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好人做一件錯事萬人唾棄,壞人做乙個好事萬人感激?

時間 2021-06-07 19:31:47

1樓:Xhaiden

可以了解一下認知失調理論,是由心理學家Festinger提出的。

態度和行為之間有的時候彼此協調,有的時候彼此不協調。對於相互協調的情況,我們當然希望設法努力保持這種協調關係,對於相互不協調的情況,我們會希望降低或者消除這種不協調。

在這個問題裡面,對於乙個好人,我們會認為「做好事、做大眾覺得正確的事」與「好人」這個身份是相互協調的,我們認為」他是乙個好人「的態度與平日裡」讚揚、敬佩好人「的行為也是一致的。當好人做了一件錯事,我們對於錯事的態度與平日裡讚揚、敬佩好人的行為是不協調的,也就是認知失調出現了,我們不希望面對這種不協調感。那麼,我們可以採取改變行為的方式,改變行為可以表現為我們不再像以前那樣」讚揚、敬佩他「,而是選擇」唾棄「的方式給予他負面評價,給予的負面評價越極端,更有助於消除這種不協調感。

對於乙個壞人,我們會認為」做壞事「與」壞人「這個身份是相互協調的,我們認為」他是乙個壞人「的態度與平日裡」唾棄「的行為也是一致的。當壞人做了一件好事,我們對於好事的態度與唾棄的行為是不協調的,類似地,面對這種認知失調,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不再唾棄,而是感激、給予正面評價,這與我們對於好事的態度是協調的。

2樓:水之就下

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用專業心理學分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麼複雜,學習的東西又那麼多,要是都依賴心理學的解釋,我們還要不要生活下去,感覺這樣活著太累,沒必要非要追究個所以然。就按照自己想做的,然後去做就行了,不用想那麼多,守住自己底線,不要因為一件兩件事改變自己就行。感覺大家都那麼現實,不會因為一件兩件事情完全改變對乙個人的看法,如果再次有利益關係,壞人也會變成好人,好人也可能變成壞人,哪有什麼是長久的。

如何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熬夜?

記得以前看班傑明巴頓奇事,裡面說深夜聽到自己最親密的人酣睡的聲音覺得很安心。作為重度熬夜病患者,覺得這句話有戳中自己不肯早睡的原因。再說多一點,我還是不晚起不開心星人,因為當世界甦醒時我睡去會令我感到很安全。 當熬夜成為一種習慣 你自己不會承認的你總打算著要把作息時間慢慢提前早睡早起 人總會不知不覺...

如何用心理學去解釋父母的嘮叨

心理諮詢師劉大可 第一是習慣,這是一種慣性,父母喜歡對孩子進行勸導,一時半會這種行為很難去改變,這是一種習慣。第二是要求,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溝通是進行命令,比如起床,多穿衣服,多吃點,早點回家吃飯,學習,這種重複話語會形成嘮叨 第三是本質,人類的本質是復讀機,就是容易重複做某些事或者說某些話,這給人的...

如何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社會時事

白音 個人認為哈,在沒對科學理論知識有把握,對實踐沒有經歷的情況下,建議別瞎分析。總有這麼一批人,自認為學習了一點心理學學習了一點社會學的理論,學習一點 XX理論 就開始了,今天這個 效應 明天這個 理論 都是混弄不懂的人的,這個所謂的專業名詞一出現,不懂的人先查一查這個詞什麼意思,說的什麼事。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