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各種宗教來說,善是什麼,惡是什麼

時間 2021-06-23 15:26:41

1樓:洪權

善,是不糾結。

惡,是不斷糾纏。

不糾纏,才會放開,才會遺忘,才會一身輕鬆自在。

糾結,你不開心,跟你有關的人也不開心,糾纏在一起,就惡了。

2樓:能依

對於世俗個人主義來說:

利人利己為「上善」,利人不損己為「中善」,損己利人為「下善」。

害人害己為「大惡」,害人利己為「中惡」,害己不害人為「小惡」。

對於宗教來說……嗯,宗教是個大話題,包羅甚廣,不好一概而論。

我作為乙個學佛行者,說下我理解並支援的佛教善惡觀。

對於修資糧道的初級學佛人,佛陀教導我們十善業道,來積福培德,為修高一級的解脫道打基礎。

十善業:

身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口四(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妄語)。

意三(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

﹝出法界次第﹞

善即順理之義。謂行此十法,皆順理故。然有二種:一者止,二者行。止,則止息己惡,不惱於他;行,則修行勝德,利安一切也。

[一、不殺生],不殺生者,謂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殺之善。既不殺已,當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盜],不偷盜者,謂不竊取他人財物,即是止盜之善。既不盜已,當行布施之善也。

[三、不邪淫],不邪淫者,謂不行邪淫欲事,即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當行清淨梵行之善也。

[四、不妄語],不妄語者,謂不起虛言,誑惑他人,即是止妄語之善。既不妄語,當行實語之善也。

[五、不兩舌],不兩舌者,謂不向兩邊,說是談非,令他鬥諍,即是止兩舌之善。既不兩舌,當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六、不惡口],不惡口者,謂不發粗獷惡言,罵辱他人,即是止惡口之善。既不惡口,當行柔和軟語之善也。

[七、不綺語],不綺語者,謂不莊飾華麗之言,令人樂聞,即是止綺語之善。既不綺語,當行質直正言之善也。

[八、不貪欲],不貪欲者,謂不貪著情慾塵境,即是止貪之善。既不貪欲,當行清淨梵行之善也。

[九、不嗔恚],不嗔恚者,謂不生忿怒之心,嗔恨於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當行慈忍之善也。

[十、不邪見],不邪見者,謂不偏邪異見,執非為是,即是止邪見之善。既不邪見,當行正信正見之善也。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撰)】

對於修解脫道的中級學佛人,佛陀教導我們四諦法,以出離娑婆世間苦海為善,以沉迷世間慾海,「以苦為樂,執幻為實」為非善。

以踐行八正道為善,反之為非善。

八正道:

﹝出法界次第﹞

謂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為正。復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一、正見],謂人修無漏道,見四諦分明,破外道有無等種種邪見,是為正見。(無漏道者即戒定慧。修此道者,能斷三界有漏生死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二、正思惟],謂人見四諦時,正念思惟,觀察籌量,令觀增長,是為正思惟。

[三、正語],謂人以無漏智慧型,常攝口業,遠離一切虛妄不實之語,是為正語。

[四、正業],謂人以無漏智慧型,修攝其心,住於清淨正業,斷除一切邪妄之行,是為正業。(清淨正業者,謂戒定慧等出世之善業也。)

[五、正命],謂出家之人,當離五種邪命利養,常以乞食自活其命,是為正命。(五種邪命者,一詐現異相,二自說功能,三佔相吉凶,四高聲現威,五說所得利以動人心也。)

[六、正精進],不雜名精,無間名進。謂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專精,無有間歇,是名正精進。

[七、正念],謂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之法,堪能進至涅槃,是名正念。(五停心者,多散眾生數息觀、多貪眾生不淨觀、多嗔眾生慈悲觀、愚痴眾生因緣觀、多障眾生念佛觀也。)

[八、正定],謂人攝諸散亂,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決定不移,是名正定。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撰)】

對於修菩提道的高階學佛人,佛陀教導六波羅蜜,以離迷向覺,回向阿耨多羅三渺三菩提,究竟涅槃為善。

六度(波羅蜜)

﹝出六度集經﹞

[一、檀那],梵語檀那,華言布施。施有二種:一者財施,謂以飲食、衣服、田宅、珍寶及一切資身之具,悉能施之。二者法施,謂從諸佛及善知識,聞說世間、出世間善法,以清淨心轉為他說也。

[二、尸羅],梵語尸羅,華言性善。謂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此據義而譯也。正翻止得,謂止惡得善也。又翻為戒,謂戒能防止身口所作之惡也。

[三、羼提],梵語羼提,華言忍辱。忍辱有二種:一者生忍,謂於恭敬供養中,不生憍逸,於嗔罵打害中,不生怨恨也。二者法忍,謂於寒熱風雨飢渴等法,惱害之時,能安能忍,不生嗔恚憂愁也。

[四、毗梨耶],梵語毗梨耶,華言精進。精進有二種:一者身精進,謂若勤修善法,行道禮誦,與夫講說,不自放逸也。二者心精進,謂若勤行善道,心心相續,不自放逸也。

[五、禪那],梵語禪那,華言靜慮。專心斂念,守一不散之謂也。禪有二種:一者世間禪,謂色界、無色界、凡夫所修禪也。二者出世間禪,謂聲聞、緣覺、菩薩所修禪也。

[六、般若],梵語般若,華言智慧型。謂照了一切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達一切無礙,為諸眾生種種演說也。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撰)】

以上屬於個人的理解,以及搬運了一些資料,供有緣人參考。

3樓:劉葉麗

對於各種宗教來說,善是什麼,惡是什麼?

答:對於各種宗教來說

善是,打個比喻,你的目標是想到天堂,你認準了方向,跟對了人,一路艱辛,終於進入了天堂。

惡是,打個比喻,你的目標是想到天堂,你認錯了方向,跟錯了人,一路艱辛,終於進入了地獄。

對於人來講,存在善與惡。

但是對於宇宙來講,不存在善惡之類的東西,只存在遊戲。你就是這場遊戲的總導演,你對你的所見所聞所感所受等等一切必須負全部責任。一開始你也許並不清楚這一點,你會逃避、推卸責任,不願意承擔,會像個孩子一樣在地上撒潑打滾,但是終有一天你會明白,你就是你的救世主,也是這個宇宙的救世主,能夠拯救你的、拯救這個宇宙的唯有你自己。

你唯一的目的就是尋求真理,唯有真理是永恆存在的,除此以外,其他諸如愛情、道義、公理、公平等等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都是荊棘叢而已,都會離你而去,但是並不妨礙你去品嚐一下他們的滋味,等到你嚐夠了,你就會厭煩。

4樓:法觀信服

對於我所了解到的佛法中基本的善惡標準,

《佛說十善業道經》中定下的是善,相反的是惡: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不嗔,不痴。

佛說的眾生平等是你所理解的那樣嗎?自信己意,不可問道哦。

根據戒經,殺一條魚和殺一位阿羅漢的果報當然不一樣。

人性是什麼?善?惡?半善半惡?

月四圭 人性 善 惡,這三個概論只有 人性 是可描述的,是基礎的。所謂人性,就是人的本性,生存是第一位,其次是知善惡。脫離生存的基本需求而談善惡,是空中樓閣 人性是善惡的標準,所謂性本善,是人性本知善,不是本行善。當然如同任何現實問題一樣,人性也是複雜的,比如生存的需求不可等同於生存的實現,比如你的...

善是什麼,惡又是什麼?區分善惡的標準又在哪?

善是想真誠的對別人好,甚至損害自己的利益,惡是不僅損害別人,甚至自己也得不到利益,區分善惡的標準是心念和行為,心善則行善,心惡則行惡,心行如一。善惡翻譯一下就是價值判斷。有價值判斷之前得現有立場,因此,善惡的依據是主體的立場。因為立場可以是多變都,因此善惡也是多變的,沒有絕對的標準。一剎那的念頭劃過...

對於你來說,電影是什麼?

七七 電影是乙個陳放自我的容器,你傾向於那一類的影片,會不會去找不一樣的影評,無一不是自我的體現。一秒24幀,我花費兩個小時去欣賞,看電影能夠淚目,卻不大能笑了,或許,於我,電影不過是暫時存放自我的容器。 卡卡羅特Aaron 是夢吧,是奇奇怪怪的夢,霸王別姬的歷史厚度,賭神2的諷刺與精準定位。東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