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講對一切都不執著 什麼都是空 放下一切 這跟冷漠有什麼區別呢

時間 2021-06-04 04:46:08

1樓:Pukka寶興

冷漠也不是空,冷漠通常是對乙個人產生的冷漠。佛講的空,其實是放下。不貪,順境的時候,不貪戀,不過多的追求。

不嗔,逆境的時候,不悲觀,不怨恨,不講責任推卸給別人,不執著。不痴,要是非分明,懂善惡,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

和這樣乙個佛性的人交朋友,怎麼能說他冷漠呢。

2樓:karlinms

如果放下的是包袱,得到的不是輕鬆嗎?如果放下的是束縛,得到的不是自由嗎?如果放下冷漠呢?

冷漠者和佛家的區別是,冷漠者未能放下冷漠啊!

3樓:Victoria Cheng

蟹麼就好比人生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覺悟修行的人和沒有修行的人(個人觀點)空不是讓你放下而是讓你知道明白了外在的物質世界全是幻相因為凡夫喜歡執著最後便只有寄希望於心(精神)的存在了

然而其實心的本性也不存在

(慈誠羅珠堪布)

就是我們生活在「空」的空間裡這個空間究竟存在與否有多少維度是否能被看到都是值得思考的

Ps(修行和藝術很多時候相悖而我希望找到其中的通道讓這個「空」的世界裡盡可能滿一點

4樓:Aaron

不執著不等於不關心,也就不同於冷漠。如果是對一切不執著,是不是也算一種執著呢?

可能是,應該放下的是執念,那些不可改變的東西。執念深,怨恨生。

5樓:普昌

二者有本質區別,佛門之空,不是指眼前的一切統統都沒有的頑空,而是指的是緣起性空,是萬法沒有自體性,一切皆不可得,所以就會放下而不去執著。而冷漠即是指凡夫的一切皆不關已,於自己無關的二邊對立之相。

6樓:椋崆

你可以喜歡老鷹,但不必執著將它成群帶回家,因為動物本該自由的奔騰在野外。

你可以愛上乙個人,但不要在分別之際,對世界憤恨嫉俗,對對方怨氣滿滿,對自己悲傷殘害。

緣起便有緣滅的時候,對事物你可以喜歡,但在離去時不必執著和傷心,因為有緣的事物,必定會以另一種方式相遇。

一位教授曾講過:「緣起性空,乙個水瓶與你相遇,是因為你們有緣。在你喝完扔掉後,水瓶便與你的緣分散了。」

不執著放下,是讓我們好好生活,不必為了一些東西或情感太過深沉悲傷。

我本無牽無掛無所憂慮記恨,身無長物來到世界上。

我本一無所有,是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地球養育萬物。

未知的世界,還有更多生靈為我們這個世界而不辭辛苦的工作,我們還用執著什麼呢。

放下執著,才能與人和平相處

執著的背後,是深層的慾望,因為這麼大的慾望驅使,我們才會行起惡念,處在大腦的悲傷算計,卻忘了簡單的幸福。

對什麼不執著,不會冷漠。是看淡一切的平和,對人寬容理解,對瑣事一笑而過。

事物都是雙面性,好的一面有壞,壞的一面有好,但無論經歷什麼,這些事物降臨在你身上,居多是因果,也都是成就你的。

7樓:yph

放空的人並不冷漠,言談舉止十分得體而又不落俗套,和他相處會有種很舒服的感覺,和平常人沒什麼區別。放空就是放棄世間的一切,包括自己,這種境界是要靠自己悟出來的。

8樓:麼麼大哥

舉個例子,路上老奶奶過馬路、有老人倒地、或者有個歹徒持刀搶劫危及路人性命。冷漠的人應該會選擇旁觀,思考後採取幫或者不幫。修佛的人會不假思索的去扶老人過馬路、扶老人起來、去阻止歹徒哪怕受傷或者喪命。

因為佛家人有顆慈悲心,講慈悲。

對於你說的放下一切,一切為空也是對的。什麼驕奢淫逸、什麼愛美虛榮、什麼王圖霸業,功名名利全都是你內心有對這種物質情慾的追求,對於真正看開了的人,修佛修道修心的人來說,全都不重要了。

因為一切皆有因果,何必那麼執著。越執著越深陷。

當前個人層次有限,語言組織不佳,不妥之處還望指正。

9樓:靳翔朝

我追求進化自己,強大自己,才有可能幫助別人。你也可以認為這一種冷漠,但與其犧牲自己,不如全力提公升自己,拿多餘的能量幫助更多的人。如果來這個世界是為了放下這個世界,你又何必來此,別被一些所謂主流的文化洗了腦還不自知,消極避世,把不執著當成無可奈何和不努力的藉口。

一不小心,被妖邪趁虛而入,入了魔道,萬劫不復!

10樓:正念

佛法從來不是定法,是不能斷章取義的,一切皆空,則落入斷滅見,與外道無異。真正的空性是真空妙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一味求空則是著了空相,這就不能算是一切不執著了,用《金剛經》裡的一句話表示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對於佛法,也不能執著,所以如來說不可說,只能意會。

11樓:夜雨

不執著:是努力拼搏之後,不執著於結果,不是讓你直接放棄。比如:

你希望考取名校,但是學習基礎差距很大,所以你是嘗試還是放棄呢? 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適當調整目標,全力以赴,考出最好的成績。最後無論是什麼結果,都希望你能真正接受,使用好現有資源,繼續奮鬥,而非耿耿於懷阻斷日後的人生。

空:也並不是說,做與不做都一樣,反正都是空,那還折騰什麼。那你說,吃了飯也要排空,那還為什麼要吃?

人早晚也要死亡,那為什麼還要活著?公升職加薪了,最後也早晚也退休,那為什麼要為生活奔波?結婚了,也總有一天要分開(離婚或去世),那為什麼還要戀愛結婚?

來人間走一遭,重要的是體驗過程。嚐遍美食,你知道了各國各地飲食文化,有這麼多植物有著奇妙的味道,簡單的菜餚因手藝不同也能有著微妙的差異;努力嘗試過有點難度的挑戰,你能發現原來自己還有這麼潛能可以挖掘,逼一逼自己還能帶給自己驚喜,有可能會越來越自信;談過戀愛,你可能體驗到求而不得心情,更加珍惜愛人的你,你也可能發現並公升級更好的自己;交過好友,即使日久走散了,你也能體會到,什麼才是真正的好友,自己需要什麼樣的朋友,該如何與朋友相處…… 太多太多值得體驗。

收穫並體驗,是人生的樂趣吧。

12樓:金石為開

不一樣,佛家的智慧型是凡事有度,太過於執著可能會過尤不及,空是指有無相生,不在意得與失的心態,並不是冷漠,而是平和坦然面對人生的起起落落,是是非非,榮辱得失。

13樓:空不空空不空

1,見山是山,2,見山不是山,3,見山還是山。冷漠是1,空性是3。冷漠是愚痴,空性是智慧型;冷漠是漠視,空性是慈悲。

雖然都是無形的靜觀,冷漠給彼此的是負能量;空性給彼此的是正能量。如同陌生人冷漠看別人的孩子摔跤無動於衷而父母看孩子摔跤心痛但靜觀其成長……總而言之,是大愛與小愛的區別。

14樓:emma263

簡單說,佛的不執著是不執著小我所產生的意識,以及由這種意識所整合的假相。空不是沒有的意思,是佛所體驗到的實相,即一切都是緣起。一切現象都是都是因緣所成,因緣是變化無常的。

15樓:綺語無思

冷漠是一種對人態度,或是因為本身情感冷漠,或是故意視而不見,冷漠應對。不關怎樣冷漠的人,內心還是有情感變化的,也會參與到人和事上。

而空是看破本質的悟性,既然已看透本質,就不想參與進去,可以說是冷漠的更高層次。

冷漠著眼於因,空著眼於果。佛家叫人空是不為不參與,避免沾惹塵埃,如果是冷漠就成了心如明鏡臺,身是菩提樹,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也就是著相了,使用的情緒暴力。

而空就是心如明鏡臺,身是菩提樹,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求的是心性超然。

另外佛家講濟世度人,如果是冷漠如何渡人救人?

16樓:古歌

談放下執著,就要提一下堅持,執著和堅持是兩回事。執著在於結果,當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的時候,苦就產生了;堅持在於過程,不管結果是什麼樣,都能坦然接受。

這才是佛家所說放下一切執著,而後才有隨緣自在。這和冷漠並不是一回事。

17樓:俊傑

虛雲老和尚開示:

看話頭先要發疑情,疑情是看話頭的拐杖。

何謂疑情?如問念佛的是誰?人人都知道是自己念,但是用口念呢?

還是用心念呢?如果用口念,睡著了還有口,為什麼不會念?如果用心念,心又是個什麼樣子?

卻沒處捉摸,因此不明白。便在「誰」上發起輕微的疑念,但不要粗,愈細愈好,隨時隨地,單單照顧定這個疑念,像流水般不斷地看去,不生二念。若疑念在,不要動著他;疑念不在,再輕微提起。

初用心時必定靜中比動中較得力些,但切不可生分別心,不要管他得力不得力,不要管他動中或靜中,你一心一意的用你的功好了。

「念佛是誰」四字,最著重在個「誰」字,其餘三字不過言其大者而已。如穿衣吃飯的是誰?痾屎放尿的是誰?

打無明的是誰?能知能覺的是誰?不論行住坐臥,「誰」字一舉,便有最容易發疑念,不待反覆思量卜度作意才有。

故誰字話頭,實在是參禪妙法。

但不是將「誰」字或「念佛是誰」四字作佛號念,也不是思量卜度去找念佛的是誰,叫做疑情。有等將「念佛是誰」四字,念不停口,不如念句阿彌陀佛功德更大。有等胡思亂想,東尋西找叫做疑情,那知愈想妄想愈多,等於欲公升反墜,不可不知。

初心人所發的疑念很粗,忽斷忽續,忽熟忽生,算不得疑情,僅可叫做想。漸漸狂心收籠了,念頭也有點把得住了,才叫做參。再漸漸功夫純熟,不疑而自疑,也不覺得坐在什麼處所,也不知道有身心世界,單單疑念現前,不間不斷,這才叫做疑情。

實際說起來,初時那算得用功,僅僅是打妄想,到這時真疑現前,才是真正用功的時候。這時候是乙個大關隘,很容易跑入歧路。

(一)這時清清淨淨無限輕安,若稍失覺照,便陷入輕昏狀態。若有個明眼人在旁,一眼便會看出他正在這個境界,一香板打下,馬上滿天雲霧散,很多會因此悟道的。

(二)這時清清淨淨,空空洞洞,若疑情沒有了,便是無記,坐枯木巖,或叫「冷水泡石頭」 。到這時就要提,提即覺照。(覺即不迷,即是慧;照即不亂,即是定)。

單單的的這一念,湛然寂照,如如不動,靈靈不昧,了了常知,如冷火抽菸,一線綿延不斷。用功到這地步,要具金剛眼睛,不再提,提就是頭上安頭。

昔有僧問趙州老人道:「一物不將來時如何?」

州曰:「放下來。」

僧曰:「一物不將來,放下個什麼?」

州曰:「放不下挑起去。」

就是說這時節,此中風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是言說可能到。到這地步的人,自然明白;未到這地步的人,說也沒用。所謂「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不獻詩。」

18樓:Brian Liu

當你說別人冷漠的時候——

冷漠的人翻個白眼,或者正眼都不看你,一言不發,心裡想的是:「傻x,你誰呀,我冷漠怎麼了?管得著嗎?MMP!...」

19樓:自己把握

四大皆空,不是什麼都要空,而一切放下,是不執著,不固執,不鑽牛角尖,而不是把所有一切都放下。可以重視愛情、親情、友情,但是愛人離我而去了,不能要死要活,親人離開了我們我們要振作精神繼續上路,友人離間了也不能苛責友人,而是簡單的理解為緣分盡了。其實就是讓自己的心胸開闊一些,可以接受世界給我們的歡樂,也能承受世界給我們的痛苦,以此來修煉自己,讓自己百毒不侵,讓自己更堅強,不能因為一點點的事情就尋死覓活而已!

建議可以看下《了凡四訓》!

支援一切一切都是空無證據 是什麼?

嚮往光明 一切 是 空 是 假 是 虛 是因為 一切 有生有滅。因為現在存在的萬物的確 有 只是有時限性,所以可以稱為 幻有 真正明白的人應該破除二元對立的概念,這樣才能契入中道了義境界。這是一種不生不滅,不真不假,無實無虛,的存在,是宇宙的本源。是道家的道,是佛家的自性。要詳細了解,可以讀般若經典...

佛說的空是什麼意思難道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的嗎?

聞雨看花開 空是指性空。空是指沒有心,沒有這心那心等等。東西是實實在在的,但是性卻是空的。比如你沒有賭博過,沒有體驗過賭博時帶來的壓力,興奮,慾望心等等心。這就是空無。應用到生活中就是面對種種不起一心這就是空無。 護法居士 佛言善哉善哉。難陀。如來所說必無差異。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

一切都有原因,那麼一切還有什麼意義?

彩羽苑 處於這個時代,人很難擺脫時代價值觀的影響,多數人都會遵循大眾價值觀進行生命的歷程 這就是命運,按照某些價值觀生活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無畏光明精舍主人 應邀佛法認為,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皆是無常的,皆有因 緣 果。這不是誰 安排 的,是補特伽羅之我,往昔今生造作的業緣。業緣又分未和合成熟,與業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