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用膠片相機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時間 2021-05-11 16:10:24

1樓:LucIan9

很小的時候就有拿著家裡的傻瓜膠片到處拍照的經歷,後來也用了很多數位相機,包括佳能60d甚至是當時的尼康旗艦d3s。但我還是很喜歡最近入手的尼康fm2,全機械的外觀真的棒,手動操作起來也很舒服。手動上捲、過捲、回卷,送去暗房沖洗,真的會感覺攝影變得更有儀式感!

不同的膠卷,不同的衝掃,都可以帶給你不一樣的呈現。題主所說的「說不出來的差別」可能就是膠片帶來的偏色。洗出來的底片你還可以直接選擇暗房放大,放大出來的作品真的讓人很舒服!

隨便拍的,不喜勿噴

2樓:左坷

體驗就是:

膠片不是魔法!

膠片不是魔法!

膠片不是魔法!

只有好好學習攝影,膠片沒法幫我們改善影象。

而且什麼用了膠片就會珍惜每一次快門也是鬼話,攝影史級別的大師也是拍好幾卷選兩張出來的。

下面是顯擺相機環節,想看作品可以點我的專欄。

3樓:

我只用過135的膠片,所以只談135。

結論是(先談優點)

1.高光高光的表現是我現在還在使用的原因也是嗯除了喜歡那個彩色小鐵盒以為唯一的原因了。

2.我確實想不出來135還有什麼比數碼好

缺點:1.畫質沒有那麼好,比不上135數碼甚至apsc.

2.持續花錢啊哥哥。

好了我真的很認真的在談這個問題,

4樓:癟了的球

幾點樂趣,1,膠片機把玩起來手感真的是很好。2,拍的時候不能馬上看到成果多了乙份期待感。3,我是自己衝掃放大,暗房的樂趣是無窮的.....

5樓:楊光

他們都是大神,我個弱雞其實就是個玩兒,跟扛大炮打鳥照荷花的大爺沒啥區別嘛。

咱又沒那藝術天分,讓我天天咔咔咔咔咔咔的拿數碼突突也突突不成個大師。不就是當個樂兒,沒事時候塞包裡出門溜溜彎兒壓壓馬路嘛。慢悠悠走、慢悠悠照,挺好。

Nikon FE2 + 50 1.8小餅乾,不太貴、不太重、不太大。不玩兒太貴的卷兒,自己衝自己翻拍也糟蹋不了太多錢。

回家蹲廁所拿罐子洗出來還偶爾能來個驚喜:我湊,特麼藥水兒過期了;我湊,感光度忘了調回來了!

Ultrafine Xtreme 400 碟片自分便宜

Ilford Pan 400

Kodak Vision 5219 一般都當800喀嚓了

Fomapan 400

6樓:餘歌

前年夏天用獎學金買了佳能kiss3配小痰盂感覺拍膠片真的是神奇的事情,因為之前玩數位相機就一直用m檔,所以上手膠片很快,廢片不多

一年時間帶著膠片機去過杭州,重慶,成都,在北京課餘時間也會摁兩張,出國留學也帶著它在異國他鄉拍了半年

總感覺用膠片定格的瞬間,更像是記憶中的那段時間

7樓:和清

看哪種,135就是好玩,中畫幅體積小點還行,大了比如67坦克就gg,大畫幅啥的也好玩但是太麻煩了就像那個人說的又累又重。現在玩的最多的是雙反……

上面兩個乙個120乙個135附件拍的135,自己沖洗然後翻拍的,由於翻拍光源用的pad...導致放大了顆粒是led的顆粒……

8樓:發酵貓

在香港考SAT拍著玩的

機器是佳能prima super luna 很入門的乙個。沒法變焦就是傻瓜相機。

膠片是柯達的乙個。

衝掃是spring cameras

我很喜歡這種數位相機怎麼調都調不出來的色調哈哈哈哈哈哈哈。

而且我的相機老了,快門鍵很不敏感快門速度很慢,經常會拍出意料之外的延時的效果。很有趣。

前段時間又去了新加坡考試!我來補一波圖。

還有學校裡三四月份開的桃花。

。祝大家天天開心

9樓:吃手

快門一時爽,一直按一直爽,然後沖洗的時候想把自己淹死在沖洗罐裡。反倒是彩負反轉都是送洗+掃瞄,尤其是負片可以下午送去然後半夜或者第二天上午返圖(諾日士),很方便,也很貴。。。

之前覺得一捲膠卷很貴,拍一張小心翼翼,現在就算不是去專門拍照,一捲膠卷不出一周也拍完了。

我現在用膠卷相機主要是為了玩,玩機器玩膠卷,玩手衝黑白,這個愛好應該不算不良嗜好吧,雖然有點燒錢。

我建議想入坑的朋友先去了解一下各種膠卷色彩,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追求廉價膠卷的廉價的色彩?

↑賓得mz-7+da50 1.8+柯達E100G(過期5年減感至ISO80) 廣州沙麵

↑賓得6×7+75 4.5+ektar 100 唐山南湖

賓得mz-7+da50 1.8+柯達全能400 天津南開大學

10樓:公尺飯快跑

抱歉,不請自來。

膠片機時是從大學才開始玩的,一直也就是閒暇時候才想起拿來拍拍,不知不覺也帶著它走了很多地方。

現在是數碼橫行的時代,全機械的相機好像已經逐漸退出成為歷史。也不知道為啥有一天腦子一熱就上網買了部Canon AE-1,雖然是網紅機子,但不得不承認的確一開始是被它的貌美所吸引了 ( `)

膠卷用的也是最普通的新手捲柯達金-200,也經歷過過曝和不幸捲斷膠卷的苦澀事件……

不過膠片帶來的未衝掃前的刺激和興奮期待是其他數位相機無法比擬的吧以下是今年衝掃的第一卷。

地點:泰國,濤島。

也算是紀念了下作為臨時島民的潛水碎片時光。

11樓:維佳

(多圖預警 )

很多很多人去追求「膠片感」,近30年了,拿膠片機的感覺全沒了。 想想那時,沒掙到啥錢,相機只能買二手的MF機。 最近找出來試了一捲柯達200。

對比下,找找膠片感:上圖為富士3000底掃直出;下圖為榮耀9拍,sanpseed修圖:

比對比對,感受下「膠片感」。

下面的圖是柯達200拍,富士3000底掃,用Photoshop調整過的片:

重操舊機,說說感覺:MF機,快門很重(怕浪費膠卷? );對焦裂像很難確定(人老了? )

12樓:阿克雷里陰有雨

寫幾個便宜量足的自用機。

「口袋利刃」--祿來35

「百戰之神」--尼康F3

「鐵骨藍領」--尼康瑪特FTN

「靜巧迷思」--巧思AF

那個年代,百家爭鳴,機器美的千姿百態。

13樓:Pandapo

一開始很激動,每次拿起來都有種大師附體的感覺,用一段時間後就還魂了清醒了!拍的時候還是儀式感滿滿,舒服,而且等衝掃的心情像開獎,開心!

14樓:

很好的體驗,我17年開始用膠卷,現在準備開沖洗店了

我從17年開始拍第一卷反轉片開始,我就覺得反轉片很毒,從此,我走上一條路

掃瞄的感覺不如直觀的好,直觀的色彩層次豐富,畫面很真實,但是掃瞄的,對比過,感覺掃瞄不如直接看,以後,我用反轉片幾乎不掃瞄,都是直接看的了。

15樓:zhang kyle

說到使用膠片相機,從上大學到現在已經用了6、7年了中間從來沒有間斷過。用過的膠片機也有好多,從最早的Mamiya 645 pro Mamiya 67 海鷗雙反到後來的尼康fm 在到現在的祿來35。機器越用越小但是膠卷卻越用越貴。

每一種相機的使用造型都很不一樣,每當拿起不一樣的交卷相機總想拿到手裡先好好把玩一陣。

祿萊Rollei35 40mm f3.5

觀片燈觀片鏡

使用膠片相機給我與數位相機最不一樣的感受就是膠片拍完之後不能立馬得到結果只有洗出底片才知道。當膠卷洗出來,把底片放到燈箱上,拿著放大鏡認真觀察底片。會給自己帶來一種經歷過緊張不確定之後的喜悅。

這是任何數位相機都不能給予的感受。

全套觀片器

每一捲膠卷都是有張數限制的,如120膠卷最多一捲可以拍12張,而135膠卷最多也只能拍36張。不像是數位相機動輒就是幾百上千張的容量。這就會讓自己每按下一次快門倍加珍惜,不願意去無腦連拍。

Nikon FM+50mm 1.4

還有就是機械感了,我用的膠卷相機都是純機械了最多也就是測光需要一些供電有些甚至連測光都沒有。光圈快門 iso 都是那麼的直接都是自己完全控制的沒有經過一絲的電子干預。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膠卷相機就好比是一輛上個世紀的老爺車什麼都是手動的,數位相機就好比這個時代的特斯拉基本實現了自動輔助駕駛。我們不否認特斯拉是一輛好車,但是和老爺車相比失去了駕駛汽車中間換擋超車停車所有都來自於自己的駕馭感,這就是我還在使用膠片相機的原因。

最後上幾張自己拍的膠片

16樓:煢煢劼立

膠片相機彷彿就是一台時光機,定格於瞬間,沒辦法像數位相機那樣反覆回看,甚至過了許久才會把暗盒開啟,然後按下快門那一刻的場景、回憶才漸漸在腦海中浮現出來。這不僅僅是一張135公釐膠片所呈現的畫面,更多的是乘著時光機,去尋找記憶碎片。

17樓:騎豬去西藏

高三黨閒時間和放假出行玩玩膠片

也用過單反一年多時間太少還是膠片的色彩洗出來也不咋後期方便用的Om1 50 1.4

最常用愛克發200 富士c200

18樓:GeorgeL

當人生第一卷膠卷洗出來掃成電子版的時候,被驚豔到了。從此基本沒有摸過數位相機。。。

黑白的~~

Canon 7 Model + fujicolor c200 + ilford pan 400

19樓:

家裡的OLYMPUS OM-1放著好久沒用了,上次用還是談戀愛的時候。

怎麼說呢,其實膠片沒有什麼特別,比起數碼就是多了乙份情懷,它總是會讓你覺得這一禎會是最特別的。

按下快門到沖洗出來之間會有一段時間,也許就跟距離產生美的原因一樣,時間的發酵下你會覺得拍出來什麼都是好看的特別的。

幫舍友在宿舍拍的,機緣巧合下半張過曝+重曝+虛影幫姥爺姥姥拍的合照

跟前女友去廈門時候拍的

20樓:坦克

膠卷未廢,其實也沒有那麼多理由

以前只是想標新立異,興許還有點裝逼

後來收藏大於拍照,摸著歷史感高潮

現在已淡出器械,只想拍得慢一點,享受整個過程也許有一天,燈光熄滅,真真就剩下情懷

簡答,匿了

21樓:Wingya

在攝影上,我是直接膠片入門的,其實主要也是個人喜好,我比較喜歡膠片風格以及膠片機。

爸爸和太爺爺都是攝影師,算得上是真正熱愛攝影的。我開始接觸攝影的時候爸爸給我的建議就是:膠片入門。

一開始是用家裡淘汰下來的膠片機(非機械半自動膠片單反nikonF60 )非常笨重的機子,不過拍了兩卷之後就真的淘汰了。爸爸只是教了我簡單的光圈、快門速度等知識,我很想向他學習構圖方面的知識,後來他也沒教,只是說這些東西要自己感受/然後我就自己感受了ˊ_>ˋ F60淘汰之後,爸爸買了F55給我輕便很多,也是半自動膠片機,是全新的機子,沒錯,全新的膠片機!是爸爸在乙個老賣家那裡買的,翻箱底翻出來的貨,據說翻出來的時候還要把底下的鏽刮了。

到現在我一直用F55,配乙個尼康小痰罐,這就是我的器材了,還有乙個老變焦鏡,好像是奧林巴斯的,但是我基本不會用,因為太灰了。

其實玩膠片機還有乙個重要原因是:窮。媽的單反太貴了啊!

/但是膠片也是無底洞啊然後,我就玩膠片機玩了一年了,偶爾用爸爸的7D拍拍風景,暑假借了D90拍妹子,還算滿意吧,第一次數碼人像拍完之後才覺得,膠片入門真有卵用!自己的人像拍得比學校攝影小組的好/自我感覺驕傲臉(ω)ノ

使用大畫幅相機拍攝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方太陽 我主要用5X7,感覺並不重,因為調焦在相機上,所以鏡頭沒有鏡筒結構簡單都很輕。之所以還在拍頁片,是因為洗成一張好的底片拿在手上的感覺無可替代。其它都是次要的。數碼和後期現在很強大了,風格色彩反差都能解決。做接觸印像我現在一定會用中間底,因為在PS配合好的墨水能列印出完美的反差和密度。 見見 ...

出家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趙三藏 1.隱居 出家反而耽誤修行。隱居 出家反而耽誤修行,逃避紅塵會導致更多輪迴 觀音之愛2.現在的寺廟都不建議去。不要供任何神佛的塑像 牌位!遠離各種寺廟 道場 法會 觀音之愛 七十億零一 現在的成年人還有在家的感覺嗎?三歲上幼兒園開始,家就成了旅館飯店銀行。有誰體驗過家的滋味?在這時候提出出家...

潛水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良歌 2019年我去看了二戰Ust liberty沉船 這艘船隻被戰爭遺忘又被阿汞火山的熔漿裹挾沉睡在太平洋的一腳海床孤單又熱鬧的注視著潮汐湧退我下潛到破碎的甲板能看到成群的鰻魚和珊瑚她們的鱗片閃閃發光像極了我跪在十三公尺的火山泥水底吐出的小氣泡我腳蹼划動的氣流驚動了潛伏的魔鬼魚它向著更遠的深海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