦手中無筆,如賭徒無牌,酒徒無盃,殺手無槍刀,寂寞悲涼,惶惶無所之。他還遠離沙發,床墊,電視機。不論簡體 繁體 官話 方言,只要坐下去,越寫越高興,只要寫出來,越看越可愛。於是乙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