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與 iOS 採用觸控螢幕,取消傳統 T9 實體鍵盤,這種強扭使用者習慣的工業設計算是一種失敗麼?

時間 2021-05-30 11:07:06

1樓:劉廷基

純從輸入體驗上,物理按鍵確實要比虛擬鍵效率高、出錯率低。在iPhone剛發布後,有人做過研究,iPhone輸入的效率要比blackberry低31%。輸入體驗也是使用者對iPhone少數幾個不滿意的地方。

業界最好輸入體驗的iPhone(英文輸入體驗,不含中文)尚且如此,其它虛擬鍵盤差的就更遠了。特別是需要大量文字編輯的場景例如移動辦公,是虛擬按鍵的短板。

儘管如此,由於虛擬按鍵有著大量物理按鍵無可比擬眾所周知的優越性,特別是其軟體的特性,改進和創新的空間很大,例如swype輸入法的發明,在輸入效率和易用性上終會超過物理按鍵。同時語音輸入的成熟和應用也會降低按鍵的重要性。

所以,手機上物理鍵盤終將會退出主流,被虛擬鍵盤取代。

2樓:張贏

這是回歸。按鍵設計是工業設計力量主導,隨著技術的提公升,使用者與裝置之間的互動越來越傾向於回到本質。在輸入文字方面目前還需要鍵盤,但隨著發展,直接語音輸入也可能是乙個趨勢,更前進一點,直接讀大腦是不是更快、更接近表達的本質?

而在不需要輸入文字的互動上,多點觸控、縮放、滑動,比起用鍵盤導航鍵選中翻頁等更接近現實,也是回歸本質的一種表現。

3樓:picobird

何為使用者習慣,UE告訴我是一種潛移默化,那第一次是不是必須得強扭?

不強扭就帶不來變革創新和舒適自然,用習慣了再退回去就發現實體鍵盤咋這麼彆扭。

Android手機第一款是側滑Milestone,沒多久就換了Defy,因為幾乎沒用過實體鍵盤。

可以關注下夏普007SH這款旋轉翻蓋觸屏Android機器的最終命運。

4樓:忍冬

應該說,符合人類自身自然習慣的產品,永遠是王道。鍵盤和滑鼠的出現,才是強扭人類習慣的東西,而人們最終將選擇的產品,必然將是符合人自然屬性的產品

5樓:

在我沒用觸控螢幕手機之前我也糾結過這個問題,現在吧,覺得也沒什麼不好,我需要乙個更大的螢幕,又不希望手機太過臃腫。存在即是合理。

6樓:王堅

總覺得給電腦配上乙個滑鼠,是一種強扭使用者習慣的行為。

總覺得給滑鼠配上滾輪,是一種強扭使用者習慣的行為。

總覺得取消滑鼠滾輪變成觸感材質,是一種強扭使用者習慣的行為。

總覺得取消離合器變成自動變速箱,是一種強扭使用者習慣的行為。

這些強扭使用者習慣的工業設計算是一系列失敗麼?

7樓:keepwalking

即便是「強扭」,也正在有效踐行了「引導」使用者習慣的使命。

一方面,有些人對固有的習慣有堅定的堅持;另一方面,更多的人只是出於對陌生事物的本能抵制,宣稱不喜歡觸控螢幕、不喜歡虛擬鍵盤,其實一旦接觸使用,就會輕易轉變習慣——在這其中,恐怕有多數人會很快把觸控與虛擬當作習慣了的習慣,再也不想回覆所謂「實體」,因為那已經「不習慣」。

8樓:李楠

這個地球上還沒有鍵盤這種東西的時候,我們就用拖拽手勢翻書了。

小孩還沒有學會握筆的時候,她就去用手指指點東西了。

不到兩歲的小孩可以解鎖iPhone,卻不可能看懂T9鍵盤的解鎖提示。T9,指點筆,甚至滑鼠才是一種強扭的使用者習慣。觸控和手勢則是解放和回歸。

iPhone帶來的解放竟然也會被看作強扭使用者習慣,說明習慣的力量有時真的可以大過本能。就和人在監獄裡呆久了,出來甚至會不適應自由一樣。

9樓:戴峰

android 1.1原來是木有虛擬鍵盤的,所以G1才會帶有乙個實體側滑鍵盤。

iOS就不說了,連通話和結束通話都沒有。

觸控螢幕輸入法的主要問題在靈敏度和準確度上面,這方面蘋果是王者,安卓取決於製造商。硬體問題解決之後軟體也在不斷改進中。建議你看看swype輸入法的設計,讓人不會糾結那個三寸大小的實體鍵盤了

10樓:郝培強

你沒有資格給所有的使用者代言,你只能說這違反了某一些人的使用者習慣,銷量證明有另外一些人喜歡。

所以說,市場正在證明,你的問題失敗了。

11樓:張晨暉

我認為觸控帶來的趨勢是盡可能地減少使用者的輸入,

因此在應用設計上應該考慮怎樣優化互動過程,使使用者去點選而不是輸入;在簡訊、筆記等確實需要輸入的情境,應該考慮怎樣發明更智慧型的輸入法。

12樓:吳建輝

習慣是一種長期、固定甚至老化的行為,沒有新的方式,你這麼知道有更好的?更便捷的?一切不走尋常路、奇思妙想,最後形成顛覆式創新的人和事,都值得鼓勵。。。

13樓:換個郵箱

沒覺得強扭啊。

比如我老媽四十多的人呢。最近年把接觸觸控螢幕,顯示塞班的索愛U1i今年是HTC HD。

系統乙個比乙個新,她老說越來越好用了,手機的智慧型輸入法打字飛快

14樓:

我不認為這是強扭使用者習慣,洽洽相反,而是一種回歸。是將人在其他事務上的習慣順其自然的延伸到現代科技領域。以更簡單自然不用學習的方式來完成以前的事。

用著舒服順心才是最好的。很好的乙個例子就是讓乙個從未用過手機的小孩試一下兩種手機,看看喜歡哪個就知道了。

15樓:胡維

不算。如果變化就叫做失敗,還會有進步麼?

蘋果沒有強迫使用者一定要買 iPhone ,但使用者會用購買行為去投票。如果為了所謂的傳統優勢而止步不前反而是失敗。也許 T9 實體鍵盤確實輸入更方便,但如果沒有意識到智慧型手機正在從商用市場朝著乙個更廣闊的消費市場轉變這個大趨勢,沒有從整體上去把握產品的競爭力,重新設計,就不會有 iPhone 的成功。

如果為了讓 5% 的使用者高興,而不能服務好 95% 的使用者,就是失敗。可以說,不放棄實體鍵盤,就沒有 iPhone 的誕生,這一點可以看 2007 年第一代 iPhone 發布會時賈伯斯在 keynote 中的說明。蘋果最讓人敬佩的一點也是,毫不留情地跟過去說再見。

在互動細節上,Android 與 iOS 有哪些區別?

品雪 細節太多,最煩人的就幾條 iOS 用導航欄左上角的返回鈕,android 使用者習慣按全域性 back 鍵。Android 見啥都想長按 iOS使用者則非常不習慣,只會點來點去。iOS上面捏合手勢是標配 Android 上不是跑太快就卡的狠要麼沒反應,總之各種難過少人用。Android 下邊緣...

iOS 與 Android 之戰,賈伯斯是否正在重複當年 Mac 的錯誤?

黃彪 當年諾基亞的手機多牛B,可如今.如果幾年後所有的電器類產品都智慧型化的時候,估計就是android和windows的天下了. Aaron 1,從當年的結果來看,JOBS輸了。從個人的理解來看,你讓JOBS再選一次,他還是有可能選擇同一條路。因為蘋果帶有強烈的JOBS個人對產品的理解印記。2,如...

Kindle Touch 採用的紅外觸控螢幕和 iPad 觸控螢幕有區別嗎?

挖出乙個老問題。紅外觸控由於原理所限 通過物體對紅外光線的遮擋來確定觸控點座標 勢必無法做到和電容屏一樣沒有邊框,這應該是在目前裝置輕薄趨勢下,絕大部分移動裝置拒絕使用紅外觸控螢幕的主要原因了。另外由於太Sunny中紅外成分很高,所以多數紅外觸控螢幕在Sunny下的表現欠佳,這也是紅外觸控螢幕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