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中,進攻和防守,哪個對球員的體力消耗更大?

時間 2021-05-29 23:28:21

1樓:chris qu

對位防守還好,我累對方也累,互相抵消

最痛苦的是錯位防,SF防PF或C,我進攻時候人家SF來防,太tm累了

所以打球的話一定要帶內線去打

2樓:沈小鵬

這應該是相對而言的吧,面對高強度的進攻,防守當然不能鬆懈,消耗的體力是很大的,同樣的道理,高強度的防守可以使消耗掉進攻方很大的體力。這其實跟矛和盾的道理差不多吧。

3樓:王志君

當然現代NBA防守高手也分不同型別:籠罩全場的神級骨灰,各種內線黑白塔,橡皮膏般如影隨行的無球防守等等

相對於進攻,防守是被動的,如果想後發先至,必定消耗更多的能量。

NBA有很多防守大師,想必大家也是如數家珍,拋開身體天賦不談,意志品質造就防守習慣。

只說個例子:一之倉聰,只憑毅力與耐心就可完封投手。

4樓:秀文

這問題得看位置和防守球員的防守意識和防守習慣。

從位置角度來說,假設所有防守球員都全力防守,自然是內線較為節省體力。防守對方主攻球員的小前鋒,或者後衛則體力消耗很大。特別是對方核心主攻是雷傑公尺勒這樣靠掩護,底線繞圈的球員,跟防跟跑擠過擋拆都需要消耗大量體力。

防守意識越好,消耗體力越小。

防守習慣則是看這個防守球員是以蓋帽,搶斷為主,還是以不失位,降低對方命中率,進攻流暢為主。前者耗費體力更多。

5樓:

就問題本身來說,還是進攻對體力消耗比較大。因為作為巨星,進攻常常要面對多人,而且比防守球員離籃筐更遠,跑動距離更長。同時,面對防守隊員的防守壓力,進球壓力,對精神消耗也比較大

6樓:曾軼

防守的要求是,盯住你的人,別人沒盯住你要補防。1個人幹幾個人的活兒。

進攻的要求是,你過人或者投籃,別人會幫你掩護,你機會不好就傳球。幾個人幹1個人的活兒。

所以一般都是防守比進攻累。

當然大部分人都愛進攻不愛防守,所以進攻多防守少的人會有錯覺。

7樓:

我覺得要是全神貫注的話,防守拼的是體力,進攻還要帶腦力,貫徹教練戰術,雖然防守也要協防等,但基本出於下意識而不是戰前具體布置。所以我覺得進攻更費力。

8樓:

防守,畢竟是在遏制得分,要盯人,要看球,觀察可能進攻路線,堵住傳球路線,還要防止戰術……………。類似防守就是掙錢,進攻就是花錢。

9樓:

防守確實更累,因為防守需要跟著對手的節奏適時的變化,快慢緩急,需要時時繃著,隨時準備爆發;

進攻的話,更多是尋找防守空擋處,或者尋求隊友配合,一般需要某一段時間的爆發,而且可以自我控制;

作為業餘愛好者,最累的感覺就是連續失誤後防守對方快攻,幾個來回,氣就順不起來了

10樓:JackyXiong

進攻防守都使全力的話,防守太廢體力了。因為防守是被動的,進攻方做動作,你得被迫去跟上他,還想時不時來個搶斷蓋帽,肯定比進攻消耗體力。

11樓:

從個人經驗來說,全力防守比進攻要累,更加消耗體力。

看過喬丹和科比的防守,確確實實非常「狠」,所以特別佩服他們。詹姆斯身體條件佔了不小的優勢,所以可以看到東部決賽Rose幾乎被他封死。

我相信如果喬丹科比詹姆斯消極防守,進攻端的資料絕對會更逆天。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進攻再逆天,還不是得去彌補消極防守帶來的後果。

所以有「贏多贏少看進攻,輸球贏球看防守」之說。

防守型球員要進入NBA在進攻方面有什麼要求?

韓奕秋 提起謝爾頓 威廉士,常常會想起什麼?除了他老婆,大概就是那略顯僵硬笨拙的放籃動作了吧。嗯,印象裡大多數還是空位都沒擱進去。防守端的存在感也不足,主要是他作為C確實在nba太矮了。又不能打strench 4 就這個攻防似乎一無是處的傢伙,大學在杜克打出1500分 1000板 350冒,在ACC...

NFL比賽中,進攻組和防守組人員可以互相調動嗎?

DK4 這種操作還是挺常見的。總體來說防守組的人來進攻組客串的情況較多,進攻組去防守的比較少。舉幾個例子 進攻組球員去防守 這個只能說的上來一種情況。在比賽最後,為了防守Hail Mary賭命長傳,領先的防守方常常會派出隊裡最人高馬大的接球手去端區里蹲坑防守。2012年國聯分割槽賽最後一秒,獵鷹把J...

如果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為什麼在 NBA 裡,攻強防弱的隊伍往往不能贏得比賽

金陵小老頭 這是由籃球規則的特殊性決定的 籃球的規則,是乙個壓制進攻性的規則,他不是拳擊,你可以打的對手無法還手,你進攻就二十多秒 進不進的去,球權都歸對面 然後換對面進攻 你來我往,一直打到最後算總分 誰多誰贏 這種規則下,你再最好的防守是進攻,那不就是一條腿走路了嘛辛辛苦苦拿了一百多分,然後讓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