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與良知是否存在衝突 如果存在衝突又該如何避免?

時間 2021-06-03 03:25:46

1樓:投河的母雞

今天高喊左翼要保福利,明天大叫右翼要保效率。

你方唱罷我登場。

交替執政頂多讓大家輪著舒服一點。

但是,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經濟,大家一起享受經濟增速紅利,這才是協調矛盾最好的藥方。

有能力以及智力差距,就會有收入差距,有收入差距就會有階級差距。而且資本收益率遠大於勞動收益率。強行抹平差距也是一種不公平。

除此之外,國際通行的方式就是富人多徵稅,累加稅,用於補貼低收入家庭。

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個人利益與群裡利益間的考量和博弈。

努力為自己爭取吧!後浪

2樓:第五大道東

這麼說吧,倉廩實而知禮節,並不總是衝突的。就拿一家有油條賣的早餐店來說,如果每天的消費額抵去房租水電和人工以及材料費用綽綽有餘,那麼每天換炸油條的油才可行,很多東西比如高房價高物價的弊端最後都被企業或者商戶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我們不好說他們是對是錯,人都要吃飯。這個東西只靠個人自覺,社會經濟大環境和法律的震懾

3樓:半口吃一斤

因為中國被迫現代化,在科技實力和經濟實力迅速提公升的過程中,大眾的精神文化並沒有及時同步發展,所以導致沒有相對應的具體的約定俗成等的德行標準(儘管這是有些僵硬教條的,但大眾好像就吃這一套),所以有人的行為就不夠符合德的初衷(我認為是科學發展觀等)。

綜上,不是中國人素質降低了,而是素質沒有跟上,顯得缺德而已。

4樓:牧雨

小概念你可以從個人故事入手,大概念你可以從石油,地緣政治。入手。經濟與良知必然出現衝突,好人窮了有些還能堅持做好人。

壞人窮了會更壞。但是這是個體,如果是集體。經濟一定會衝突良知。

比如敘利亞

5樓:程錦

準確來說是經濟模式的改變導致道德邊際改變,新的道德邊際與舊的道德邊際所產生的落差讓無法轉變思想的個人無所適從,甚至會使其否定一些更加基本的道德。

首先我們要知道,經濟模式是由地區先天稟賦等客觀條件決定的,道德則是由社會執行模式所決定,而經濟模式是社會執行模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當客觀條件改變,經濟模式便也隨之改變,經濟模式的改變會讓一部分道德邊際改變,導致個體出現錯亂。

舉例來說。改革開放前中國因為被美蘇封鎖(客觀條件),只能通過提取本國農業剩餘來發展工業,因此實行嚴格的城鄉分化統籌(經濟模式)。在這種制度下,無論是農民程序打工,通過經商賺錢都是不被允許的(道德邊際)。

之後中美建交,改革開放,中國加入WTO(客觀條件改變),中國經濟以外貿拉動,城市開放,發展自由經濟(經濟模式改變)。經商致富變成一種榮耀,進城打工因農業利潤稀少成為主流(道德邊際改變)。

假設有人是在第一種環境下成長,接受的教育是第一種道德,當他處在第二種環境下成長會看到自己原來所鄙視的人變成模範,自己原來所遵從的規則被鄙視。一定會產生心理挫敗,並有可能因此進一步否定其所接受的其他道德,比如不能殺人。

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因為客觀條件就是一直在變化的,但可以通過一些方式進行改善。

比如提供必要的心理輔導,避免過於激進的改革,將從新制度中獲得的利益反補改革中的成本承擔者。

6樓:蒜泥孫某某

是啊,本質上是中國經濟落後帶來的問題。

就算是資本主義老大美國,他們也經濟落後導致素質低。

只有達到共產主義社會之後,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7樓:陸子催眠

你好,雖說經濟是基礎,但把良知作為它的對立面,感覺不是那麼回事。人的良知,就是人性和道德的意識,是不靠經濟來考驗或束縛的。換個說法,如果是良知和其他因素在一起出現,那麼,有些人還是會棄良知的;而有這人還是會原則良知。

經濟和良知也有著多重的關係。就你說的那件是「事件」來說,那個保姆是在第一次得手的時候嘗到了「甜頭」(包括經濟上的和體力上的),她才會繼續做。分析這位保姆,其實她有各種偷懶的嫌疑,說明她就是這種人。

這是人的自身特點,不是整個社會都存在或者可以模擬推理的事。這位保姆就是那個在良知和經濟有衝突時,原則經濟的人,如果當良知和其他利益在一起時,我相信她還是會放棄良知的。

從心理學上講,這類人的本我相對龐大,超我幾乎沒有。所以在自我調節的過程中,她會出現很多本我的痕跡,比如偷懶,比如害人。

所以良知和經濟之間,有矛盾,但不大。真正起到作用的是自我的調節。讓超我(也就是道德層面)變得強大,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種問題。

8樓:木頭先生讀心

經濟與良知不存在衝突。

經商為了理想和經濟利益,做個有良知的商人,會贏得客戶認可,換來更多持續的經濟利益。如果在單位工作,也是為了理想和薪酬,做個有良知的工作人員,服務好他人,同樣會贏得他人認可,換來職位的晉公升和薪酬的提公升。

良知,不代表無為,更不代表捨棄經濟利益。經濟與良知能和諧並存,取決於你的心態!

9樓:幣秀才

這個問題有點大,不好回答。但個人覺得這不是一句經濟落後或者民眾素質低下就能解釋的問題,這其中既有社會矛盾的體現、也有經濟矛盾的存在、甚至還有教育、法律普及、社會環境等等因素的影響

扯得再遠一點,以前的「扶不扶」其實也是一樣的問題

10樓:彭雷

驅動社會進步的是競爭,不是道德。社會分配方式簡單來說有兩種:實物形式、價值形式。

這個價值,顯然是金錢,而不是人的道德。因為前者明顯更有效率,道德的評判具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不可能作為分配方式。

最多像原始社會那樣,尊老愛幼,搞平均。但隨著社會發展,人力、物力需要集中調配,如水利工程,需要各種分工。工業化的過程,更需要分工。各種分工需要的資源各類和數量也不盡相同。

這就需要權力和資本來主導分配,而不是道德。這個分配過程,需要保證弱勢群體的基本需求,否則社會不可能穩定,但如果因弱勢反而獲得比一般社會成員更多的資源和機會,則反而會干擾正常的社會程序。

社會競爭表現為個體與個體之間的競爭。但從巨集觀上來說,表現為群體之間、組織之間、文化之間、宗教之間的競爭。

什麼樣的競爭是公平的?

只有當個體自由與社會秩序之間處於穩定的平衡狀態時,才是公平。

應該說勞動、權力、資本、創新,四者平衡的社會狀態下,競爭是相對公平的。創新是基礎,勞動是過程,資本與權力,共同主導資源配置和財富分配。四者達成一種動態的平衡。

善良的人有同情心,但善良很多時間是一種習慣,而不是道德。這種習慣也是在特定環境,針對一定範圍內物件。

軟弱,能當作搏取同情、刺激他人保護欲的手段。但軟弱的人,也極易引發破窗效應。

在競爭中,只需要法律,而不傷害他人,就是保持良知。

是否存在相互之間存在衝突的環境政策?

豈有此理的我 關於兩項政策疊加是否會造成相反結果的案例我不太清楚,但是有的環境政策卻會造成與政策制定者初衷完全不同的後果,這中間最出名的莫過於 綠色悖論 我們知道溫室效應是由於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造成的,那麼控制溫室效應的乙個方法就是削減或減緩二氧化碳的排放,從政策上講就是給二氧化碳排放徵稅,但是二氧...

「民族性格」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他是否會改變和消失?

都行 在我個人看來,字面上意義的民族性格是不可能存在的,性格是用來描述單一個體對現實事物的穩定的態度,以及與這種態度相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很明顯是不能直接套用到乙個民族上的,因此不存在民族性格一說。但因為民族敘事通常有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因此同乙個民族的部分個體可能會有一些...

《山河令》是否存在暗線劇情和隱藏結局?如果存在,結局是否合理?

江山憶 我直接乙個問號 說這話的人是跟我看的同一部劇嗎?溫客行哪有那麼會算計人?他跟趙敬莫懷陽蠍王相比他就是個青崖山土狗,根本沒見過世面好不好。你跟我說一切的一切都是溫客行計畫好了的?我就想問一句,周子舒顧湘曹蔚寧對溫客行來說是什麼意義?周子舒是溫客行的光,是他最重要的愛人,顧湘是溫客行從小養大的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