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如果本身是錯的,那無論有多少合理的理由,它都不會變成正確的 這句話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

時間 2021-06-02 03:30:34

1樓:鵲鳴醫

這個世界存在一種正迴圈和一種負迴圈。在正迴圈中,你無論做怎樣的錯事,最後都變成好事。比如美國做了很多反對中國的事情。最後結果,促進了整個中國的發展。

2樓:Mandelion

"染上毒癮的緝毒警"是兩件事,緝毒是對的,吸毒是錯的。你怎麼把他當成一件事了?

"追捕犯人/救火/救人而闖紅燈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這個跟上面是一樣的道理。

"JC擊斃嫌疑人"這個看具體情況,你一把刀架別人脖子上,jc一槍打死你,那絕對是好事。

建議你不要跟你這個朋友交流這種問題了,他只是在詭辯,不管他是因為智識的不足無意識的這樣做的,還是故意的,都沒有必要跟他交流了。

3樓:0verf1y

話本身沒毛病,但是它混淆了「對錯」的判斷標準。

在自然科學的領域講,這句話是完全正確的。乙個多麼有口才的雄辯家都不可能證偽勾股定理。

但是道德上的對錯是人為規定的,這種「對錯」的評判標準是相對的。

在舊中國,婦女改嫁就是一件「錯」事。但是經過了社會生產力的解放與人文道德的發展,以個人意願解除婚姻關係以及更換配偶是再尋常不過的權利。

這些事件的對錯不是命題裡正確與否的概念,而是「是否符合當今主流道德觀念與價值觀」。

所以在根本上,用這個道理去評判生活中的道德對錯是不合理的。

4樓:馬東方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哥們,是這樣的,所謂的對錯只是立場問題,你站在誰的角度,現在哪邊的立場,那就是哪邊的對錯,這東西非常主觀。不用舉任何例子,你認為對的就是對的,你認為錯的就是錯的。

你前面都已經自己定義了,「一件事本身就是錯的」,你還聽啥理由?直接定性「不正確」就可以了。

你這個問題描述翻譯一下就是,已知「a+b=c」,求證「a+b=c」,怎麼著,還期待能證明出「不論什麼理由,a+b=c是錯的」來?

要說問題,對方舉出的例子「緝毒警吸毒」,前提是「吸毒」不正確,可誰定義的「吸毒不正確」?既然你都已經確定「吸毒不正確」,那你還聽理由幹嘛⊙⊙?

給你和建議,你可以和他辯論,「我認為紅色最好看,最符合我的審美,其他的都是渣渣」,你看他怎麼反駁,搞笑

5樓:喬本華

你給我翻譯翻譯,什麼是「錯」,什麼是「合理」,還有什麼是「正確」?

如果「錯」和「正確」兩個概念是互斥的,那麼邏輯學上來說你這個命題就是成立的,即對的。

6樓:玳霓的帥爸爸

哦?遭受火刑而終的布魯諾,在當時教會眼裡是罪大惡極的,如今連3歲孩子都知道,他捍衛的日心說,是正確的。因為當初判斷其錯誤的地心說理論,被證偽了。

遭受極刑的帕里西因為主張化石是古動物屍體而非造物主的遊戲,如今看來,他的言論再正常不過了。但在當時的認知下,她就是錯的。

這種例子數不勝數。

不說名人,即使我們每乙個人,曾經堅信不疑的事情,難道就一定正確?成長本身就是認知自己、否定自己的乙個過程。

判斷一件事本身對錯的基礎理論是否牢固,決定了它是否能變成正確的。是與非是以當時的認知、理論、邏輯作為基礎的,而這些是隨文明發展而發展的。

絕對的本身就是錯誤。這句話即如是。

7樓:尹飛

從邏輯學前件與後件角度回答,應該是如果本身錯誤,那麼無論你採用任何後件,整體判斷都為真。意思即是無論你怎樣做都是可行的。因為前提已然為假,所以無論你如何應對,簡言之就是不存在正確與錯誤的意義了。

8樓:精神盾構機

這句話是乙個自我矛盾的悖論。

「本身」是錯誤的,這個「本身」如何界定?

殺人是不是本身錯誤的?

有很有人可能會說是,那麼在戰場上消滅敵人呢?

經審判處決犯人呢?

正當防衛致使犯罪分子死亡呢?

由此可知,如果真的有乙個「本身是錯誤」的存在。

也就不存在「合理的理由」。

但凡有「合理的理由」,就不可能是「本身是錯的」。

9樓:Finn

康德的絕對命令,說謊是錯的,所以即使面對歹徒我們也不能說謊。這顯然是荒謬的,問題就在於太過重視抽象的理論而不注重生活經驗和常識判斷。

事實上我們不可能找到一條放之古今中外四海皆準的道德律,我們對乙個問題的看法,總是在具體的情境中做出。

10樓:

分兩個範疇,理性判斷和價值判斷。

從理性判斷的角度,「一件事本身是錯的」可以理解為大前提錯誤,在邏輯鏈的起點處如果出現了錯誤,那麼後續所有的推論再嚴密,最終的結論也是錯誤的,從這個角度看,這句話沒有問題。

從價值判斷的角度,「一件事本身是錯的」其實是不存在的,因為不能排除「我覺得這件事是錯的,很多人也覺得這件事是錯的,但有人覺得這件事是對的」。價值判斷和理性判斷不一樣的在於,價值判斷支援多樣性,即A認為甲命題符合他的價值判斷,B認為乙命題符合他的價值判斷,而甲命題和乙命題是相互衝突的。在這種情況下,你提出的這句話就是錯誤的。

現實的例子中,可以代入每個人的口味,審美的偏好等,它們是可以多樣化的,當強行把這種偏好當作唯一正確的事,那麼後續的爭議其實沒人麼意義,比如「甜黨VS鹹黨」等。

11樓:開水燙

社會意義和自然意義的不同罷了。

放在社會意義上來說這句話就是錯的,因為社會本身就在不斷變化,殺人是錯的嗎?正常觀念下應該是,但是士兵為了保家衛國,擊殺敵人就不是了。

放在自然意義上,這句話就是對的,一加一等於二,你非要說等於三,無論你用多少花裡胡哨的理由去解釋,都不對。

12樓:fhankenstein

這句話當然是錯的。

根本就不存在一件事本身就是錯的這種情況,一件事的對錯是人提供的判斷,不是事情本身的屬性。

前半句如果不存在,後半句那麼就沒有意義。

13樓:悵望灰天

最近剛出了乙個新聞,丈夫發現養了21年的女兒非親生,殺了妻子女兒之後自殺了

(有說法事情敗露後女兒第一時間站在母親一邊,導致了事態惡化,有待考證)

從法律角度,這件事毫無疑問是「錯」的

而從復仇主義出發,這件事卻是「對」的

很有意思

14樓:昕夕草側

取決於論證角度。

從時間角度,分事前和事後。從角色角度,分過錯方和裁判方。

從這件事事後是否需要補償和歉意的角度,錯事不會變成正確。即使因為快餓死而偷吃了東西,事後也要為了偷吃而道歉和接受懲罰。如果懲罰的裁判方寬恕了過錯方,過錯方應該心懷感激。

從過錯方角色,也是這樣。這就是《悲慘世界》裡冉阿讓做的事。

從這件事事前決定是否應該做角度,錯事應該做。即使偷吃的是錯事,但為了解決當前要餓死這個問題,可以做這個錯事。所以看到,錯事可以變成對,是因為這個錯的問題是更短暫的乙個事,而對是乙個展望未來更長遠的事。

從裁判方角度,也是這樣。這就是《悲慘世界》裡神父做的事。

綜上,對與錯是複雜的,取決於人性。善良的人性不會滿足於絕對對錯,而是動態地看待對錯,根據如何做更體現人性向善來決定。

15樓:秦1.0

打個比方,偷東西。偷東西顯然是錯的,但如果乙個人很餓,只能靠偷食物充飢,不然就會死掉,那麼這個理由是合理的。但偷東西仍然是錯的。

比較極端而真實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裡面的仿製藥。

我想說的是,沒必要去籠統的說這句話對還是錯。生活永遠是複雜的。

真正喜歡做一件事,或者確信對某一件事有興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殷永言 遇到一件事,如果你喜歡它,那麼享受它 不喜歡,那麼避開它 避不開,那麼改變它 改不了,那麼接受它 接受不下,那麼處理它 難以處理,那麼就放下它。其實,人最難的是 放下 放下了,就釋然了。 想吃炸雞 有一天,我做完了所有事情,躺在床上,想著要是我這輩子都能投入在這件事裡該多好,就算它帶給我悲傷...

你有沒有明知道一件事是錯的,還是想要堅持

大概是認知的方式和受害的感受不同吧,比如我明知道拿刀切手指頭不對,我就不會這麼做。我明知道喝酒有害健康,但就還是會這麼做。就是直觀的認知和間接的知識,直接的疼痛和不知不覺的傷害的差別吧。還想到一種情況,就是在理性上認為是錯的,但潛意識裡卻不能相信是錯的。人就是矛盾的綜合體。理性的分析有時候就是不能讓...

最讓你難過的一件事?

慕林慕東 後知後覺的我,十年後才知道一段後知後覺的愛情。當我幡然醒悟,你已不再是你,而是另乙個女人的丈夫 乙個孩子的爸爸。這些,都與我無關。 仙友笑死了 為遇到什麼事情都不會太難過而好難過,為遇到什麼事情都會好難過而難過。一千個人有會一千種難過,但一千個人也會有一千種快樂吖。 思年 當時小學二年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