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什麼,起心動念是什麼,空是什麼,一切都空了還有什麼意義呢?

時間 2021-05-06 02:36:25

1樓:六華

一味的追求空則屬於頑空,跟過度執著象或相(七情六慾、現實物質世界等都可以在個體中以象或相的方式存在)同樣也是修行大忌。《心經》中早己說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色是一體的。

至於起心動念,這又源於心藏神,起心動念,實際是起神動念,不過古人一般講究言之有物,就直接用心代替了神。

另外,沒想法的時候與睡著了還是有區別的,這兩個是性質不同的東西。睡著且不做夢則不覺,失去靈識;而沒有想法依然還有靈識、覺知。

2樓:護法居士

善男子。復有十二種勝法。菩薩成就。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等十二。

一者安隱心。為與一切眾生樂故。發菩提心。

二者愍唸心。他惡來加能忍將護不生異相故。發菩提心。

三者大悲心。為荷眾生大重擔故。發菩提心。

四者大慈心。為拔一切惡道苦故。發菩提心。

五者清淨心。能於餘乘不生願樂故。發菩提心。

六者無染心。為離一切煩惱濁故。發菩提心。

七者光明心。為求無上自性清淨光明照故。發菩提心。

八者幻心。能知諸法究竟無物故。發菩提心。

九者無物心。能知一切無所有故。發菩提心。

十者堅固心。於諸法中不可動故。發菩提心。

十一者不退心。能證諸法究竟盡故。發菩提心。

十二者度諸眾生不生厭心。如說修行故。發菩提心。

3樓:二貝工人

古人的心在不同語境下指的不是乙個東西。

心第一種意思是六塵緣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後產生的心理,就是我們的凡夫心。我們起心動念自然是心隨著六塵外境轉,《楞嚴經》稱之為「背覺合塵」。

相對於前面的凡夫妄心,心的第二種意思就是真心自性,也稱為佛性,也稱為道體,也稱為空性,是一切萬有之本源。

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萬事萬物因緣所生.緣盡則滅.空無自性。

學佛不是讓我們死在那裡什麼都不敢做,古人稱這是搬石頭壓草,草早晚還要長出來。比如淨土宗念佛,心心念念都在一句佛號上,有妄想打進來也不用害怕,不理他,注意力一直在佛號上,自然而然妄念被佛號轉掉,心也就越來越清淨聰敏,反而有利於做事。

當然,心的第三種意思就是指的肉團心了。

牛伯伯說河水淺,松鼠阿姨說河水深,總歸自己親身體驗才能知道。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真修實幹,不然都是白扯。

4樓:

依據四聖諦苦集滅道,證空的意義是「度一切苦厄」,當然如果你真的證悟了,意義也空,意義本來就是乙個無聊的問題,充斥著欲念和迷茫。

5樓:普波居士

以前很多人都從相上問空義,你這是從心上問空義,可能你對佛法了解不深,就方便的說一下。起心動念就是眾生執著於五欲六塵,遇到一切事事物物,起貪嗔痴等妄想心。

空就是清淨心,就是不起貪嗔痴的不染心。心清淨了,不執著五欲六塵,了無一物,這心就是空。

執著五欲六塵,起貪嗔痴,造殺盜淫,成就惡業,眾生隨業受報,遭種種大苦。如果離執著心,自性清淨,就不造惡業了,眾生就得度,離苦得樂了。

心動以後又心滅是什麼感覺?

摩傑 以前在人群中看到了她,現在看到她在人群中。當乙個人全心全意喜歡乙個人的時候,真的把心全都交出去了。可是收不到回應。再大的熱情也會消退。當然這種消退層被自己的執著無限的挽留。曾經無數次問自己是不是真的就這樣了。沒錯,當你在心裡問自己這句話的時候就已經證明了你這份執著也就這樣了。是的,你已經堅持不...

佛教的空是什麼概念?

Dalia 所有這些感受都是從金剛般若中來的,從靈性中來的,這樣才能真正有受用,修行雖然見解很高,高高山頂立,還是要慢慢地深深海底行,一切相虛妄,並不是沒有相,學習金剛經並不是沒有 有 學習金剛經,並不是就是四大皆空 從有入手 由有轉空,空也要空,是為雖有相,而不著相,是發菩提心,而不執著菩提心 雖...

問大家 心動是什麼感覺??

林佳 心動啊,在公共場合他霸道的想親我,然後我頭轉過去,當時人很多,心臟怦怦跳,能感覺臉紅到耳後根,他還是繼續要親親,我就非常害羞,然後他在我耳邊說話,離我很近,很美好,身體有一種我說不好的反應,當時都傻了,在電影院候場時 寫的不好不太全面 橙色果凍 分為兩種,一種是一見鐘情,或是在某次回眸間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