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上

時間 2021-05-07 09:12:03

1樓:

我的理解,這個和孔子說的「下學而上達」,還有「形上學」等意思差不多。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你不得不接觸萬事萬物,你要工作、學習、生活、遊戲、娛樂等,你日常做的都是平凡的小事,這些都是表象。但是你不能沉迷在這些表象中,不能只看到這些具體的事和物,而是要從這些事和物中,悟出做人和做事的道理,提公升做人、做事的境界,昇華你的心靈。

比方說你是個廚師,你天天得幹活、炒菜,這些是你的工作,是每天要做的事情,這就身在萬物中。工作燒菜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生活不光是只有燒菜,還得從這些事中提公升自己,提公升的是技能,最好是還能夠悟出做人道理。

比方說,炒菜,放鹽放油,就可以體會「中庸之道」。中庸不是說做個老好人,而是萬事萬物有個最適當的度,過猶不及。我們每個人接受鹽有個適應的範圍,多一點也可以吃,再多一點還可以吃,但是總有個點,放太多了,鹹的吃不成。

鹽少一點也可以吃,再少一點也可以,還少一點也還可以吃,可是總有個點,放的太少了,就淡得一點味兒都沒有。

所以人生處處是學問,在生活中、工作中,感悟人生,提公升境界吧。

2樓:遠牧

生活裡太多的不如人意,患得患失,得到了怕「擔不起」,失去了又覺「傷不起」。人生在世,無非是把想不通的事想通,把必須要邁的坎邁過,把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放下。世態炎涼,無需迎合;人情冷暖,勿去在意。

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外。所謂智慧型,就是把不該看重的東西看輕一點,把不該看輕的東西看重一點。

居於此地,安于此地,居於此時,樂於此時,因緣於今世的,不要急著要去趕到來世,也不要急著要跨回前世。如你在鄉下,悠著,無需絞著腦汁要衝進城裡,如你在城裡,也不要拼命地要去逃離。如你能有福報富裕的,就富你的裕,如你處於簡樸,也無需對別人的豪奢羨慕甚至嫉妒。

身在鬧市,心在鄉野。

如果心不造作,就是自然喜悅,如水不加攪動,本性是透明清澈。禪坐的心就像一罐泥水,人們越不理會或攪亂它,雜質就愈會沉澱到罐底,水的自然明淨本性也就會呈顯出來。心的本性也如此。

任其自然,不加改變,就可以找到喜悅和清明的真性。

一滴水怎樣才能不乾涸?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到江、河、湖、海浬去。

」修行亦如此,獨自躲到深山去修行,就算證道了,也還是個自了漢,修行僅能利己,不能利益眾生,又有何用?所以,作為乙個修行人,應該以出世的心,去做入世的事,就是要到生活中去修,去利益大眾,你才可能真正的法喜充滿,得到永恆的法樂。

3樓:甜橙味的情感

哈哈這句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吧。

我個人的理解是身心不同體,同《逍遙遊》一般,身體雖被萬物所禁錮但心靈是自由的,是在萬物之上的,意在指人要放飛心靈(不踰矩)。

聯絡莊周背景,其妻過世,因其信萬物皆由氣息所化。不感傷,似可在一呼一吸間與妻子會面,便鼓盆而歌,莊子之友人對此不免感到奇怪,但莊子表現得不以為意。

我猜測,這應該是思念妻子的一種方式吧。也不能說麻痺自己,但創造出乙個理論是放飛心靈的表現。由此,我認為莊子的思想在他人之上。

這句話應該是要啟示我們放眼未來,識大體顧大局。

怎麼理解萬物即一,一即萬物。

王時舟 這是哲學概念,就不能用常識思維方式去理解,而要用訓練有素的哲學思維方式。如果我們把世界上所有的物品都看做可在一定方式下轉變成為各類資源,這時的資源這個概念就是具有一致性的。那麼這樣的一致性就可以表示萬物皆可為我所用。 月亮大又圓大薩滿 一包含十,十包含一,二維為體,三維為相,四維為剎那一念,...

你們怎麼理解 萬物皆虛,萬物皆允?

聖殿騎士背後是什麼?中世紀的宗教力量。十字軍東征的本質是用信徒對尋求真理的渴望去驅使的戰爭行為,而他們的對手綠綠那邊也同理。觀點,看法,想法,意見,主意,思想,認識,假設,認為,這些資訊就像病毒一樣,時時刻刻都在感染人,在吃人。人一旦被侵蝕感染,就會被觀點所控制。模因論 自私的基因 你以為你擁有了乙...

既然萬物都是偶然的結果,為什麼萬物存在規律?

h7wW 開篇宣告,我乃民x,下文三無產品,小白勿深究,大神求指點 1觀察尺度,小尺度上的偶然是大尺度的必然,以演化論中生命誕生舉例 藉此以衍生獨斷論形式的假設 如觀察尺度無限,則不存在偶然 2規律 預言 此事此時未發生,過去發生是什麼結果 也許不完全以此為依據 故此事未來會如何 人以刀戳穿狗頭 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