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現實生活中修行,並修到真實功德呢?

時間 2021-06-03 16:33:32

1樓:

我也是一名大一大學生,座標廣州,作為你的同齡人,學佛是一輩子的事情,很容易失去,或者今天,明天,不久的將來。記得珍惜現在擁有的善良的心。

你應該看過佛入滅前說的末法時期,如今學佛需謹慎。要大悲為本,眾善奉行,眾惡毋作,一生都要三省吾身,可謂修行。這需要很長的實踐,我週末沒課會在寺廟當一下義工,聽一下僧人和年長義工的教誨,覺得對於現實生活和宗教信仰很多問題都有了新的想法。

確實在現實中修行很難,但正好是修行最好的時刻。確實很長時間沒看到很大受益,這是我們應該擺正好心態,同時得客觀地想問題。

因為可能我們還沒分清世間法和出世法是不同的,修行是一座橋梁,會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盛!

阿彌陀佛,願世間上一切眾生都能福慧圓滿,身體健康。

2樓:心淨佛土淨

說到現實中修行,吃飯睡覺都是修行,如何修?不貪,適可而止;打掃衛生,每日工作都是修行,如何修?一心一意,不打妄想,全神貫注。

如何做到不要心外求法?起心動念都是心外求法,做一切事情都能一心一意,不打妄想久而久之就能做到。

當然修行的一切前提是三皈五戒,千層廣廈也要打好地基

3樓:朱顏辭鏡花辭樹

就是你明白自己每做一件事的原因,會有什麼影響。

不管是說話也好,做事也好,多想想,盡量少出現那些「隨口就做了」「隨手就做了」「沒想那麼多」的現象。

因為按照佛教的說法,這個身軀本能屬於隨業所生,所以多想想再做。不要求自己能控制本能(習氣),但是起碼做之前稍微「思惟」一下。

久而久之,智慧型就出來了。

用世俗的話就是,盡量把生活中每乙個細節過得精細,關注審視自己每乙個念頭,但是不要糾結。

心如白雲常自在,意如流水自東西。

這就是修行。

當然世俗裡面每天發生的事情遇到的人太複雜,這種觀察+思惟的真正做起來基本特別要命。

不然為什麼修行人要出家簡化生活呢?不就是為了從簡單開始嘛!

修行就是自淨其意,說著容易,做起來,難!

4樓:仙劍李逍遙

以法華經為目的就是真實修行,依法修行不依人而修行。依真實法修行,不依方便法修行。在阿含經有類似規則,權教時代與實教時代也是同樣規則,只是法門不同,義理不同。

過去說菩薩是屬於權教菩薩,聽法華經後屬於實教菩薩,人仍然是本人,真實功德卻不同。譬如我是校長,權教只知現在我是校長,而不知真實功德。我過去身份是博士,是大教育家,是聯合國教育組織等等不為人知的秘密。

把真實身份宣布就是實教。實教不當你是校長看待 ,以你秘密真實功德為真實。

5樓:普照

佛子!雲何用心能獲一切勝妙功德?佛子! 「菩薩在家, 當願眾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 當願眾生: 善事於佛, 護養一切。

妻子集會, 當願眾生: 怨親平等, 永離貪著。

若得五欲, 當願眾生: 拔除欲箭, 究竟安隱。

妓樂聚會, 當願眾生: 以法自娛, 了妓非實。

若在宮室, 當願眾生: 入於聖地, 永除穢欲。

著瓔珞時, 當願眾生: 舍諸偽飾, 到真實處。

上公升樓閣, 當願眾生: 公升正法樓, 徹見一切。

若有所施, 當願眾生: 一切能捨, 心無愛著。

眾會聚集, 當願眾生: 捨眾聚法, 成一切智。

若在厄難, 當願眾生: 隨意自在, 所行無礙。

舍居家時, 當願眾生: 出家無礙, 心得解脫。

入僧伽藍, 當願眾生: 演說種種, 無乖諍法。

詣大小師, 當願眾生: 巧事師長, 習行善法。

求請出家, 當願眾生: 得不退法, 心無障礙。

脫去俗服, 當願眾生: 勤修善根, 舍諸罪軛。

剃除鬚髮, 當願眾生: 永離煩惱, 究竟寂滅。

著袈裟衣, 當願眾生: 心無所染, 具大仙道。

正出家時, 當願眾生: 同佛出家, 救護一切。

自歸於佛, 當願眾生: 紹隆佛種, 發無上意。

自歸於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型如海。

自歸於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受學戒時, 當願眾生: 善學於戒, 不作眾惡。

受闍梨教, 當願眾生: 具足威儀, 所行真實。

受和尚教, 當願眾生: 入無生智, 到無依處。

受具足戒, 當願眾生: 具諸方便, 得最勝法。

若入堂宇, 當願眾生: 公升無上堂, 安住不動。

若敷床座, 當願眾生: 開敷善法, 見真實相。

正身端坐, 當願眾生: 坐菩提座, 心無所著。

結跏趺坐, 當願眾生: 善根堅固, 得不動地。

修行於定, 當願眾生: 以定伏心, 究竟無餘。

若修於觀, 當願眾生: 見如實理, 永無乖諍。

舍跏趺坐, 當願眾生: 觀諸行法, 悉歸散滅。

下足住時, 當願眾生: 心得解脫, 安住不動。

若舉於足, 當願眾生: 出生死海, 具眾善法。

著下裙時, 當願眾生: 服諸善根, 具足慚愧。

整衣束帶, 當願眾生: 檢束善根, 不令散失。

若著上衣, 當願眾生: 獲勝善根, 至法彼岸。

著僧伽梨, 當願眾生: 入第一位, 得不動法。

手執楊枝, 當願眾生: 皆得妙法, 究竟清淨。

嚼楊枝時, 當願眾生: 其心調淨, 噬諸煩惱。

大小便時, 當願眾生: 棄貪瞋痴, 蠲除罪法。

事訖就水, 當願眾生: 出世法中, 速疾而往。

洗滌形穢, 當願眾生: 清淨調柔, 畢竟無垢。

以水盥掌, 當願眾生: 得清淨手, 受持佛法。

以水洗面, 當願眾生: 得淨法門, 永無垢染。

手執錫杖, 當願眾生: 設大施會, 示如實道。

執持應器, 當願眾生: 成就法器, 受天人供。

發趾向道, 當願眾生: 趣佛所行, 入無依處。

若在於道, 當願眾生: 能行佛道, 向無餘法。

涉路而去, 當願眾生: 履淨法界, 心無障礙。

見公升高路, 當願眾生: 永出三界, 心無怯弱。

見趣下路, 當願眾生: 其心謙下, 長佛善根。

見斜曲路, 當願眾生: 舍不正道, 永除惡見。

若見直路, 當願眾生: 其心正直, 無諂無誑。

見路多塵, 當願眾生: 遠離塵坌, 獲清淨法。

見路無塵, 當願眾生: 常行大悲, 其心潤澤。

若見險道, 當願眾生: 住正法界, 離諸罪難。

若見眾會, 當願眾生: 說甚深法, 一切和合。

若見大柱, 當願眾生: 離我諍心, 無有忿恨。

若見叢林, 當願眾生: 諸天及人, 所應敬禮。

若見高山, 當願眾生: 善根超出, 無能至頂。

見棘刺樹, 當願眾生: 疾得翦除, 三毒之刺。

見樹葉茂, 當願眾生: 以定解脫, 而為蔭映。

若見華開, 當願眾生: 神通等法, 如華開敷。

若見樹華, 當願眾生: 眾相如華, 具三十二。

若見果實, 當願眾生: 獲最勝法, 證菩提道。

若見大河, 當願眾生: 得預法流, 入佛智海。

若見陂澤, 當願眾生: 疾悟諸佛, 一味之法。

若見池沼, 當願眾生: 語業滿足, 巧能演說。

若見汲井, 當願眾生: 具足辯才, 演一切法。

若見湧泉, 當願眾生: 方便增長, 善根無盡。

若見橋道, 當願眾生: 廣度一切, 猶如橋梁。

若見流水, 當願眾生: 得善意欲, 洗除惑垢。

見修園圃, 當願眾生: 五欲圃中,  除愛草。

見無憂林, 當願眾生: 永離貪愛, 不生憂怖。

若見園苑, 當願眾生: 勤修諸行, 趣佛菩提。

見嚴飾人, 當願眾生: 三十二相, 以為嚴好。

見無嚴飾, 當願眾生: 舍諸飾好, 具頭陀行。

見樂著人, 當願眾生: 以法自娛, 歡愛不捨。

見無樂著, 當願眾生: 有為事中, 心無所樂。

見歡樂人, 當願眾生: 常得安樂, 樂供養佛。

見苦惱人, 當願眾生: 獲根本智, 滅除眾苦。

見無病人, 當願眾生: 入真實慧, 永無病惱。

見疾病人, 當願眾生: 知身空寂, 離乖諍法。

見端正人, 當願眾生: 於佛菩薩, 常生淨信。

見醜陋人, 當願眾生: 於不善事, 不生樂著。

見報恩人, 當願眾生: 於佛菩薩, 能知恩德。

見背恩人, 當願眾生: 於有惡人, 不加其報。

若見沙門, 當願眾生: 調柔寂靜, 畢竟第一。

見婆羅門, 當願眾生: 永持梵行, 離一切惡。

見苦行人, 當願眾生: 依於苦行, 至究竟處。

見操行人, 當願眾生: 堅持志行, 不捨佛道。

見著甲冑, 當願眾生: 常服善鎧, 趣無師法。

見無鎧仗, 當願眾生: 永離一切, 不善之業。

見論議人, 當願眾生: 於諸異論, 悉能摧伏。

見正命人, 當願眾生: 得清淨命, 不矯威儀。

若見於王, 當願眾生: 得為法王, 恒轉正法。

若見王子, 當願眾生: 從法化生, 而為佛子。

若見長者, 當願眾生: 善能明斷, 不行惡法。

若見大臣, 當願眾生: 恆守正念, 習行眾善。

若見城廓, 當願眾生: 得堅固身, 心無所屈。

若見王都, 當願眾生: 功德共聚, 心恆喜樂。

見處林藪, 當願眾生: 應為天人, 之所嘆仰。

入裡乞食, 當願眾生: 入深法界, 心無障礙。

到人門戶, 當願眾生: 入於一切, 佛法之門。

入其家已, 當願眾生: 得入佛乘, 三世平等。

見不舍人, 當願眾生: 常不捨離, 勝功德法。

見能舍人, 當願眾生: 永得捨離, 三惡道苦。

若見空缽, 當願眾生: 其心清淨, 空無煩惱。

若見滿缽, 當願眾生: 具足成滿, 一切善法。

若得恭敬, 當願眾生: 恭敬修行, 一切佛法。

不得恭敬, 當願眾生: 不行一切, 不善之法。

見慚恥人, 當願眾生: 具慚恥行, 藏護諸根。

見無慚恥, 當願眾生: 捨離無慚, 住大慈道。

若得美食, 當願眾生: 滿足其願, 心無羨欲。

得不美食, 當願眾生: 莫不獲得, 諸三昧味。

得柔軟食, 當願眾生: 大悲所薰, 心意柔軟。

得粗澀食, 當願眾生: 心無染著, 絕世貪愛。

若飯食時, 當願眾生: 禪悅為食, 法喜充滿。

若受味時, 當願眾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滿足。

飯食已訖, 當願眾生: 所作皆辦, 具諸佛法。

若說法時, 當願眾生: 得無盡辯, 廣宣法要。

從捨出時, 當願眾生: 深入佛智, 永出三界。

若入水時, 當願眾生: 入一切智, 知三世等。

洗浴身體, 當願眾生: 身心無垢, 內外光潔。

盛暑炎毒, 當願眾生: 捨離眾惱, 一切皆盡。

暑退涼初, 當願眾生: 證無上法, 究竟清涼。

諷誦經時, 當願眾生: 順佛所說, 總持不忘。

若得見佛, 當願眾生: 得無礙眼, 見一切佛。

諦觀佛時, 當願眾生: 皆如普賢, 端正嚴好。

見佛塔時, 當願眾生: 尊重如塔, 受天人供。

敬心觀塔, 當願眾生: 諸天及人, 所共瞻仰。

頂禮於塔, 當願眾生: 一切天人, 無能見頂。

右繞於塔, 當願眾生: 所行無逆, 成一切智。

繞塔三匝, 當願眾生: 勤求佛道, 心無懈歇。

讚佛功德, 當願眾生: 眾德悉具, 稱歎無盡。

讚佛相好, 當願眾生: 成就佛身, 證無相法。

若洗足時, 當願眾生: 具神足力, 所行無礙。

以時寢息, 當願眾生: 身得安隱, 心無動亂。

睡眠始寤, 當願眾生: 一切智覺, 周顧十方。

「佛子!若諸菩薩如是用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一切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幹闥婆、阿修羅等,及以一切聲聞、緣覺,所不能動。」

《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

如何在現實生活中識別Brony?

牙疼 想了一些主動的方法 路人的場合 1.放自助餐廳歌,如果是brony大概會跺腳2.伸拳頭,如果和你碰蹄了,有可能是brony3.如果對方願意表明身份就簡單了 注意書包掛飾,髮夾等。特別的,有一些用迷你小馬做的掛件或手機殼,並不僅僅brony才會用 好朋友的場合 1.一起去玩具店,觀察對梳頭馬等相...

如何平衡現實生活和修行?

意易 專注。專注是現實生活和修行的連線點。忙的時候,就專注於手邊的俗務,全身心投入地忙,除此之外,不要有其他雜念。閒的時候就專注於修行,摒棄所有念頭。那麼,什麼才是修行?可以說來話長,也可以拈花一笑,這就要憑個人緣法,若德行足夠,疑情不消,自會遇真法,入真修。 白鏡衍 能平衡,是從修行的果上來說的。...

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把小埋披風穿出可愛的感覺?

張小鴨 乾物妹小埋,滿意望採用U.M.R U.M.R 是UMR!是UMR!UMA不是UMA哦是小埋!U.M.R U.M.R 是UMR!是UMR!UMA不是UMA哦小埋!全身全霊遊 倒 總是經心全力地瘋玩 楽 乙女 還想要愈加開心的少女 気留意別讓我們發現了 行 乾物妹去吧!宅女的日子 気裝備上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