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要麼就是我捶死他,要麼就是他捶死我」,難道萬物之間就沒有一種平衡狀態嗎?

時間 2021-06-08 23:27:31

1樓:

你所描述的狀態中的兩個人都是「非黑即白」的死忠,你所指的平衡最有可能呈現的狀態是一方心理不平衡時,另一方能馬上溫柔以待、給予對方理解並隨後自我反省。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的無條件付出。

現實生活中的付出(同事、朋友、伴侶、親人等幾乎涵蓋所有較為親密的關係)都有條件,很多人在付出的瞬間是不會考慮太多的,但長期付出卻得不到回應時便開始計較對方的行為如何冷漠、忽視等等,這就意味著他們想要回過頭為自己的付出尋求一種置換。

2樓:賓士小跑兒

恩格斯批評形上學時講過這種思維的錯誤,「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之外一切都是鬼話。」只要有人在,就不能避免互捶,我們要做的是避免這種你死我活的想法,人的智慧型或叫人之為人的做法應該是互捶但有度,最好達成把彼此都捶的更抗捶的共贏。

3樓:我要吃好吃的

這個平衡永遠是相對的我感覺這個和平等一起差不多,都是相對平等而不是絕對平等。

從社會角度來說,我們都是社會的一顆螺絲釘,整個社會處在不斷競爭合作的環境中,才能促進社會進步,同時使社會達到均衡,如果沒有競爭社會就容易嚴重分化。

從個人角度來說,我們自己與他人的競爭使我們與他人形成一種平衡,相互競爭會促使我們與其他人達到相同的水平,這也是一種平衡。

而且所謂的競爭也只是在某乙個領域分出勝負,而在其他領域勝負就可能會改寫,這也是一種平衡。

4樓:一無所有

只要產生利益關係,就會發生矛盾,中國解放後的最早時期,大家一起吃大鍋飯的時候不也有矛盾?所有的事情沒有絕對的平衡,全在於自己的心

5樓:Kaffa

能量學說說,完全平衡的狀態即宇宙熱寂,萬物凍結,之間不再有任何能量交換。

按相似的理解,萬物熱寂之前永遠都存在運動。

在社會範疇,人即不是完全理性人,也不是完全非理性人,行為金融學認為人是部分非理性的。

你所說的你死我活是極端情況,大多情況下,彼此矛盾的利益上存在乙個博弈平衡。

而社會的本質,就是人性在群體的體現,有理性,也有非理性。

總的來說,經過了六百萬年的自然選擇,人類在兩、三萬年前進化出來理性腦,理性腦在與六百萬歲的動物腦相處時,目前雖然還存在一定缺陷,存在部分非理性。

但總的方向,我們是向著理性方向發展的。

6樓:林炫宇

生活中很多事情就像吃飯、散步一樣,極小的概率事件才是題主你說的那種。

一般人不會去記憶吃飯和散步的。

記憶就像新聞一樣,「新」發生的很重要。

就像題主說的事件,一般來說,底層混混的是不會去想這種問題的。

為什麼我對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沒有原來那麼重視了?

因為實在是太無聊了啊!上網啊!好沒意思 玩手機!好沒意思 睡覺啊!醒了又睡不著了 幹嘛呢?沒有啥追求啊!就這樣乙個人挺好的啊 去XX 任何事 吧,哎 好麻煩啊!算了吧!怎麼沒人找我玩呢?找別人去?哎 好麻煩啊!出去吃東西吧?叫外賣算了 啪啪啪 M2.怎麼破。覺得除了生死,啥都無所謂,反正人生不就是這...

為什麼很多事情不能與別人分享討論?

晉先生 既然是管理必須知道內部一定是要分層次的,上層要知道下層的內容,下層一定不能知道上層的內容。就比如說正常情況下,把公司分為五層 第一層 決策層,總管公司戰略決策。你能讓下層參與戰略決策嗎?答案很肯定,不能,眼光 維度 市場認知 社會認知等等都是不同的。第二層 核心層,主要抓戰略分解,和結果呈現...

為什麼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領風者 你可能把自己給封閉起來了,然後在一種狀態中自我放逐,而全然忘記了自己 頭頂著天空,腳踏著陸地,陸地的旁邊還有海洋,還有那遠方的無數人們。你要走出去,也許你也想走出去,但你現在這個狀態並不是真正的想走出去,你不願意為了改變自我而犧牲目前所享受的 或刺激性的娛樂,或麻醉式的消遣。所以即使你有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