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前期北約陣營的這幾輛坦克炮塔兩側的小眼睛是幹嘛的 有大佬可以詳細講講嗎?

時間 2021-05-07 04:44:23

1樓:小陽同學

戰後隨著火控系統的大力發展,彈道計算機以及基於陀螺儀的穩定系統普遍裝上坦克,對瞄準,測距,望遠有了更進一步的要求。

首先以你圖上的AMX-30為例,他的觀喵裝置很多,

首先是車長的10個m268型潛望鏡的,全景觀測裝置,Tourelleau d'Observation Panoramique N°7。

2. 6具m223 潛望鏡,駕駛員3具,炮手1具,裝填手2具。

3. 兩具紅外前大燈和駕駛員的OB-16-A紅外潛望鏡,可以代替m223在夜間觀測。可配合m223一起觀測,夜間駕駛員用雙目模式觀測,白天用單目模式工作。

4.兩具m282旋轉潛望鏡,炮手一台,裝填手一台。

5.方位角指示器m259(僅前150臺坦克安裝,後續取消)

6.炮手的單眼瞄準鏡M271。 放大倍率x8,視場9度.

7.炮手的紅外單眼瞄準器OB-17-A,具有5.4倍放大倍率和7度視場,可以代替或補充M271,以便夜間瞄準。

8.SOPELEM PH-8-B紅外探照大燈。

9.車長的M208光學測距儀。×12放大倍率,3度視場,在望遠模式下為×6放大倍率。車長可以使用它作為瞄準裝置,接管炮手,進行超越射擊。

10.車長艙蓋上的m270雙目望遠鏡,×10倍率。觀測戰場和指引高射機槍。

11.高射機槍的PH-9-A探照燈以及和其配合使用的車長OB-23-A紅外潛望鏡。

下面有一幅更清晰的圖幫助你了解amx-30上的各種觀喵裝置。

那麼現在你就知道這是m208測距儀,是車長進行觀察,測距,瞄準的裝置。在m48坦克上則是m17a1或m17b1c測距儀,在豹一上是TEM-2A測距儀。

那麼蘇聯坦克戰後有沒有光學測距儀呢,也是有的,例如ТПД-2-49測距儀。

在二戰中,坦克普遍採用瞄準鏡上的密位測距法,例如虎式坦克上TZF-9瞄具,乘員需要先背誦敵方坦克的長寬高,然後用瞄準器套入敵方坦克,按照敵方坦克佔刻度的大小,判斷距離。敵方越遠,佔的刻度越少,越近,佔的刻度越多。例如蘇聯的T-34/76,正面寬度大約3公尺,若測得目標大約為2.

3個密位根據公式則可得:(3/2.3)1000 ≈ 1300。

但是這種觀測方法,容易產生較大誤差,尤其是在遠距離時,敵方坦克在瞄準鏡中很小,這時候就要靠炮手經驗估算。

二戰後,隨著彈道計算機和陀螺儀穩定系統的引入,火炮的精準程度開始依賴於測距的精確程度這個木桶的最短板。老式的密位測距已經不太能滿足越來越遠的交戰距離。用這種方法,在900m時,則命中率顯著下降。

這時候雷射測距儀還沒有出現或不太成熟,各國坦克就開始普遍使用測距儀來彌補測距不精確的問題。

60年代初期裝備的第三代坦克火控系統由光學瞄準鏡、光學測距儀和機電模擬式彈道計算機組成,並且開始配用了一些彈道修正感測器。這種火控系統在1400m的距離內原地對固定目標的首發命中率為50%。

以蘇聯為例60年代首先在t-10a上實驗性的安裝了雷射測距儀,實驗解決了雷射測距和測量結果輸入瞄準器Т2С的問題。但是早期雷射測距不可靠。所以加裝光學測距儀就變得必要。

2023年,蘇聯首款ТПД-2測距儀被研製出來,和二戰測距儀已經有了天壤之別。測距儀依賴陀螺儀,觀測時即使坦克移動,也能保持鏡內影象水平和垂直。可測量100到4000公尺的距離。

測距儀和火控系統相結合,可以根據測量結果自動生產瞄準角度,自動修正坦克移動時的瞄準角度,包括對同軸機槍的瞄準引數調整。

可以說二戰後的測距儀是跨時代的。 Т-64А, Т-72 和Т-80上都有裝備光學測距儀ТПД-2-49。

隨著雷射測距儀的成熟,各國坦克用雷射測距替代了原來的光學測距儀。例如中國59-1式坦克就是在炮盾上加裝雷射測距儀

更新一下,查閱了不少其他資料,發現二戰期間蘇聯是沒有光學測距儀的,下面簡述一下蘇聯光學瞄具的歷史。

2023年12月,蘇聯通過一項裝甲部隊發展計畫,其中包括對坦克火控系統的開發,但是當時蘇聯缺乏光學方面的專門人才,所以首先在德國投資研製瞄具,但是並未取得顯著成效。

隨後2023年召集了一批德國專家在喀山成立設計局,設計生產了第一批70套炮長的瞄準鏡和車長的觀察鏡。但是驗收時發生嚴重問題,影象有明顯的誤差,且結構複雜,於是軍方退回,重新設計。

同年2023年在ЛОМЗ設計局出品了ТОП瞄準器,並投入生產。

這種TOП瞄準器,放大倍率×2.5,視野15度。可以用於同軸機器和主炮。

為了解決移動時瞄準和觀測的問題2023年ЛОМЗ設計局在ТОП瞄準器的基礎上,引入了陀螺儀,使得瞄準器可以在垂直方向上保持穩定的視場,不會隨車輛起伏丟失目標。

ТОП瞄準器被應用在ТОС瞄準系統中

在同一年,ПТ-1車長潛望鏡也投入使用

ПТ-1車長潛望鏡用於車長全面搜尋目標,指引炮手,而炮手的瞄準方向只能是和主炮同方向,一般由車長搜尋發現目標後,調整炮塔方向,由炮手瞄準發射。同樣是×2.5放大倍數,但視場達26度。

同時車長РТК全景觀測鏡一起量產。

在2023年КМЗ設計局設計了一種ТМФ的新式炮長瞄準鏡

用於代替原來的ТОП瞄準鏡,同時為了增加新瞄準鏡和ТОП的可替換性,在光學結構上保持了和ТОП相似的結構,保留了一些沒有任何功能的鏡頭。在三十年代的坦克上幾乎都使用了由ТМФ為基礎的各種瞄準鏡,例如為適應不同型號坦克稍作修改的1, ТМФД-7, Т-5, ТОД-6, ТОД-9, ЮТ- 15.

直到2023年,新的ТШ瞄準鏡被生產出來

這種新的瞄準鏡區別於之前伸縮式的瞄準鏡,由絞鏈裝置固定

新瞄準鏡有電加熱和清潔機構,放大倍數為×4倍,視場為16度。

為了增加瞄準和測距精度,才用的方法是增大瞄準鏡倍數,但不可避免的會導致視野變小,所以在2023年蘇聯研製了新一代的可變倍率瞄準鏡ТШ2,可變×3.5 和×7兩種倍率。視野為18度和9度。

戰後的發展之後更新

2樓:謙仔二號

光學測距儀啊

蘇系坦克也是有的

小毛爸比:蘇聯/俄羅斯坦克觀瞄裝置發展簡介按照我個人理解就是兩個映象重合的表示距離就是目標的距離

3樓:kgb1059

蘇聯量產車型中最早使用光學測距儀的不是坦克,是Su-122-54。

光學測距儀最大的問題是它不能觀測航路角,也不能測算目標角速度,靜對動射擊不便預估提前量。而且,1-1.5m的合像式測距儀有相當的測距誤差,58式一公尺機,6km內測距誤差±7%。

純理論的話,如果全彈道高,低於目標高度,即目標處於火炮直射距離內,是「不會」出現因測距導致的脫靶的。然而現實中,炮目基本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肯定有高度差。所以說五六十年代超過1000m,靜對靜射擊,光學測距儀還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對於起伏地形靜對動射擊,也有一定增益。

4樓:說話貓

合像式光學測距儀,直到M60和T-64的初期型號都用這種。

除了合像式測距儀,當時的測距手段還有測距機槍,T-64樣車階段甚至還試驗過雷達測距儀。雷射測距儀的普及要等到2023年代以後。

5樓:翎姐超兇

這是光學測距儀的觀測孔

這東西常見的有體視式和合像式,是繼承自戰艦的,BB黨都很熟悉( )

測距原理,就是在測距儀左右兩側各設定乙個觀測鏡,以測距儀杆體為基線長度,在已知基線長度和兩側觀測角的情況下,計算出距離(三角形求高);

通常來說,基線越長,觀測角越小,三角函式計算時的誤差越小;因此,艦用型號的基線長度經常布設得很長。

(大和號上的15公尺觀測儀)

(坦克用的,→_→天花板那根管子)

當然,裝置上不需要觀測手自己計算,一般都是設定成參照讀數,觀測手只需要校正影象就行;因此,就又演化出兩種流派:

合像式和體視式

合像式,從成像上來說,就是兩個觀測鏡的影象,被分成兩部分,投射到同一目鏡上,常見是上下分劃,把兩部分影象拼成乙個完整目標後,就可以測距讀數了。

體視式,就是兩側觀測鏡的影象,分別投射出兩個完整的影像,對應投射到兩個目鏡上,兩個影像完全疊加,看不到重影時,就可以測距讀數;因此,體視式通常比合像式多乙個目鏡孔。

精度上來說,體視式的精度較好,但是觀測手必須要專門訓練立體視覺,而且長時間觀測容易產生視疲勞(一直看著重影),觀測手的訓練週期、成本也高出許多,所以艦用時通常有多個觀測手輪換。

二戰後的西方坦克,曾經用過一陣子體視式測距儀,比如m48的早期型號,由於體視式的缺點,m48a2c之後就替換為合像式測距儀。

但是,受限於當年坦克的自動化水平,不管是體視式或者合像式,在測距讀後都是無法自動裝訂射擊諸元的,必須由炮手根據讀數手動校炮;

實際使用中,只有「靜對靜」才能發揮出明顯效果,在「靜對動、動對動」時基本沒什麼用;而且,測距儀的成本並不低。

這也是蘇系坦克光學測距儀投入使用比較晚的原因。

當時,蘇聯陸軍奉行的是「進攻戰略」,認為光學測距儀,這種在高速運動中用不上的東西並沒啥卵用┐(『~`;)┌;因此直到T-72早期型才配備,而70年代後,雷射測距儀成熟化,光學測距儀也就被淘汰了;總體上,蘇系坦克上的合像式測距儀只是出現的時間比較短,並不是沒有。

T-72上的合像式測距儀

6樓:吃土喝風

合成影象測距儀,跟戰壕裡用的「青蛙眼」炮隊鏡原理差不多,與軍隊常用的拇指測距法也有一定關係。

蘇聯常用的還是單孔密位測距法,比較節約車內空間。

7樓:秋洗月

裂像式測距儀

當我們用兩個方向看同乙個目標,只要知道兩個視角之間的距離和兩者的角度,就可以計算出所瞭望的目標的距離。

蘇式坦克有些用的是另外原理的測距儀

冷戰是分手的前期嗎

大夏天 看自己的原則來決定吧。比如我的原則是不能接受冷戰的男生 因為深知我處理不了也帶動不了他更好成長 初戀就是因為異國且連續失蹤2天再假裝沒事給我發訊息,我說分手,他就順勢分了 也許這就是他對策 多年過去,回想種種細節,才清楚對方不過是不夠愛,或者是有些渣。這 多年 才看清一段感情的代價太大。很慶...

為何史達林在二戰前期表現得過於低估納粹德國?

長髮及腰凱申公 蘇聯高層不是沒有過應對德國入侵的裝備,只是把希特拉想得過於謹慎,沒想到德國會這麼快進攻,結果自己準備不足。有一點是,蘇聯情報部門沒有發現德國有大規模準備過冬衣物的跡象,因此認為德國的入侵並非近在眼前,哪想到直接就攻過來了。估計元首的想法是我三德子平波鎮髪如切菜,打個蘇維埃也不成問題。...

英法二戰前期明明有無數種可能贏,為什麼讓希特拉拿了全歐洲?

符桃 希特拉是乙個天才般的外交家。每次的舉動總讓英法覺得他不會做的更進一步。事實是他總精準的踩到英法的底線前的一步之遙就停下了。 小明 英國和法國都位於歐洲的西端,瀕臨大西洋。歷史上英法都大力發展海軍,在先後擊敗西班牙,葡萄牙與荷蘭之後,英法通過各自強大的海軍在全球海洋上縱橫馳騁,打下了世界許多的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