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追求的終極理想狀態是什麼?

時間 2021-06-01 23:01:58

1樓:一位大v

沒有第一因,也就沒有終極,佛祖對萬物成佛還是不抱希望的。

終極理想當然是萬物成佛了。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別看那植物細菌沒有腦子,給他足夠久的時間也是有誕生智慧型的可能。

但是誕生了智慧型也就誕生了痛苦,惡業又輪迴了。

道阻且躋呀

2樓:天下太平

佛法不講追求,只講放下。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沒有時間空間,萬物眾生。一切都是我們妄執。你的問題在於還認為宇宙和眾生、人類為實有,而且站在人類角度看問題。

可以說這個問題本身就是無明,還是以凡心度佛智,所以會有疑問。

3樓:周京貴

佛家沒有道家長生丹藥幌子,長年以舍利子的支撐物理身體強度,簡單說叫自強生命強度,人身體強是生命認同,另乙個叫做我能幹能規則堅持。能幹就怕酒和色等誤事.

佛家要是堅持理色和酒等做一件事誤事或者迷茫,理清楚和未來世界自己發力和自強拳頭真能打,這個佛家還是可以繼續被世人信仰或者不拋棄的

佛家有拳頭的

4樓:靈性-現實主義者

你真的覺得,只有這乙個世界可玩嗎?

開悟了,就是把這個世界完全吃透了,到達了公升級的標準。開悟的人不會再來這個世界了,他們將會前往其他次元去探索、經驗。

就好像小公升初。

不必擔心無聊我的弟兄,我保證這個宇宙比我們想象中更加神奇,可探索的事物更是會無窮無盡。

5樓:蜂蜜餡饅頭

說實在關於有多少佛這個問題答案也不確切,從釋迦牟尼住世到現在佛教流派紛繁複雜,教義出入很多,小乘佛教大致是這樣認為的(所謂小乘佛教也只是被命名為小乘)

修道的層次可分為五個次第:

①、資糧位:修五停心以及四念處。

②、加行位:觀四聖諦,既是觀苦、集、滅、道諦。

③、見道位:覺悟見惑,斷三結,既是斷除我見、戒禁取見以及疑結。所謂結就是束縛的意思。

1、我見結:身見是一種知見,因這個知見使我們做出種種傻事,而見道的人沒有我見,但並不等於沒有我慢。我慢是我們的內心高舉,認為有一

個主體存在;而我見是執著現前的身心有乙個我。所以見道的人只是破

除我見,沒有破除我慢。

2、戒禁取見結:守持種種不正確的戒律,見道者無此煩惱。

3、疑結:見道的人對於佛、法、僧有絕對的信心,絲毫無懷疑。

所謂見道既是見到涅盤之道路,我們現在聽聞佛法,是聽涅盤之道,並沒有見。比如我告訴你從新加坡怎樣搭飛機到東京,下了機要怎樣搭車到火車站,從火車站怎樣搭車到乙個鄉下,再從鄉下去一間寺廟。如果你們從頭聽到尾,這只是聽而已,但是你們真的去到那個地方,那才是見道。

我們聽聞了很多佛法,有一天覺悟道真的是如此的時候,那就是見道。見道的人斷除了我見、戒禁取見及懷疑三種束縛他們的輕微煩惱,稱為三結。

④、修道位:修行者見道後繼續修行,稱為修道位。既是初果、二果、三果聖者,這些聖者稱為有學聖人。

⑤、無學位:既是證悟阿羅漢果。證阿羅漢果的聖者已經完全解脫煩惱,再也不必學習即修行解脫的方法,稱為無學,所以阿羅漢稱為無學聖人。

6樓:鞦韆

佛的學說、實踐,與佛教及佛的信仰,要分開來說!學佛,從知曉,到修行、精進,到開悟、得道,是個人的領悟和感受,難以言說,故所有人都成佛,無法得證!

7樓:護法居士

如來明證下四法故。何謂為四。一曰一切萬物皆歸無常。

二曰一切諸有悉為苦毒。

三曰一切諸法皆無有我。

四曰一切有形悉至於空無。為泥洹寂。

8樓:獨步清涼

第一、這個世界不可能達到人人皆佛。人人皆佛,人人皆獲得證悟,是完美主義的幻想,那是不存在的。

第二、人存在的意義並不是要度別人,佛法存在的意義也不是為了要度別人,你活著,不是為了讓別人跟你一樣。

第三、徹悟的人聚在一起要幹的事很多,你幹什麼,他就幹什麼,唯一不同的是心不同,他是「以才發身」的仁者,而你是「以身發才」的不仁者,仁者和不仁者的差別並不是事情的不同,而是心靈感受的不同。任何因緣都是修行的所緣,任何事件、行為、情緒都是修行的所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成長是無止境的,而人生不進則退,真正徹悟的人不怕事多,多多亦善。

第四、據說孔子和老子曾經見面,但兩個人相對而坐,兩天兩夜沒有講一句話——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不是庸人,也懶得自擾。估計釋迦牟尼佛見到老子和孔子也一是樣,三個人坐在那裡,一言不發。

呵呵……最後,達到佛陀境界的人也不容易湊到一起,所以才「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因為非常難得,所以才寫在《論語》首頁。

9樓:楊大懶人

終極理想狀態當然是成佛了

成佛的境界其實可以從很多方面入手來講,我這裡只說一方面;就是從斬斷煩惱方面來說成佛的境界

如果乙個人斬斷以下三種煩惱,這個人就成佛了;哪三種煩惱呢?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和無明煩惱;讓我來簡略說說這三種煩惱各自是什麼

1,什麼是見思煩惱呢?你可以簡單理解為所有貪婪、慾望和負面情緒

2,什麼是塵沙煩惱呢?你可以簡單理解為你在幫助眾生的時候,有很多沒掌握的技能和知識,當你還尚存哪怕乙個你不會的、可以用來幫助眾生的技能,我們就說你還有塵沙煩惱

3,什麼是無明煩惱呢?你對於整個宇宙,哪怕還有一點不明白的地方,比如你不知道幾億光年外某個星球上面有多少粒沙子,你就有無明煩惱

那成佛的境界是什麼呢?就是沒有以上三種煩惱的境界,這即是:沒有任何貪婪、慾望、負面情緒;掌握所有幫助眾生的技能;對於整個宇宙的所有事情都完全知道的境界

10樓:世有仙

如果僅從達成的「狀態」而言,對於每個悟者成道者而言,當下就是完美的。

這個世界不需要我們增加什麼或減少什麼

也不需要我們除滅痛苦,因為痛苦從來沒有出生

也不需要我們追求什麼,當下每乙個時刻已是自在具足

對於修行人來說,內證的理想狀態就是當下的「明明了了」,道眼通明慧照世間。

說成佛,佛是幻相,說渡眾生,猶是夢裡小兒角逐事。

得道的標準與其他一些話題

回覆 :最好的修煉境界是沒有境界。這一類人去修行,因為困於這通那通的神奇境界,幾乎不可能開悟。

就如乙個人把精力放在世俗成就上面,修煉便落下了,開悟可以,證道極難。 所以乙個明顯的現象是:有名氣的大師 ≠修煉成就的大師。

但他可以是一位功德巍然引領後來人入門修行的賢聖。

問:我在想,大師修煉到後期還會受到世俗的影響嗎?

回覆:如果是有成就的大師,已經得道了,那麼即使外在好像還受世俗事情的影響,但他的內在肯定是如如不動的。

問:如果將精力用在引領後人上面,會影響自己的修行嗎?

回覆:乙個開悟見道的賢者,不等於「得道」,見道還要守道,因為他把精力用在了引領後來人上面,所以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自己的修行。

問:那得道之人呢?得道之後再引領後人不是就好了嗎?為什麼沒有得道的時候就要分散自己的精力呢?

回覆:1,得道的人完全與道合一,因為「心無動搖」的緣故,如果沒有過去世的因緣與願力,他們不會創造因緣去弘法。

2,就我個人所知真正得道依然廣泛弘法活在世上的人就那麼幾個。

其他的大德,多是處於見道修道階段還沒得道。那些未知或我沒接觸的得道人不在此列。

3,得道的狀態與衡量標準是怎樣的呢?

打個比如,譬如我們做事情,我們專注於看書的時候,這「專注」沒有丟失,不看書了,轉回去上廁所,這上廁所走路每乙個瞬間,「專注」都沒有丟失。以至於日常生活,包括睡覺夢中,「專注」也沒有一剎那的丟失,這就類同於「得道」的境界。

只是專注是有能、所物件,實際守道得道則略有不同。

4,如果所有開悟見道的人都入山清修矢志守道,那麼可以預見的是——這個世界幾乎沒有正法的存在。

開悟的人如果有一百個,得道的人可能不到五個。

現代社會,不論根器再好,如果沒有二十年以上日復一日的專職修煉,即使可以見道,但極難證道得道。

5,更多的情況是,現代修行人會在見道以後,繼續過著以往的平常生活,然後利用網路這個平台把自己知道的「那個東西」,試圖用文字表達出來,告訴有志於修行的人——大家都是可以明白的。

當他們這樣做的時候,雖然還會分心動心,但他們知道這其實也是修行。

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存在,我們就可以說幾乎沒有活著的引路人,我們的修行之路將倍為艱難且難見出路。

超然法師講《楞嚴經》: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

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

白話:

「大慈大悲的世尊啊!如今我已經覺悟成佛法門,對於『耳根圓通』的修行之路沒有了任何疑惑。」

「但我常聽如來您這樣說:自己尚未得度彼岸,而誓願先救度他人,就是發菩提心的菩薩;自己覺悟已經圓滿,而能夠覺悟眾生,就是應現在人世間的如來。」

「我阿難雖然尚未得度彼岸,但我願意學習菩薩發心,誓願救度一切末法眾生。」

11樓:

空便是空,只能是空,無所求,不可求,無須求。若非參透空之不可求,無以求空。

當乙個人想「追求某個狀態」時,這個念頭本身就在創造「某種狀態存在」的幻象了。然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佛性是乙個意識不到自性皆空的空和乙個意識到自性皆空的空之間的一念之差。

而這一念之差恰恰在於,空是不可能通過「追求某個狀態」而成為空的。

人的終極追求是什麼?

cc趙子航 絕對自由,但又永遠追求不到。小時候有家長和老師的督促 長大了要房子 車子等生存壓力,每天上班上學為了做個平凡人,卻用盡全力 中年了,上有父母,下有兒女,沒有誰是你的避風港,要懂得孤獨的堅強 老了老了,再下一代又成了新的甜蜜的負擔 這樣的一生很好,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刻,沒有來日方長,此時此刻...

你理想中的生活是什麼狀態?

看霧看花 身體健康 有個自己的小房子不用太大 好好裝扮自己的小家 經濟穩定後有條中型犬還有可愛的小貓 養點易於成活的花花草草 結不結婚無所謂,提前存好養老金 BLUEBIRD 在額爾古納河旁邊放牛羊,有條牧羊犬陪我那更好。取暖也不要睡炕,最好是燒木頭的爐子。外面大雪紛飛窩在爐邊被窩裡,想想就很舒服。...

什麼是理想的工作狀態?

Johny Sinn 擅長並且熱愛,是最理想的工作狀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擅長,每天疲於奔命,很容易陷入倦怠。如果不熱愛,就會拖延和抗拒,在煎熬中損耗士氣。最重要的是願意學 願意做 願意嘗試,願意想辦法把事做成。經驗 資歷都不是最重要的。你要找到自己內心最想要的是什麼,如果你迫切需要的是成長,...