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比賽中,為什麼往往攻擊到了對方論點,但比賽還是輸了?

時間 2021-06-03 08:38:04

1樓:Three Jackdaws

「你一定又輸辯論賽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憑空汙人清白……」「什麼清白?我上次親眼見你拆對面論,被人反抓吊著打。」孔乙己便漲紅了臉爭辯道,「我攻擊對面論了……評委不買賬的事,能算輸麼?

」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對面滑坡論證,對辯逃問題啦,引得眾人哄笑起來:竟西210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2樓:楊皓

幾方面的原因:

1、你覺得自己講到了,只是你覺得,在快速交鋒過程中,評委聽漏了很正常。針對性建議:關鍵交鋒在各個環節要反覆呈現;關鍵內容語速要放慢;用一些提示性語言技巧,例如自由辯說「好,對方這個問題我現在一次性幫你解決……」這其實就是提醒評委,我接下來要放大招了,你做好準備。

2、你有問到,對方逃了你的問題,或者簡陋地敷衍了你的問題,你覺得問到就可以了,評委說你沒有打下去,馬來評委尤其容易這樣判。針對性建議:問題對方沒有正面答要追,追兩三下還不理要自己下小結,提醒評委你收割了利益。

3、你有打到,評委也有聽到,但評委覺得你還沒講到位。這其實是說你的攻擊還不夠銳利,攻擊效果還不夠具體。針對性建議:善用模擬歸謬增加攻擊的銳利,多舉例打比方增加說理的生動形象。

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放慢語速是王道

為什麼球員在國際比賽日後,表現的往往很差?

夜泊 知道fifa病毒嗎 球員征戰國家隊比賽後改造馬不停蹄的參加俱樂部的比賽 打個比方你今天要去參加市裡的奧數比賽明天還有學校的期末考試是同乙個道理 兩方面吧。1是體能問題,能夠被徵召到國家隊的往往也是俱樂部的主力,一周雙賽的體能支出不言而喻。再加上長途飛行 不一定都是在歐洲 舟車勞頓。2是心態問題...

為什麼斬擊傷害很低,鈍器和穿刺攻擊往往一下就能要人命?

撈逼陳某人 這個是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因素。刺死砍傷確實是客觀存在的現實,如果刃筋不正,劈砍很有可能並不能造成什麼傷害。考慮到人體肋骨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斬擊力度不足時存在卡住的可能,同時斬擊效果也受到劍身強度和鋒利度的影響。試想你拿著斧頭剁排骨剁上半天都不一定能砍斷呢,何況提刀砍人?人體骨骼圖 如圖...

為什麼網球比賽裡,正手擊球的比例往往是 70 ,反手是 30 ?

致命正手 我覺得不能單純的看正手擊球比例 男子球員發球威力比較大,右手選手為例,一區的一發之後的一拍有80 用正手解決,建立了優勢之後後面肯定還用正手進攻 二區如果發外角,對方回球有大半概率落在正手位置,除非反手接發球特別好,能帶出大角度的斜線,所以正手擊球比例在70 左右比較合理 納達爾在紅土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